王 莉 羅 昊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車輛運用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0)
高職數學是理工科,經濟科和管理科專業必須進行學習的基礎高職課程。高職數學從道具方面來講,可以是學生將來從事其他行業所需要的道具。高職數學從手段方面來講,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極其重要的一種手段。我們應當要悄無聲息的改變高職數學在學生心理上的形象。通過高職數學培養學生工匠精神,將高職數學教學與工匠精神的培養緊密結合。
高等數學作為理工類高職院校一門必須學習的課程,其地位舉足輕重。如何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更好地挖掘它的價值,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與探討的問題。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創始人黃培炎就曾明確的指出高職教育的作用是“謀個性之發展,為個人謀生之準備,為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為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產力之準備。高職院校擔負著為用人企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務實型人才的責任,所有的課程教學活動都應該以中心責任為目的而開展,一定不可以和普通高校培育科學研究型、學術鉆研型人才等目的混在一起。高等數學教學內容要密切聯系專業知識需要,堅持學生的綜合學識、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強調教學目的的綜合基礎化和全面綜合化;在組織授課的過程中強調突出科學特點,科學作用,鞏固對學生全面協調運用基礎概念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突破自我能力,溫故知新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及合作精神等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高等數學教學與工匠精神的聯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習到了高職數學內容,更加使學生培養了工匠精神。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強調指出,高職數學教學活動要強調基礎理論知識的運用和社會能力的鍛煉,基礎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要以實際運用為目的;專業課程的教學要加強專業性和實際運用性。高職數學教學更應該如此,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加強社會實踐能力的鍛煉;基礎知識教學要以實用為目標;加強其專業性和實際運用性。
“工匠精神”是指一種工作精神,它是工作道德、工作能力、工作本質的表達,是工作者的一種工作思想取向和具體表現。“工匠精神”其本質內涵主要包括敬業、精技、專一、創新這四個方面的思想內容。工匠精神是社會先進生產力的度量標準,是中國先進社會、企業文化的核心動力,是企業創新發展的主導力量,是員工突破自我的精神明燈。所謂“工匠精神”就是敢為人先的創造精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品質精神,賓至如歸的服務精神。工匠精神一詞的出處:“工匠精神”這個詞,最早是來自聶圣哲,他教導出來的頂尖級工匠士,都是源自于這難能可貴的“工匠精神”。我堅信伴隨著我國產業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改變,人們的教育觀念、就職觀念和單位的取士觀念都會做出相應的改變。“工匠精神”將會成為全社會,全國的常態化思維,不止“匠士”,更多的職業將會精益求精。
大學期間,更加重視鍛煉學生在生活與思考方面的獨立能力。高職數學教學更加重視鍛煉學生在生活,思考以及獨立創新型分析問題和創新型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與中學最大的不同就是,學生無法依賴老師,學生必須學會積極主動的去解決問題。高職數學與高中數學有極大的差異,內涵上引進了很多從未接觸過的數學概念。比如:極限與連續,反函數,導數與微分,導數的應用,羅必達法則,不定積分,多元函數微積分等。組織教學的方式也有極大的不同,高職數學教學只要是同一個老師,就可以好幾個班同時上課,并且,上課進程極快。這對學生的接受能力、自學能力是一定的考驗。學生要在學習過程當中學會自學,自行發掘高職數學中的奧妙之處。而且,高職數學教學的內容會從具體數學過渡到概念化數學。從抽象過渡具體,從特殊過渡到一般的漸近過程。
英國航海鐘發明者:約翰.哈里森花費了40余年的時間,制造出了五臺航海鐘。其中哈氏四號最為精準,跟船海上試用了64天,試用結果只相差五秒鐘,遠遠小于所規定的最小誤差,為航海經度定位提供了極大便利。這其中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高職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更應該通過高職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古文中《師說》有:“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為人師者,應當要傳授道理,解答疑惑。要不斷提升學生對高職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著重鍛煉學生思維邏輯。使其在高職數學學習過程當中,養成不斷進取,獨立思考,專注鉆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