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緒彪
(江漢油田分公司釆氣一廠,重慶 404020)
艾曉慧,女,中共黨員,1982年10月出生,現為江漢油田江漢采油廠采油22隊老二聯合站班長。為照顧患有眼疾的母親,艾曉慧毅然放棄大城市高校教師職業,回到油田當一名勞務派遣工;工作10年來,她在采油一線苦練本領,摘取全廠采油工競賽狀元桂冠;擔任班長期間,帶領工友研制16項技術成果,提出40條增產措施,創效176萬元;自創“設備可視化管理”等8項先進操作法,帶出4個標桿班組和5名技術標兵,所管班組成為油田科學管理示范站。艾曉慧被評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油田勘探發現五十周年“感動油田十大人物”,受邀進京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觀禮,作為油田生產一線女黨員代表參加了湖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工人日報》、《湖北日報》、《中國石化報》、湖北電視臺、中石化新聞網等媒體,進行了全方位宣傳報道。
以怎樣的標準來選典型,是典型培養的首要前提。江漢油田采油廠新周采油區黨總支始終堅持先進典型的選樹標準,重點培育拔尖人才,讓先進典型在群眾中有深厚基礎,具有代表性、影響力和生命力,艾曉慧的成長就是其中一個典型。
選典型猶如選種子,需要一雙“火眼金睛”。艾曉慧從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中撥地而出,除了本身具有一定潛質以外,還與黨總支的“火眼金睛”和培養是分不開的。艾曉慧年青有文化,思維活躍有想法,學習肯鉆有干勁,她的身上個性特征比較典型,加上思想作風比較過硬,典型的獨特稟質在她身上都有所體現。黨總支在日常工作中,通過仔細觀察和了解,發現了艾曉慧身上具備的典型個性潛質,及時將她確定為選樹對象,并根據她的個人特點和工作性質,制定了典型培養計劃。
典型選樹不能簡單地用評先選模來代替。在我們每年例行的評先選模過程中,雖然評選出各式各樣的先進分子,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往往精心選擇不夠,有應付流程、完成指標之嫌,選舉看似民主,層層推薦,實則隨意性較大,典型代表性不夠。艾曉慧的選塑培養過程中,黨總支堅持陽光操作,每走一步都建立在群眾基礎之上,典型代表性較強。
量身設計打磨成引領隊伍的標桿。為了選樹艾曉慧,黨總支成立了項目組,為她量身訂制了《艾曉慧典型培養三年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典型項目管理,艾曉慧能力素質逐步提升,成為班組技術骨干,并被培養成班長,發展為中國共產黨員。她所管理的井站先后被評為廠科學管理示范井、先進班組,個人勇奪湖北省技能大賽“采油工狀元”。
傾情培養是永葆典型風采的有效手段。典型有血有肉,是活生生的,也會有思想、有情感、有喜怒哀樂。在培養艾曉慧的過程中,黨總支得知她在集訓班年齡最小,基礎最弱,就指派專人隔三岔五和她談心,在她高興的時侯為她鼓勵,在她失落的時侯為她打氣。
上下聯動才會形成立體化的培養態勢。為了積極宣傳艾曉慧的事跡,新周采油區黨總支通過內刊《新周風采》和專題討論的形式,在員工中深入宣傳艾曉慧的事跡;同時廠黨委為她著書立傳,編印《自強敬業石油花》一書,向上推薦。在她的培養過程中,各級組織充分利用“人、財、物”等各種資源,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典型培養態勢,最終讓艾曉慧走出江漢、走向全系統、走向全國。
運用典型樹立員工正氣。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先進典型就是“火車頭”、“先鋒隊”。新周采油區黨總支為了讓艾曉慧精神永恒,使先進典型在報紙上有名、網絡上有影、大會上有聲,黨總支從基層做起,通過《新周風采》讓艾曉慧事跡天天與職工群眾見面,確保典型客觀真實,運用典型精神帶動隊伍正氣,感染身邊的人。
運用典型增強隊伍凝聚力。新周采油區下功夫選典型,堅持帶隊伍“抓兩頭,帶中間”,通過艾曉慧典型個體這個載體,樹一種精神、樹一種美德、樹一種作風、樹一種理念,提高了隊伍的凝聚力。“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選樹典型的根本出發點在于把成熟的典型經驗推廣到工作中去,讓典型成為正能量、好榜樣,凝聚員工隊伍向群體型先進典型轉化。
運用典型提升隊伍形象。通過對艾曉慧事跡的廣泛宣傳,新周采油區在隊伍中形成了先進促后進,后進趕先進,你追我趕向前進的良好局面,充分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促進了單位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艾曉慧的成長濃縮著企業發展理念,彰顯著時代精神,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撐。對她的培養進行總結、提煉和升華,有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先進典型氛圍,同時也給我們選樹典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