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波
(中共鞍山市委黨校科研科,遼寧 鞍山 114000)
人之所以為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精神層面的豐富與絢爛,它反映著社會群體的物質生活與社會實踐。以“長子情懷、忠誠擔當、創新實干、奮斗自強”為表述語的新時代遼寧精神,體現了新時代4300萬遼寧人民的普遍精神風貌,體現了遼寧人民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征程上的內驅動力。
“長子情懷”體現出遼寧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一直秉承的堅定信念與精神品格。正如一個家庭中的長子一樣,遼寧人民創造了新中國工業的輝煌。在鋼鐵、冶金、金屬切割機床、燒堿等重工業方面都曾走在全國頭列,給予了其他省市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可見,把長子情懷作為遼寧精神,直觀準確地凸顯出遼寧的地域特色與精神延續。
“忠誠擔當”體現了遼寧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仰與家國情懷。一個家庭在遭遇危機之時,總要有人負起責任,無怨無悔的有所擔當。而作為共和國長子的遼寧在國企改革等重要關口,沒有退縮,沒有猶豫,義無反顧為國家減輕煩惱,推動產業轉型結構化升級。新時代,遼寧人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
“創新實干”體現出了遼寧人民敢為人先、踏實肯干的傳統品質與固有性格。遼寧作為“闖關東”的關內移民省份,基因密碼里蘊藏著創新意識。面對困難險阻,只有披荊斬棘、腳踏實地才能完成黨交給我們的任務。建國初期,正是憑借著創新實干的精神,遼寧創造了200多個“共和國第一”,為新中國克服了百廢待興的困難境遇,使人民擺脫了饑寒交迫的生活環境。新時代,遼寧人民繼續發揮創新實干的精神,助力科技興國戰略,制造生產了“遼寧艦”、“蛟龍”號等一大批國之重器。
“奮斗自強”體現出了遼寧人民不甘落后、奮發圖強的精神斗志與現實追求。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遼寧近幾年來經濟持續低迷、人才外流現象嚴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遼寧調研,主持召開座談會,為遼寧發展指定了航向。一味的等、靠、要不是遼寧人民的精神品格。作為長子,必須增強自身主觀能動性,自強不息、銳意進取。
鞍山,作為一座以“鋼鐵”著稱的城市,可以說,是東北眾多工業化城市中的一個縮影,具有極強的城市特色。與遼寧其他工業化城市相同,鞍山昔日的光環已漸漸退去,全面振興鋼都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凝聚全體中國人民的力量,這就要求我們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保證黨中央的權威與統一領導。曾經一段時間,鞍山的政治生態狀況令人擔憂,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背離了黨的思想路線。圈子文化、團團伙伙現象破壞了黨規黨紀,抹黑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執政形象。因此,只有弘揚遼寧精神,堅持長子情懷、忠誠擔當,才能用這種精神修復鞍山的政治生態,在思想上高度認同,在政治上堅決擁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緊緊跟隨,保證鋼都振興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我們發現遼寧經濟的根本在于將遼寧精神落地開花,服務群眾,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而鞍山的經濟正在經歷滾石上山、爬坡過檻的關鍵時期。過去,鞍山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掠奪自然資源、壓縮勞動力成本來實現粗放性發展。隨著資源環境剛性約束日趨明顯,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夠持續,只有充分發揮創新實干、奮發圖強的遼寧精神,解放思想,才能推動鋼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營商環境,提高人力資本素質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鋼都人民只有提升創新意識,求真務實,才能使產業體系更加完整,生產方式智能化、網絡化、品牌化,從而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
社會風氣是一段時期內,一定地域范疇內,群體意識的突出表現,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中的每一個個體。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有利于個體形成昂揚向上的精神追求與價值取向。當前,我國社會矛盾變化,社會思想意識復雜多樣,人們的思想更加的獨立、多元、活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普遍存在。弘揚遼寧精神不僅關乎地方發展,更加關乎鋼城每一個老百姓的自身發展。只有讓人民真正將遼寧精神入腦入心,使外在的思想演變成鋼都一種普遍的心理認同,在全社會達成一種共識,才能從根本上去除物質化、金錢化的不良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