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建云
(南京醫科大學,江蘇 南京 211166)
高校是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搖籃,高校的安保措施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的基石。要建設“平安校園”,就必須要配合當前的高校內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保衛工作的工作機制,對大學生們人身財產安全和心理素質教育都提供有力的保障。
當前,我國高校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高校擴招后大學生數量激增,提高了高校安全保衛工作難度。高校擴招后,學生人數增長且辦學主體和辦學層次也更加多元化,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難度都有所增加;當前高校的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具有極強的滯后性,并不能滿足當前高校的發展需求,為校園安保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不良影響[1]。
自高校自不再實行畢業計劃分配以來,學生獲得了就業自主權,但是也面臨著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高校擴招后畢業生數量激增,更加劇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壓力,因壓力而導致的利益摩擦和心理失衡現象不斷產生,為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埋下了隱患。大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出身也各不相同,經濟條件和思維方式的不同極易引發沖突,這需要在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當中重點關注。
高質量的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必須要依托于健全的工作管理制度,必須要通過制定嚴格規范的制度,來保障校園安全。必須要加強校園領導的負責機制,校園安全保衛工作應該要與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樣,統一進行部署和落實,要由明確的學校領導對此工作負責,這樣才能確保工作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還應該要完善管理和監督機制,要對校園安全保護工作制度的具體執行進行監督,并且要設置相應的獎懲機制,通過這樣的方法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積極地參與到安保機制的完善工作當中來。要完善預警和應急反應工作機制,對于校園當中的各種突發狀況要進行預估,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高校安保人員的專業素養對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的質量起到了決定性影響。為了提高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質量,構建“平安校園”,必須要提高保衛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打造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和強大業務能力的安保人員隊伍。
資金支持對于打造高質量的保衛人員隊伍來說至關重要,無論是配備高科技的設備還是對安保人員進行全方位培訓,都離不開強大的資金支持。在對高校保衛人員進行培訓時,必須要擁有專項資金加以保證,要通過定期的學習和培訓提高已有保衛人員的思想水平和專業技能。高校安保人員應該要掌握豐富的法律知識,并且在工作當中具有強大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將工作內容和重點落實下去,并做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和預測工作[2]。同時還應該要招聘高素質人才來擴充保衛人員團隊,要選擇專業知識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質高且具有協調管理和溝通能力的人,通過完善的崗前和工作培訓,讓他們能夠擔負起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的重任。
我國高校一般占地面積較大,其中建筑林立,兼具美觀和實際意義。那么在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當中,一定要注意外部環境對于師生的影響,要提高師生的安全意識,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要有所警覺。可以通過開辦講座、辯論會或者出版安全教育教材等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安全教育。
高校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統一性,高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受地區經濟發展影響,學生之間也存在貧富差距懸殊的現象。高校生都處于自尊心極強的年齡段,面對這樣的差距會產生心理落差,此時如果不能得到正確的引導或者自我消化,那么就會引發不安定事件,破壞校園安全。此外,大多數的學生在走進大學校園前并沒有過住校經歷,室友之間因為思想觀念或生活習慣不同而產生的摩擦也會產生不安定因素;且當代大學生自理能力差、獨立解決和承擔問題的能力也十分欠缺,這些都導致了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極易出現焦慮、矛盾甚至自我否定等心理,如果不及時的對這些問題進行疏導,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必須要加強高校當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增加校園當中的心理教師人數,為學生提供最積極正確的思想引導;面對學生出現的各種負面情緒和心理,讓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來進行分析和解決,讓學生在傾訴當中釋放壓力,緩解情緒,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融入到校園生活當中。要保證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通過正確的指引,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維護校園安全。
綜上所述,建設“平安校園”是當前高校管理的必然要求,是維護高校長遠穩定和高校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工作。為此,必須要提高高校安全保衛工作的制度管理和人員工作水平,從源頭上提高管理質量,完善管理策略,為打造“平安校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