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都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什么是“金課”?可以歸結為“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其一,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使他們有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當前的課程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它是知識、能力、素質的結合,且不只是簡單的知識、能力、素質的結合。其二,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課程內容有前沿性和時代性;二是教學形式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不是滿堂灌,不是我講你聽;三是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不是簡單告訴你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而是培養學生去探究,能夠把學生的個性特點發揮出來。其三,挑戰度就是指課程一定要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跳一跳才能夠得著,老師要認真花時間花精力花情感備課講課,學生課上課下要有較多的學習時間和思考做保障。相反,“水課”就是低階性、陳舊性的課,是教師不用心上的課。低階性就是學生可以不努力輕輕松松就通過的課程,學生能力得不到訓練,學生素養無法養成;陳舊性就是陳舊、過時的課;不用心的課就是老師和學生都沒花心思去鉆研的課,像這種課我們不僅要淘汰,還要讓它成為過街老鼠,成為老師羞于拿出來的課,成為學生抵制的課。
隨著全國MOOC建設,“金課”打造的浪潮,高職院校也非常重視課程資源建設工作,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明顯提高,在課程建設方面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但可能是由于缺乏對課程資源建設系統化的認知,有些課程表面看似已經完成建設,但整個課程資源不豐富,甚至知識點過于碎片化導致課程資源缺少整體性、連貫性。像這樣的課程就屬于建而不完善的“水課”,資源是應用的“地基”,所以教師應加大力度完善資源,豐富知識點。
近年來,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和以前的精品課程建設最大的區別在于:不僅要建設,還需要應用!所有一門好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資源只是前提條件,怎樣把課程資源應用推廣是根本目標,兩者同時具備的課程才是好的MOOC。
高職院校技術應用型的課程較多,學習者不單是學校學生,還有來自企事業單位、社會上的其他人員,當今學習者的需求已不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所能滿足的,所以要把好的課程推廣致各行業供有需要的學習者網上自主學習。然而有些課程雖然發布在網上,但并沒有采取相應措施推廣應用,只在極小范圍內應用,這樣的課往往是資源陳舊,或者教師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在課程上造成的,因此我們要把課程資源建設好,更要應用起來,而且還要推廣使更多的學習者來應用。
高職院校應從宏觀層面制定課程建設規劃,并且還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現狀,這樣才能為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提供支持保障。根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確定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具體進度和階段成果,不定期的邀請國內權威機構及專家為全校教師作政策解讀,把一些先進的課程建設理念輸送給老師,從而認知在線開放課程,認知“金課”,繼而產生好奇和沖動,逐步實施自己的課程建設規劃。
學校按計劃組織、協調課程負責人及團隊教師不定期的外出學習培訓課程資源建設相關知識技能,或者不定期邀請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方面有經驗的專家、教師的小范圍內做培訓、技術支持,開展信息化教學方面培訓活動,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引導他們主動學習新的教學技能,逐步將新的教育技術引入教學環節,加強教師課程建設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習效果。
學校可以成立課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規劃與指導、解疑答惑,幫助提升老師的認知度和積極性。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需要過程,打造“金課”更是有一個培育期,需要多方參與、共同努力。高職院校最好與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方有一個長期合作,這樣平臺方就可以指導老師運行課程,解決老師遇到的問題,輔助老師做運營推廣、處理課程運行中的一系列事務。
一是促進課程建設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教學管理部門要建立課程建設檔案,認真研究,分析課程建設的基本情況、達標程序、成績與問題;要加強課程建設和其它教學基本建設。二是督促教師建設豐富題庫,嚴格規范考試制度。考試不僅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還能反映教師知識水平。三是搞好課程建設,健全評估制度。課程質量評估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開展課程評估是做好課程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課程評估和課程的檢查驗收,為制定重點培育課程和優秀網絡課程建設規劃提供依據,也可以了解課程建設的進展情況,把好課程建設質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