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朱光潛高校美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2019-01-15 16:34:02鐘仕倫
美育學刊 2019年1期
關鍵詞:美育美學思想

鐘仕倫

(四川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朱光潛既是一位美學家,又是一位教育家,一生都在從事美學研究和教育工作。作為美學家的朱光潛,已經有很多研究論著問世,而且還在不斷地涌現新的研究成果。而作為教育家的朱光潛,研究成果不多,已有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廣度都還有待提升和加強。朱光潛的美育思想主要由社會美育和高校美育思想構成。朱光潛主張美育與民族命運、美育與政治、美育與社會秩序的統一,強調通過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來提高國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操。本文不準備對朱光潛的整個美育思想和理論體系進行研究,而是從朱光潛抗戰時期在樂山武漢大學教務長崗位上的教學管理實踐來探索他的高校美育思想,試圖從中發現有利于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某些借鑒價值,以推進朱光潛美育思想的研究和高校美育工作的開展。

一、從維柯研究說起

朱光潛幾乎一生都在研究維柯的美學思想,一直到垂暮之年,他克服各種困難和外界的干擾還在忍著病痛翻譯維柯的《新科學》。朱光潛為什么對維柯如此感興趣?為什么要在晚年花費那樣多的精力去翻譯維柯的《新科學》?除了他本人所說的因20世紀60年代編撰《西方美學史》而留下的“愧疚”和“片面”,想在有生之年給予補充和改正外,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維柯《新科學》所具有的現代啟蒙主義和人文主義精神對朱光潛人生的影響,而啟蒙主義和人文主義精神這兩點在維柯那里都是通過教育活動來完成的。維柯一生都在從事教育工作,“長期致力于皇家大學的青年教育”[1]。朱光潛的人生經歷與維柯很相似。他早年從事過師范教育,從歐洲回國直到他逝世,都在從事青年的教育培養和高校的教育教學活動。

朱光潛始終把審美情操的養成和審美能力的提升作為他美育研究與實踐的重點。一直到晚年,他都把美育放在他的心上。他在回答“心向美學的朋友們”有關“怎樣才算美”、“美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時,講過下面這段話:“每個人如果不是白癡,對于具體的美和丑都有些認識,這種認識不一定馬上就對,但在不斷地體驗現實生活和文藝修養中,它會逐漸由錯誤到正確,由淺到深,這正是審美教育的發展過程。”[2]朱光潛在這里談的是包括高校美育在內的廣義的審美教育,即一個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而這個發展過程的路徑是通過“不斷地體驗現實生活和文藝修養”來實現的,這是審美教育的基本規律。這個觀點對我們當代的審美教育很有啟發作用。用文藝作品的閱讀鑒賞來實施文化素質教育,既是教育部的要求和規定,也是我們已有的審美教育活動的具體內容,但我們對審美教育對象要“不斷地體驗現實生活和文藝修養”的認識則有進一步提高的必要。在現實的審美教育活動中,我們往往割裂了學校美育與現實生活的體驗,還沒有把這兩個方面很好地結合起來。雖然這里受到學校教育規律的影響,不可能把有組織的教育活動變成現實生活的體驗,但如何離開課堂,走出校門,也不是在網絡技術環境中的虛擬體驗,而是投身到實實在在的現實生活和“雙創”中去增加大學生的審美感受力,通過藝術技能的演練實踐,而不是僅僅開設一些“作品鑒賞”一類的課程來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現實問題。而一個人的綜合創新能力,特別是審美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現實生活的體驗。

朱光潛強調現實生活和藝術修養體驗的美育思想來源于他對維柯的研究。維柯認為,人的“內心語言”,即人的認識來源于實踐,離開實踐,人不可能形成對自然和社會,甚至對自己的認識。維柯的這個思想經過黑格爾的思辨在馬克思那里得到了完整和科學地表述。馬克思說:“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人們的想象、思維、精神交往在這里還是人們物質行動的直接產物。表現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的語言中的精神生產也是這樣。……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3]人的美感體驗是人意識到的審美活動的實踐結果。朱光潛強調“現實生活和文藝修養的體驗”來自朱光潛美育思想的哲學基礎,即實踐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或者說,實踐唯物主義認識論是朱光潛美育思想的出發點。

朱光潛的這種美育觀具有明顯的現實價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指出:“堅持改革創新,協同推進。加強美育綜合改革,統籌學校美育發展,促進德智體美有機融合。整合各類美育資源,促進學校與社會互動互聯,齊抓共管、開放合作,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美育發展和學生全面成長的氛圍。……加強美育的滲透與融合。將美育貫穿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各方面,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融合,與各學科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這里雖然提到了學校與社會互動互聯,提到了美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出發點是為了搞好學校美育工作和提高美育質量,但還缺少對“現實生活的體驗”的要求。如果忽視這一點,很容易使美育完全成為一種“以美為手段——將藝術體驗,例如影視書畫觀賞,自然生態景觀游覽等作為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使美的欣賞和審美快感的獲得變成了為達到教學目標而提供的某種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美育”,而不是“以美為目的——將體驗美的作品和自然美的欣賞本身看成是一個過程,在體驗美的文學藝術作品和幽美自然環境與社會美好生活的同時受到美的感悟和獲得審美快感——的美育”。朱光潛的體驗論美育思想應該屬于后者,是一種“以美為目的的美育”,也就是朱光潛自己講的,美育是一種“美感教育”[4]143-144。

朱光潛高校美育思想的特點還表現在美育與政教的結合上面,或者如他自己所說,“美育是德育的基礎”[4]146。朱光潛從小就受到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他一直認為,儒家思想,包括儒家的美學思想是中國思想史的寶庫,值得認真研究和借鑒運用。他很推崇儒家經典《樂記》。早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對《樂記》進行過很深入的研究,認為《樂記》是中國“儒家思想系統的基礎”,“儒家的全部哲學思想大半是從樂與禮兩個觀念出發”[5],對改造國民性,培養現代公民的基本常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到晚年,他仍然極力提倡要對《樂記》進行詳細的研究。朱光潛重視《樂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樂記》的“作者基本上是從政治觀點來考慮美育的”[6]。如果說朱光潛這個看法符合《樂記》的實際情況,那么我們可以說朱光潛美育思想的特點在于將美育與政治、美育與時代相結合,特別是與當下的統治秩序和培養國民的現代意識相結合,這種美育實質上是一種審美啟蒙主義的教育,是一種高揚人文主義精神的審美教育。

朱光潛抗戰時期在四川應黃梅的邀請,為培養“現代公民”和人文精神,在《中央周刊》上發表的《人文方面幾類應讀的書》中列出了“現代公民常識所必讀的書籍目錄”,即《論語》、《孟子》和“五經”、諸子、《說文解字注》、《經傳釋詞》、《六祖壇經》、《楞嚴經》、《近思錄》、《傳習錄》、《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三通》(杜佑《通典》、鄭樵《通志》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楚辭》及陶(淵明)杜(甫)諸集、《昭明文選》、姚鼐《古文辭類纂》、王漁洋《古今詩選》、王闿運《八代詩選》、沈德潛《古詩源》和《唐宋詩醇》、曾國藩《十八家詩鈔》、韋莊《花間集》、張惠言《詞選》、朱祖謀《宋詞三百首》、《西廂記》、《琵琶記》、《桃花扇》、《水滸》、《紅樓夢》;外國方面的書有:韋爾施《世界史綱》、《希臘藝術史》、柏拉圖《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倫理學》、普魯塔克《英雄傳》、《圣經》、《羅蘭之歌》、《亞瑟王傳》、《圣奧古斯丁自傳》、《神曲》、《十日談》、《堂吉訶德》、Vasari《藝人傳》、Beransen《意大利畫》、盧梭《自傳》和《民約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邏輯學》、文德爾班等《哲學史》、莎士比亞的劇本、莫里哀的喜劇、歌德的詩文集、易卜生的劇本、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陀斯托涅夫斯基的小說、達爾文《物種起源》、亞當·斯密《原富》、穆勒《群己權界論》、里波、詹姆斯、弗洛伊德的心理學著作、馬克思《資本論》、弗雷澤《金枝》[7]。

朱光潛開列的這些書目中涵蓋古今中外,涉及文學、史學、哲學、心理學、藝術學、文獻學、語言學、政治學、倫理學、人類學、宗教學、經濟學,甚至還包括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資本論》等,其閱讀范圍和難度遠遠超過我們今天給大學生開列的文化素質教育必讀書目的要求。在朱光潛看來,大學生是未來的公民,現代公民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教育最重要的還是要依靠儒家的經典,特別是《論語》的作用。他在《談美感教育》中用《論語》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來說明美育對完美人格塑造的作用,甚至認為“美育與民族興衰”相關聯[4]149。他在抗戰時期發表的《談修養》的二十來篇文章,“萬變不離其宗,談來談去,都歸結到做人的道理”[8]。很明顯,朱光潛的這個看法與席勒有淵源。

席勒認為,人在人格上是分裂的,作為自然的人具有感性沖動,而社會的進步需要人從自然的人走向理性的人。使人具有遵從社會秩序和法則的思想和道德,是克服作為自然人的感性沖動,走向理性人的必由之路。他在分析人的審美認知能力和掌握一般科學技術知識的區別時提出,我們不應該“為了充分扶植某種能帶來榮譽和報酬的單獨技能,就忽略了內心一切其他的天稟”[9],應該使人成為一個人格完美的人。審美教育即是讓人走向完美人格、走向自由的橋梁。朱光潛提倡以現實生活體驗和藝術修養為主的“美感教育”可以說是維柯和席勒的思想在中國的具體應用,而且在他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二、朱光潛高校美育思想的內容

朱光潛的高校美育思想主要形成于抗戰時期在四川樂山武漢大學擔任教務長期間。在武漢大學教務長崗位上,朱光潛把王星拱校長“在非常時期,要注重精神的鍛煉和警惕,這是我們師生的義務,是我們的責任”[10]226的辦學理念貫徹落實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美育措施,特別強調優良校風和教風在教書育人中的美感功能。

朱光潛認為,一個大學有一個大學的校風,“校風是一個大學的境界給人的印象”。校風有“風格”“風行”“風氣”“風范”“風化”五種彼此相關聯的意義。“校風是一校的風格,是風行全校的風氣,同時也是一校的風范,使全校師生都受它的風化。”[11]64。這種風化也就是校風的浸染熏陶。他主張,一所好的大學必須要有一個優良的校風,而優良的校風由“家庭的和樂空氣”“愛護紀律的風氣”“很濃厚的研究學術的風氣”和讓學生“養成宏毅豁達的胸襟氣宇”四個方面構成。其中“家庭的和樂空氣”與“宏毅豁達的胸襟氣宇”直接關聯到學校的審美教育,而“愛護紀律的風氣”和“很濃厚的研究學術的風氣”則是學校實施審美教育的條件保障和理論支撐。這種倡導如家庭般和睦的優良校風,主張“將學校加以家庭化,師生相遇,如家人父子兄弟,大家都是一團和氣,合作互助,沒有一點隔閡和間隙。這樣的學校生活自然不枯燥,人格感化可以在和樂的空氣中順利地進行,教學也可以因了解深刻而收到最大的效果了”[11]67的舉措,一方面來自抗戰時期“國破家亡,親友凋殘”和“統招統分”招生政策的實施[注]據田正平等研究,“1939年6月,教育部公布《國立各院校統一招生辦法大綱》。《大綱》規定:第一,從本年度起,國立各大學及獨立學院一年級新生(專修科除外),依照本辦法統一招考,錄取后由教育部分發各院校”。見田正平、商麗浩主編:《中國高等教育百年史論——制度變遷、財政運作與教師流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60頁。,內遷高校的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給他們營造一個如家庭般溫暖的育人環境,是培養他們以一技之長和良好素質投入社會,為抗戰做貢獻的前提。想想《松花江上》這首歌,我們就會了解朱光潛提倡如“家庭的和樂空氣”校風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和樂”這個概念則來自朱光潛下過很大工夫的《樂記》。《樂記·樂象》篇說:“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孔穎達對“和樂”的解釋是:“正聲感動于人,而順氣來應。既聞順聲,又感順氣,二者相合而成象,則和樂興,若周室太平頌聲作也。”[注]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孔穎達疏撰《禮記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536頁。參見拙作《論〈樂記〉的“和樂”美學思想》,載《文學評論》,2010年第6期。孔穎達以“周室太平頌聲”喻“和樂”,則表明至遲在西漢初,“和樂”已是中國古典美學最高典范。而“正聲”的感染是營造“和樂”的前提。因此,學校應該給學生以“正聲”,有了“正聲”方有祥順和美的校園氣象,如此,則“和樂”校風興焉。朱光潛把中國古代美學的“和樂”精神運用于高校美育實踐,倡導校風如“家庭的和樂空氣”,以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表現出他強烈的家國意識和教育行家的本色。

“家庭的和樂空氣”淵源于孔子的“里仁為美”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思想,朱光潛把這種思想融入戰時高校校風建設之中,為武漢大學優良校風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正如樂山武漢大學校友回憶說,“抗戰時期的武大發展了優良的校風,開展了許多進步活動,這和朱光潛的辦學思想和進步思想是密切相關的”[10]227。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推崇“家庭的和樂空氣”的觀念也來自朱光潛的“全人”教育思想。朱光潛認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培養全人,不僅在灌輸知識。所謂‘全人’包涵德育智育美育及體育諸方面在內。要想教育在這幾方面同時發生效力,基本的條件是施教者與受教者之中有徹底的了解與同情,施教者對于受教者有父兄對于子弟的熱忱,受教者對于施教者有子弟對于父兄的信仰和尊敬”[12]59。朱光潛“全人”教育思想的提出,突出了“美育”在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中的作用,不僅在戰時高等人才的培養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影響著當代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觀的形成。

朱光潛建設“家庭的和樂空氣”和“宏毅豁達的胸襟氣宇”校風的原因,還在于當時中國高校學習西方教育思想體系和教育制度,是“僅得其形骸,集一大群賢愚參差的學生于一堂,將五花八門的科目分時輪授,教授與學生聞鈴下課,彼此在課室中每周打過數小時的照面之外,即各過各的生活,老死不相往來。學校到了這種情形,便只是知識販賣所,德育美育體育等等就都被丟在九霄云外了”。因此,他“極力主張我國大學應速仿古代書院及英國牛津劍橋制,施行導師制,以求符合諸育諧和發展及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原則”[12]59。從“諸育諧和發展”可以看出朱光潛高校美育思想的超前性和科學性。1999年6月13日,我國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規定“高等學校應要求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包括藝術在內的人文學科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同時要求高等院校開展文化素質教育,而文化素質教育里面就規定了學校以優良校風建設體現出高雅的文化品位。教育部具體規定從教學計劃中劃出一定的學時和學分,在低年級中開設以“大學語文”和“藝術鑒賞”等課程為主的文化素質課程,在高年級開設人文素質類的選修課程。將藝術教育和藝術活動作為高等院校實施美育的重要措施,并要求高校成立藝術教育教學管理單位,即“藝術教育中心”或“文化素質教育中心”。教育部還通過評審評估建立了若干個國家級的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等,這些有關文化素質教育的某些措施與朱光潛當年提出的“全人”教育理念和美育措施在基本方面有著驚人的歷史相似性。甚至在今天,包括美育在內的朱光潛的“全人”教育思想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的一種基本理念,而他所極力主張的“書院制”和“導師制”也已經成為許多高校人才培養和學生日常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

除了校風建設,在課程設置上也體現出朱光潛的美育思想。朱光潛為了落實“全人”教育思想,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要求“理工科學生增修‘中國通史’和‘國文課’,為了打好學生的國文基礎,專門成立了‘一年級國文委員會’。為了加強外語基礎訓練,聘方重教授為外國語委員會主任,負責全校基本英語教學工作,經常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講演比賽,成立各種英語練習會,用英語排演文藝節目。這些工作,由教務長朱光潛親自領導”[10]227。在對國民政府教育部“整理大學課程草案”和《大學國文選目》提出的建議中,朱光潛認為,大學文學院本科階段,無論是中文系還是哲學系和歷史系各個專業,都應該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知識和得到從事文化教育及其他工作的基本能力的訓練。他主張“博學而守約”[13]80和“治學從源頭截取”[13]82。例如,哲學系開設“美學”課程就應再開設“心理學”,因為“美學”是研究“美感經驗”的學科,離不開心理學。第二,無論是文學類課程,還是哲學類課程以及歷史類課程的設置都要中西兼顧,要選取中西最重要的經典名著來學習。而文學院內部三個系科、專業的學生可以互相選課,互認學分,采取“通系分組制”而不是“嚴密分系”[注]這里的“通系分組制”和“嚴密分系”,可能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按二級學科門類培養,學生可以轉專業”與“按專業培養,學生不得轉專業”的做法。,以培養“通才”而不是“專才”。

在公共課性質的“大學國文”選目及課程設置上,朱光潛主張多選群經諸子和楚辭漢賦,因為他們的文章“真茂美”,唐宋文與之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這些中國古典名著對提高大學生的文藝欣賞能力有直接的幫助。“文藝欣賞本身就是一種修養,何況它們于供欣賞外,還幫助我了解古人的學術思想和生活狀況呢?”[13]124“大學國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因為“既是一個受高等教育的中國人,他起碼就應有用中國文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大學國文就應懸訓練閱讀和寫作兩種能力為標準”[13]125。特別是文、法、理、工、農一類大學生,為他們開設“閱讀與寫作”,他們通過閱讀和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文藝修養過程,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朱光潛的這些話今天聽來依然振聾發聵,極富啟發性。事實證明,朱光潛的這些觀點比較符合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我們今天很多高校開設的“大學語文”仍然側重的是“閱讀與寫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這些選文對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外,通過質文并“茂美”的作品本身就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達到美感教育的目的。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朱光潛雖然認為中國古代經典作品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很重要,但他并不反對“白話文”和外國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同樣的作用。他認為,對那些泥古不化的國文教師應該讓他們摘下“頭巾氣”,放下“架子”,讓國文走向合理之路[13]129。

三、朱光潛高校美育思想的特點

朱光潛的高校美育思想是“知行合一”的典范。這包括兩個意思,一個是朱光潛的美育思想大都是在他擔任戰時武漢大學教務長崗位上形成的,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實踐使朱光潛在大學辦學理念、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人才培養規格與要求、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手段等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十分熟悉。同時,朱光潛曾讀過十年私塾,又在西歐留學多年,接受過英國、法國和德國等歐洲著名大學的教育,對中國古代教育模式,對歐洲名校的教學科研水平、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人才培養過程有切身的體會和了解。回國后,又先后從教師、系主任、院長崗位到擔任教務長,這些經歷使朱光潛能夠在教務長的工作實踐中采用中西古今高等教育思想來從事教育教學管理,從而形成他自己“知行合一”的美育思想。

朱光潛美育思想“知行合一”典范的第二個原因是,美學理論研究與美育實踐活動的結合。眾所周知,朱光潛是中國著名的美學家,一生都在從事中西美學的研究和西方美學名著的翻譯評介,他對中西美學思想,特別是對儒家美學思想和中國古代詩學理論以及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維柯、康德、黑格爾、克羅齊的美學思想有很深入的研究。從20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初,朱光潛幾乎一輩子都在研究和翻譯維柯、黑格爾、康德和克羅齊等人的著作。即使是在抗戰烽火之中,身處川南僻壤,他依然“每日必讀詩”,認為詩詞是“中土文藝的精髓”[14]。儒家美學思想中的實踐理性精神和君子人格風范及其道德文章同維柯的“認識來源于實踐”、“人類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觀點對朱光潛影響很深。也就是在朱光潛擔任戰時武漢大學教務長的十年中,他完成出版了維柯門徒克羅齊的哲學思想研究著作和他自己非常看重的《詩論》。這些研究成果通過教務長教學管理運用于大學美育的實踐,形成了以深厚的中西美學理論為支撐的高校審美教育思想。

例如,朱光潛在闡述優良校風的美育功能時說,學校是一個集團,猶如一個公司,集團有集團的精神(esprit de corps),個人有個人的精神,“個人的精神是由他的知情意三者活動組合起來的。集團的精神也是如此。集團有公司的知的水準,公司的情感,公司的意志,才會完整堅固”,主張“全校師生必須形成一個健全的集團精神。這就是說,在知識情感意志三方面能夠交感共鳴”[11]65,67。很明顯,朱光潛這里提到的組合成個人精神和集團精神的“知情意”三者來自康德的美學理論。我們知道,康德一生致力于解決人的三種意識形式,即知識、情感和意志如何形成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他的“三大批判”也因此而作。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提出來的美的判斷由于不涉及概念,因此“帶有審美的量的普遍性”[15]等觀點,對朱光潛實施審美教育起到了直接的作用。1942年,朱光潛在《談修養》中專門寫了一篇《談美感教育》,其中對知情意與真善美以及智育、德育、美育之間的關系作了深刻的分析。朱光潛在文章中提出的“美感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美育為德育的基礎”等著名觀點[4]145-146,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朱光潛對康德“知情意”的運用就像他對儒家“和樂之美”“里仁之美”和“弘毅闊大”的運用一樣,都是隨手拈來,不落痕跡,表現出以精深博厚的中西美學修養來支撐學校美育實踐的高超水平。

朱光潛對優良校風中的“胸襟氣宇”的解釋也是好例。他先說“胸襟氣宇”,即英國人所說的“gentleman”的風度,接著又舉出《論語》“風乎舞雩”的故事和《世說新語》所記載的“魏晉風度”來證明“我們中國向來對胸襟氣宇是何等看重的現象”[11]70。明眼的讀者一定看出,朱光潛的這種美育研究范式實際上是他的中西美學理論的研究范式,也是他的西方美學名著的譯注范式,即以中西美學的打通來論證當下的現實理論以解決實踐問題[注]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馬克思主義教育活動,朱光潛的這種研究范式又增加了馬克思主義美學,我們從他晚年翻譯維柯《新科學》的譯注及其撰寫的評價文章中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正是以上這兩個方面的原因造就了朱光潛“知行合一”的美育思想,從而落實到戰時高校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和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為抗戰做出了他自己的貢獻,也為我們今天留下了難得的借鑒和啟示。

四、朱光潛高校美育思想的借鑒和啟示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朱光潛的高校美育思想具有獨特的理論形態和實踐品格。這種理論形態和實踐品格首先體現在朱光潛所倡導的“體驗現實生活與文藝修養的結合”和“知行合一”上面。特別是“知行合一”的美育思想,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崇高的民族責任感。朱光潛說,“我們籌建國大計,必須改良社會風氣,而改良社會風氣,必須從改良大學校風入手。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我們所負的責任之重大”[11]71,體現了一位兼修中外文化,滿懷憂患意識的美學家和教育家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擔當。

朱光潛“知行合一”的美育思想對我們今天的美育工作具有很明顯的針對性和啟發性。也就是說,要真正搞好高校的美育工作,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啟迪,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必須做到“知行合一”,除列入教學計劃的美育課程學時學分以外,還要在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與藝術修養上下功夫,在校風、教風和學風上下功夫,在建立良好正常的師生關系上下功夫。朱光潛美育與美學研究的結合也是我們做好學校美育工作的重要借鑒。

我們已經有相對完善的在學校內部開展美育教育活動的政策措施和培養方案,也有相對完善的美育與德育、美育與智育、美育與體育相結合的工作思路,但是我們至今還停留在教育領域內部來考慮我們的美育工作,還沒有像朱光潛那樣,將美育與社會變革、美育與國民素質提升,甚至將美育與民族興衰緊密結合起來的理論高度和實踐認識。如果一個民族的國民教育僅僅具備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工具理性和“投入產出”的功利性以及為評估上檔次的急功近利的指標性,而沒有以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審美情操所養成的人文關懷精神,將會使這個民族的國民教育走向失敗,甚至導致這個民族即使不是一個走向衰亡的民族,也是一個難以走向振興的民族。如果任其發展,長此以往,這個民族很有可能變成一個野蠻殘忍的民族。希特勒統治下的第三帝國和日本軍國主義教育給人類帶來的幾乎滅絕性的災難不是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嗎?因此,在中華民族正在走向新的時代和實現民族振興夢想的今天,朱光潛“美育關乎民族命運”的思想值得我們深思,它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我們怎么強調都不會過分。

其次,朱光潛提倡“家庭的和樂空氣”為高校優良校風之內涵在當今中國高校尤為可貴。這不僅因為“家庭”在中國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較之西方社會更加重要[注]劉師培說:“西洋以人為本位,中國人以家為本位。故西洋以個人為‘么匿’(unit),社會為‘拓都’(total),拓都、么匿之間,別無階級。而中國則不然,個人、社會之間介以家庭,故西洋家庭倫理始于夫婦一倫,中國家庭倫理莫重于父子一倫。”見劉師培:《劉申叔遺書》下冊《倫理教科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058頁。,而且還在于,21世紀以來,中國高校一直受到一種現象的困擾,即絕大多數高校因擴大招生規模,不得不匆忙建立新校區和合并升格所帶來的多校區辦學的困擾。由于新校區和多校區辦學,不少高校在校園環境建設,在校風、學風和教風建設,甚至在教學運行管理上面臨嚴峻的挑戰。朱光潛當年曾經提到的老師和學生“聞鈴下課走人”,師生“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再次出現[注]朱光潛說:“現在一般學校的通病,在傾全力于販賣知識。師生都聞鈴上課,聞鈴下課,在課堂里教師很呆板地講解一點鐘,學生也很呆板地靜聽一點鐘,他們的關系止于此,課外彼此相視為路人,絲毫沒有一點社會生活。一個教師在一班里上了幾年課,可以不認識他的學生,兩個同學在同班上課,同宿舍起居,一直到畢業可以不曾互相攀談。”見《朱光潛全集》第9卷《從教育部的幾種新政談到功令與學風》附錄《說校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7頁。。某些新校區和多校區辦學的高校,由于新校區和多校區的基礎建設往往難以滿足任課教師,特別是作為教學主力的中青年教師的住房和子女入托或就學的需要,使異地上課的教師每周來回奔波于老校區或家庭住地之間,學生四年或三年難以在下課之后與教師交流,更遑論問學、答疑一類的事情。“家庭的和樂空氣”被來往于新舊校區的交通班車或私家車的尾氣給沖散消失。這個問題的解決可能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唯一能做的是,盡可能地、真心實意地為這些異地教學的中青年教師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或者提供基本的如家庭般溫暖的師生在新校區課外交流的場所,方能避免“師生相遇不相識,笑問生是哪班人”的校園怪現象。

五、結語

朱光潛是中國著名的美學家,文藝理論家。誠如金耀基所說,談中國的美學,是不可能不聯系到朱光潛的,朱光潛三個字與中國的美學是不可能分開的[注]金耀基:《迎朱光潛先生來新亞書院講學》,見朱光潛:《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6頁。。其實,就朱光潛的美育思想而言,談中國現代教育也不可能不聯系到朱光潛。從某種意義上講,朱光潛實際上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貢獻獨特和獨具魅力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是建國的根本工作。……如果沒有先把人的質料變過來,其他一切且慢談,談亦等于空談”、“建國先須培養建國人,培養建國的人先須培養教師”的教育理念[16]133,提倡“通才”而不是“專才”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文、法、理、工、農學科和專業的學生都要修讀“大學國文”,訓練閱讀和寫作的能力的具體要求,他倡導的“中小學教育是基層教育,要有健全的中小學,才能有健全的高等教育”的整體教育觀念[16]134,以高水平的科研促高質量的教學等教育方略,特別是他提出的“美育關乎民族興衰”、“家庭的和樂空氣”和“宏毅豁達的胸襟氣宇”,以及“美育最好的工具就應該是音樂”,“德育需從美育上做起”[17]的美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總之,“美育”在朱光潛那里是“美感教育”,這與他主張美學是研究人的“美感經驗”的提法相一致[13]83。朱光潛的高校美育思想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美育與民族命運相連,一個民族的振興和強大需要美育的支撐。做好高等院校的美育工作,關鍵是“知行合一”,注重現實生活的體驗和文藝修養,不能離開時代和社會現實生活,不能離開學校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沒有一個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也就沒有高質量的高校美育工作。

猜你喜歡
美育美學思想
仝仺美學館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盤中的意式美學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學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純白美學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風采童裝(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国产91|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欧美www在线观看| 99er这里只有精品|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 亚洲第一视频网|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精品福利视频网|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青青久久91| 国产你懂得|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红杏AV在线无码| 欧美爱爱网| 精品久久蜜桃|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99精品福利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欧美色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欧洲av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一级片一区| 五月婷婷欧美| 在线国产91|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夜夜嗨|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91福利免费|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女人一级毛片|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日韩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福利|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广东一级毛片|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午夜毛片免费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99在线视频免费|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福利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