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育要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fā)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為學校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的理念要因校而異、因生而異。完善人格、開發(fā)能力,就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讓其成為學校的主人;放在主導地位,讓其成為教育實踐的主人;放在主要地位,讓其成為學校教育利益的最大獲得者,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教育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綱要》為學校教育確定了重心。徐衛(wèi)東校長倡導的適合教育就是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關心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知識的傳授,要讓學生主動地獲得,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生的成長,要踩著社會進步的節(jié)點,體現(xiàn)時代青年的風采。
《綱要》為學校教育描繪出現(xiàn)代化藍圖。適合教育,就是面向未來的人本教育,是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德智體美勞缺一不可;是面向人人的公正教育,每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在教育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公平教育,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的求知過程中,獲得成功。
適合教育是一種傳承教育,她傳承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明的教育精髓。適合教育適逢其時,順應教育改革潮流,策應社會人才需求,展望教育現(xiàn)代化的未來,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形成了學校服務社會、為學生未來作準備的教育生態(tài)。
理想的課堂,第一,要對師生關系進行準確的定位。有人曾經把課堂教學比作人的行走,先是老師示范行走,后來扶著學生行走,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行走。徐衛(wèi)東校長提出的“三動”課堂范式,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以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互動思維品質的訓練為出發(fā)點,真正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生成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素養(yǎng)、表達主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以激發(fā),求知的熱情得以點燃,學習行為自始至終真正地發(fā)生,知識真正地獲取;在教學質量的評價上,始終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心動和行為、煥發(fā)學生想學要學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為標準,使學生求知的過程變成“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的心路歷程。這種課堂教學的“走路”,學生從最初的不會走,后來的學著走,到最后的跑著走,教師變成了站在路邊鼓掌的人,學生成了適合教育道路上健步如飛的追夢人。
第二,要對教學難度進行準確定位。難度的起點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不是把什么教完了,而是把學生教會了。學生對知識把握的程度,就是教學難度的尺度。教學難度要顧及全體,突破個體,學生的基礎、接受知識的能力高低不一,適合教育的難度定位要讓所有學生難易適中,這是一門精細的教學藝術。徐衛(wèi)東校長主張的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體驗型課程的三維立體課程架構,讓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困難,讓學習有余力的學生找到學習發(fā)力的空間,讓有個性的學生獲得了展示的舞臺。這種因人而異、因況而宜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面向全體、人人成才的適合教育。
適合教育,課堂范式適切,學生真正地成長在課堂;課程體系適當,學生真正有了自主的選擇。
現(xiàn)代教育,把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普惠給學生,學生能全盤接受嗎?把理想的教育主張傳授給學生,學生能真切地體會嗎?所以,學校教育工作,在遵循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要找到一條讓學生樂意接受、愿意堅守的通道,這才是適合的教育。
適合教育,要與師俱進,與生共通。憑借教師的能力水平,能向學生提供什么樣的適合教育,這是徐衛(wèi)東校長一直在研究與關注的問題。承認教師能力水平的差異,有針對性地定位培養(yǎng),讓追求精湛的教學藝術成為大家的共識,這樣才能提高適合教育的整體水平,適合教育才有了高度與溫度。
學生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遵紀守法、志存高遠、勤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學生可以因興趣愛好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選擇。學校承認有個性風格的學生存在,并且提供舞臺,讓他們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這便是合適的教育。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從懵懂到有知,在成長過程中,從迷茫到堅定,這就是教育的適意。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動手動腦的能力,在合作中培養(yǎng)互幫互助的品格,在收獲成功的同時,增強自信,學會欣賞,這便是教育的適宜。
適合教育,要與時俱進,彰顯個性。要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尊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教育品牌,展示有魅力的教育風采。打造特色不是標新立異,而是要實事求是,因校而宜;打造特色不是妄臆而動,而是實實在在,因生而為。
學校打造一條適合教育的通道,學生在適合教育中成才,教師在適合教育中成功,學校在適合教育中成名。適合教育要與學校大的發(fā)展方向吻合,要與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契合,要與學校的文化建設融合,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切合,成為學校高效優(yōu)質發(fā)展的引擎,成為學校走向燦爛明天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