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大偉
(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伴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人們傳遞信息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隨時都能經營自己的“媒體”,不斷彰顯自我個性。自媒體的產生和發展對社會各個領域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本文中將側重結合自媒體的特點及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探討自媒體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自媒體是信息時代與網絡時代的產物,自媒體的發展與繁榮充分體現出現代意識。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僅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能勇敢地肩負起立德樹人的重任,還要掌握多種信息處理與分析能力,這是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前提與根本。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牢固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深入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既要洞察大學生的思想動向,也要從海量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在最短時間內對各種信息做出反應,憑借自媒體的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在自媒體環境下,我國文化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過去的一元文化轉變為多元文化,文化傳播與蔓延速度極快。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發生了明顯改變,不再是理論知識的傳遞者、思想教育的參與者,更不是學生心目中的權威。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斷弱化權威身份,重塑現代教育者形象,懷揣著坦誠之心與學生接觸,以真情呼喚學生,開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使自己成為學生值得信賴的人生導師,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他們能從泥沙俱下的自媒體環境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具體措施如下:一是掌握網絡用語習慣,創新教育表達方式;二是從網絡文化中汲取精華,立足于時代發展特征確定教育內容;三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分析社會熱點話題。
我國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教育與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但培養學生的媒介素養卻成為各大高校的短板。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網絡倫理教育,使學生能約束自己的言行,增強他們的網絡責任意識,在海量信息面前保持客觀的立場,認真求證,不造謠、不傳謠,學會思考、學會決策、學會交流,搜集到更多有利于自己學習與成長的信息。
在分析了運用自媒體在促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下文圍繞自媒體時代下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策略進行探討。具體如下:“
形式多樣的自媒體儼然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第二課堂,對他們的成長產生了直接影響,這成為不爭的事實。思想教育本身是一項枯燥乏味的任務,單純的理論宣教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教育工作者要發揮出自媒體的優勢,開創全新的教育平臺。例如,校園網絡、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洞察他們的思想動向,及時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輔導員長期處于思想教育第一線,工作千頭萬緒,與大學生接觸的時間最長。如今,自媒體平臺上的觀點各異,稍有不慎,學生就會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輔導員要及時掌握自媒體技術,關注學生的“朋友圈”,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占據言論主動權,能與學生一起分析輿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具有超大的信息量,在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大量選擇權的同時,也容易使學生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為了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高校要適時制定出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對學生進行自律、自查教育。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學校應該設立網絡管理中心,安排專人對校園網站進行動態管理,對系統進行維護,阻止各種不健康信息的侵入。同時,也要構建科學合理的信息發布制度,增強信息透明度。
總之,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自媒體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大學生個性張揚、思想前衛,成為各種自媒體的忠實使用者。但對于大部分大學生來說,他們思想意識不夠堅定,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自媒體在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生機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弘揚社會正能力,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