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政課是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思想基礎,提供價值引領的主陣地。由于高職學生學習興趣不大,學習動力不足,調查表明,有近五分之一的學生在整堂課上網且關注內容與學習完全無關。其余學生雖然偶爾上網刷微博、看微信,但也分散了注意力,跟不上教學進度。大部分高職思政課合班上課人數多,教師維持課堂紀律難度大,這種情況下學生無節制使用手機現象更加突出。如何提高學生的“抬頭率”成為擺在思政課教師面前的首要任務。
對思政教師的影響體現在教師疲于組織課堂紀律,教學節奏被打亂,教學進度受影響,教學目的很難達到,教師的主導地位逐漸減弱,教師權威地位受到一定的挑戰。教師教學積極性受挫,自尊心、自信心受打擊,每天硬著頭皮來上課,精神上面臨崩潰的邊緣。
對高職學生來說,看手機占用了大量上課時間,課堂內容難以入心入腦,“人在曹營心在漢”把思政課當成休閑課,成為“隱形逃課族”本該是學習知識,提升素質的思政課被白白的浪費掉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時代感和吸引力,從而春風化雨、入腦入心。調查發現,92.5%的學生表示教師對學生課堂使用手機有部分或全部責任,45.5%的學生認為教師看到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缺乏有效的制約手段。教師授課內容空洞,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無法調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亮點,無法吸引學生更不能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整個課堂無趣而松散。有些教師備課不充分,沒有激情,缺乏親和力,課堂教學應付了事,對學生課堂上使用手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縱容。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認識到自己的教學能力不足,從提升個人教學魅力入手,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能觸動靈魂、震撼心靈,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要潛心鉆研教材,授課內容源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將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深入淺出的將學術話語轉化為大眾話語。要充滿激情,要有表現力,對學生充滿關愛,對教師職業充滿熱愛,對所教內容真信、真懂才會帶動學生。內容講解準確豐富有說服力,“一座難求”的思政課通常是教師授課語言生動、形式新穎、氣氛活躍,“內容精彩,方能動人”。
思政課要把拓展視野、創新思路、能力培養等教學目標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實現這些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要新穎、靈活。教師應該根據當今高職生的特點和需求來不斷創新教學手段方法,傳統的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問題探究法等,要因學生專業的不同而富有創意。新的教學方式如“翻轉課堂”,可以穿插在各教學環節當中。
面對手機媒體的新形勢,考核方式急需改革創新,避免期末考試“一張試卷定終身”的現狀。改變以往學生平時上課看手機不認真聽講,考前突擊,“60分大吉”的考核模式,做到平時上課分數量化,每堂課根據學生的表現給出一定的分數作為總成績的一部分,多種激勵措施并用,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活躍度。考核評價方法多樣化,全面綜合考察學生的知識、素質。期末試卷考核內容要和平時課堂所講內容保持一致性,讓學生覺得認真聽課就有收獲。
發揮手機媒體靈活、快捷,信息量大的優勢,利用手機媒體開展學生喜聞樂見、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活動,使他們由被動變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術爭鳴、思想論壇中來。改變報告、講座等單線交流方式,還可以利用手機交流功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課堂之外,做到思政教育生活化,這些教育手段迎合了年輕人追求時尚流行、簡單快捷的心理,易于被接受。
手機媒體的迅猛發展給高職思政課課堂教學既帶來了挑戰又帶來了機遇。思政課教師只有緊跟時代潮流,打破固有模式,提高教學魅力,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完善考核方法,充分掌握并熟練運用手機媒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據00后高職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抓牢教學的主動權,才能使思政課真正成為高職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