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渝
(湖南建筑高級技工學校,湖南 長沙 410002)
技工院校的發展是為了符合社會實際情況對技師人才的需求量,其教學成果代表了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而教學成果的關鍵在于教學管理工作。目前,由于許多人以片面的思想看待技工院校的技能教育,認為技能毫無用處,導致技工院校招生寥寥無幾,這就更加要求技工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只有技工院校全方位的發展,教學管理工作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前來。那么,技工院校教學管理工作有什么特殊性呢?如何才能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呢?
技工院校在某些方面對教師有著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不僅要儲備基礎性的學科知識,更要對專業知識有著廣闊的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的知識應該具有先進性,讓學生們在課堂掌握最新的知識與技能,而不是只在課本中學習;其次,教師應該有著良好的職業操守,有服務精神,愿意為學生做奉獻,及時掌握學生的情況,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最后,教師應該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考查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時,應該多方面綜合考核,不能只看成績。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導致學習效率不高。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接受知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去自主學習,在實踐中掌握知識,而不是教師“一言堂”。還可以增加教學活動的多樣性,開設實際操作的鍛煉課程,帶領學生參觀與專業相關的企業與工廠,讓學生實地勘察,更加準確地明白所學專業的范圍,對學習有更明確的計劃,組織學生參加模擬活動,讓學生成為“教師”,教師作為輔助者和引導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脫離課本的束縛,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更多課本上無法學到的知識,并且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引用到生活中,發揮想象力與創造性,做到知識與技能相結合。
學生素質主要包括學生的道德素質、身體素質、技能素質、心理素質等,學校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應該全面培養學生,在道德素質方面,開展道德素質主題班會,組織集體交流活動,讓學生的道德素質得到提升;在身體素質方面,關注學生身體情況,積極組織體育活動,開設多種多樣的體育課程活動,重視學生體能測試成績;在技能素質方面,帶動學生技能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動手參與,重視學科理論與技術能力的結合;在心理素質方面,開設心理咨詢室,調查了解學生心理狀況。
技工院校的教育有著培養學生技能的目的性,對每一位學生有著培養計劃與方案,技校教育主要以學生的專業特殊性對學生進行管理,不同專業有著各自的特點,因此,教育活動也千差萬別,理論性專業應該開設相對應的實踐活動來增加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學術型研究更需要先進的知識來補充理論。課堂內外知識同樣多,教師作為課堂知識的傳授者,也應該成為課堂外知識活動的領路人,可以布置有趣的作業,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和動手來完善知識儲備。
沒有規矩便不成方圓,學校教育管理的基礎與前提就是制度,制度是學校教育活動公平公正開展的根本保證,倘若沒有設定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那么,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就有許多的事情依靠個人的判斷來解決,這樣對學生而言就是不公平,再加上,技工院校學生年齡較小,學生層次復雜的特點,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就會讓學生失去警惕性,做出僭越的事情。制度同樣也管理著教師與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活動中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在制度所允許的范圍內。
教學成果是評價學校好壞的基礎,學校一切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了教學成果,教學成果意味著學校整個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所取得的成績,反映著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技工院校教學成果應該考慮學生掌握技能對社會的貢獻,而不是只關注培養學生的數量。教學成果總結可以體現出近階段學校教育教學方法可行性,對技工院校的教學工作有著建設性的建議,對技工院校培養技師方案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于技工院校的學生而言,學生技能的掌握除了受到自身各方面的影響,也受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影響,這使得技工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更為重要,教學管理工作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對技能的學習,而且間接影響了技工院校對技師人才的培養方案,因此,提高技工院校教學管理工作是新時代技工院校的主要任務,也是服務于技工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教育活動組織者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