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芳
(海口經濟學院旅游與民航管理學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在教育發展過程中,創新發揮著不可比擬的作用和優勢,尤其在舞蹈教學中,加強創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提供極大的便利條件。對于舞蹈來說,作為重要的行為藝術,具有極大的思想性和實踐性,通過加強創新教育,不僅可以開辟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引導學生樹立高度的創新思維觀念,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強健體魄、修養身心,在整體上順應教育體系改革的發展趨勢。
對于傳統教學方式來說,較為僵硬、刻板,其創新性嚴重缺失,而且一些教師以單純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以此來進行教學,教師的責任感嚴重缺失,一定程度上很難保證舞蹈教學質量。因此,加強創新教育,可以突破傳統舞蹈教學中存在的限制和約束,將教學水平提升上來,進而打造出一大批高質量的舞蹈人才。
舞蹈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傳遞美感的重要藝術形式。舞蹈課程,既教授給學生舞蹈基本功和舞蹈專業知識,也彰顯了藝術的修養。在加強創新教育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舞蹈藝術美感認知[1],激發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熱愛之情,從而更好地進行舞蹈學習,保證良好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
對于舞蹈教師來說,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舞蹈教學中諸多創新因素進行細化和辨別,進而確定最為適宜的教學目標。
第一,確定教學目標,比如各個課時、各個學期以及各個年級的總體教學目標等,創新目標和學科目標,是重要的目標內容。比如學習舞蹈基本功和訓練舞蹈基本功,可以作為一年級的重要學習目標,同時,創新目標可以設定為學習方法的創新和創編舞蹈動作的創新等;學習我國的民族舞蹈,可以作為二年級的學習目標,而創新目標則為創編民族舞蹈組合。
第二,確立分類目標。促進學生共同發展和進步,是創新教育的關鍵要求之一。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不同水平出發,制定分類的教學目標,開展差異性教學。而對于其教學目標,可以將其劃分為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等,其中,對于基本功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要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深入學習舞蹈基本動作;而對于基本功良好的同學,要充分掌握舞蹈基本技能,通過對現有知識的靈活運用,對新舞蹈進行創編。
在舞蹈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學效果并不顯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缺少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比較單一、片面,嚴重打壓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因此,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既要加強肢體訓練和展現舞蹈動作,也要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滲透和運用一些舞種的肢體訓練,比如芭蕾舞和民間舞等,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舞蹈,從而開闊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并將舞蹈和音樂的魅力充分展現出來,保證學生良好的學習熱情。
首先,教師要對舞蹈基礎進行充分了解,合理制定教學模式,防止由于學生個體差異性而對教學產生影響。針對舞蹈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教師要遵循深入淺出的原則,以此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正確掌握節奏,確保學生具備良好的肢體協調能力,然后適當提高舞蹈難度,創造良好的舞蹈教學氛圍,保證學生對舞蹈教學較高的熱情。
其次,對于以往傳統的舞蹈教學來說,認為學生的學習與模仿之間的關系息息相關,這雖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結合舞蹈教學實際情況[2],必須要妥善處理好模仿和創新之間的關系。學生在舞蹈模仿學習一段時間以后,要將自己對舞蹈的認知元素融入進去,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于即興舞來說,對于學生樹立自信心具有極大的幫助,引導學生及時進入編舞狀態之中,增強舞蹈的創造性。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編舞能力,必須要從即興舞開始。一般來說,節奏即興和音樂即興是即興舞的重要構成。
首先,節奏即興。對于節奏即興來說,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身體反應能力。在節奏即興的帶動下,極容易使學生主動接受,具有較高的投入熱情。雖然學生很難將各個節奏完整、準確地表達出來,但是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反應能力。
其次,音樂即興。對于音樂即興來說,主要是指結合音樂進行自由即興、接觸造型以及照鏡子等練習。在音樂即興過程中,學生要迅速進入到音樂狀態之中,尤其在造型接觸中,人與人、人與物的接觸造型,可以營造出獨特的意境。比如:追逐和向往意境,極容易使人們產生情感共鳴。
總之,在舞蹈教學中,加強創新教育勢在必行,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也可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出更多的舞蹈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