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嬌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新時期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既符合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需要,還是高職院校獲得良性發展的重要途徑。現階段高職院校應重視德育工作,通過結合德育資源,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扎實推進德育工作,不僅充分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高職學生的重要意義,還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院校領導發揮管理育人的作用
院校領導應統一思想,在各級黨組織的帶領下貫徹和執行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文件內容,根據現有的教學資源,充分挖掘教師潛力,針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大力推動“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應用,強化和發揮管理育人的作用。
(二)專職教師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
專職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與學生距離最近,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可以發現思想政治問題,高職院校應強化專職教師的思想教育責任,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讓教師不僅重視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還應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德育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作用。
(三)輔導員發揮主陣地育人的作用
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離不開輔導員的參與。高職院校應重點調動輔導員隊伍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要建立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的輔導員隊伍,應通過以下幾方面措施提升輔導員的綜合指導水平:一,組織輔導員定期進行思想政治培訓,培養內容涉及大學生手冊的掌握以及理解程度、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法制教育等。通過培訓強化輔導員的責任意識,愛心、熱心、耐心意識等;二,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快速提升新人輔導員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新任輔導員教師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應結合工作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工作上。通過以老帶新的方法,每位新任輔導員都會在經驗豐富的輔導員教師帶領下,從事基礎工作一年以上,新任輔導員教師可以掌握實際工作方法,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三,每周輔導員工作例會組織輔導員進行經驗交流,在交流會中輔導員既要介紹一周的工作情況,還要總結經驗,與其他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對自己的經驗進行改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四)院校學生會發揮自主育人的作用
高職院校應調動學生會發揮自主育人的作用,學生會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服務以及自我管理主要形式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會進行學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一,加強學生會內部建設和管理,學生會應營造團結、務實以及創新的內部環境,通過競聘、輔導員推薦等方式,按照才職對等、因才用人的原則,確定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學生作為學生會干部;二,學生會成立后應按照院校要求,制定學生會管理章程,根據章程學生會干部明確責任,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效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三,學生會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可以有組織的開展工作,保證思想道德工作可以取得應有的成效。
(五)發揮優秀黨員模范育人的作用
高職院校應加強學生的黨性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培養模范作為意識,通過實際行動積極的影響周圍學生,發揮優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重視入學教育,奠定育人基礎
學生進入到高等教育階段,院校和教師應重視入學教育,通過入學教育可以加強和改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生在入學教育中樹立思想道德意識,為今后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高職院校進行新生入學教育,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開展學生教育工作:
1.學院和系部概況介紹
院系負責人黨總支書記主持召開本院系的新生入學見面會,首先向新生介紹該院系領導成員、各專業教師以及輔導員,然后向新生介紹院系發展歷史,學生通過介紹對院系有了初步的認識。最后,介紹院系今后的發展方向和工作目標,增強新生對本院系的信心和認可。
2.專業介紹
院系組織專業教師進行學生所學專業介紹,包括專業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形勢等信息,讓學生對本專業有大致了解和掌握。
3.學生手冊的學習
利用小班班會的形式組織新生進行手冊學習,學生在學習時必須了解和掌握手冊內容,避免學生由于手冊學習不全面不透徹,出現思想道德教育問題。
4.思想品德教育
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組織新生進行思想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團結協作以及集體榮譽感意識,并使其快速適應和融入大學生活。
5.愛國主義教育
新生進入校園后不僅要樹立學好專業知識的意識,還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高職院校可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對新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新生通過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意義,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
(二)狠抓日常教育,養成良好習慣
高職院校應重視學生日常教育,通過狠抓日常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學生進入到該院校學習,輔導員教師應重視學生日常教育,每周進入到學生宿舍進行教育,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發現學生問題時及時處理。高職院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走動式管理
走動式管理也稱為六進式管理,主要指以下內容:一,進宿舍;二,進食堂;三,進教室;四,進圖書館;五,進實習場所;六,進活動場所。學生在該管理模式下日常行為得到有效的規范,教師對學生日常的關心和愛護,管理工作獲得良好的效果。
2.思想教育講座式管理
輔導員每月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學習,在學習中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操。
3.班會式管理
輔導員教師通過小班班會的形式,利用晚自習或者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思想德道學習。在小班班會上要求學生嚴格管理日常學習和生活,通過表揚和批評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正視思想道德學習的重要意義,學生可以規范日常的行為規范,體現出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斷提升。
4.就業式管理
高職院校應對學生就業教育十分重視,學生在院校學習的每個階段,院校應根據專業就業形式開展不同的就業教育,學生通過就業教育掌握專業的技能,可以在就業中找到符合發展目標的工作崗位。
(一)動用社會力量,育人活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高職院校通過提供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思想政治意識,提升思想政治道德水平,通過社會力量將社會實踐與育人活動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學生可以在進入到工作崗位后快速適應,創造出自己的價值。
(二)動用學生家長力量,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
高職院校應鼓勵教師和輔導員與學生家長保持交流和溝通,動用家長的力量共同關注學生的成長。通過QQ、微信群等方式,介紹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情況,家長可以及時掌握學生情況,有助于家長對學生成長的關注。
(三)動用畢業生力量,以老帶新
高職院校應動用畢業生力量,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參與在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組織學生以聽報告的方式,邀請各專業優秀的畢業生向學生介紹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心路歷程,幫助在校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學習,為今后的就業最好準備。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通過調動全員積極性,發揮各環節作用,動用社會各界力量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不僅會增強教職人員思想道德意識,還能有效提升思想教育水平和能力,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教職人員的關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思想教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