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博文
鄉村振興是國家重要的戰略之一,各基層組織都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組織力和政治功能,為鄉村振興工作事業做出貢獻,使社會真正地充滿活力和和諧。其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基層團組織是扎實推進戰略的重要戰斗力,能夠有效引導群眾共同建設好本地區鄉村的社會以及經濟環境。下面本文將結合當前鄉村建設情況,就如何推進基層團組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做如下分析,旨在提升鄉村文明水平,實現鄉村經濟的高速發展。
當前我國正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而各地區鄉村基層團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應該學會立足本地區鄉村發展實情,秉持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方針,積極組織、宣傳和凝聚鄉村群眾,從而發揮其自身的組織和建設職能,以不斷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基層團組織也同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仍然需要調整和創新現有工作方式,真正使人民群眾施展智慧,進而建設好鄉村的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為此,本文對基層團組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以正確認知基層團組織的作用和功能,進而結合鄉村實際發展實情來落實好各項振興戰略,最終促進鄉村的發展。
在鄉村地區,基層團組織是聯系群眾、凝聚群眾意志、服務群眾的重要組織,具有組織、宣傳、凝聚以及服務群眾的社會功能,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1]。下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分析基層團組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以增強人民群眾對基層團組織的功能認識,進而維護和建設好基層團組織工作。
基層團組織具有精神調節的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讓當地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得到滿足,這樣人民群眾才能安心投入到生產和生活工作之中,進而為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做出貢獻。如果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得不到滿足,那么群眾的思想就會出現波動,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不利于建設和諧的社會環境。同時,當前社會環境形勢復雜多變,鄉村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加需要有關基層團組織發揮先鋒帶頭作用,與人民群眾進行實地的交流,以及時地獲知他們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渴望,進而通過各種有效的文體活動來調節人民的精神世界,幫助人們進一步釋放工作和生活壓力,最終實現自我精神的調節,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和工作[2]。可見,基層團組織需要發揮精神調節的作用,以引導鄉村群眾走上正確的人生發展軌道。
基層團組織具有傳播知識、宣傳教化的作用。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不是一個組織或者部門就能完成的,需要依靠廣大鄉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才能共同建設好鄉村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而在此過程中,基層團組織具有傳播知識、宣傳教化群眾的作用。首先,基層團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能夠直接宣傳和普及黨的各項新政策和方針。所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基層團組織應該發揮其傳播和宣傳教化的功能,向廣大鄉村群眾宣傳和分析黨的先進方針和政策,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政治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人民群眾投身到鄉村的發展和建設隊伍之中。其次,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黨和國家對當前鄉村發展形勢做出的客觀、合理的決策,而這些都需要有關基層團組織做好政策的傳播和宣傳,才能讓人民體會到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和價值,進而激發他們的建設思想和智慧。
基層團組織具有凝聚和團結人民力量的作用。雖然我國鄉村社會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代,但是也面臨著諸多的人民內部矛盾,人民之間的利益沖突越來越多。如何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從而實現鄉村環境的穩定與和諧,仍然是有關部門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課題[3]。其中,鄉村基層團組織匯聚了先進的知識分子,他們對鄉村的發展和振興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基層團組織更應發揮其引領作用,發揮組織內部成員的思想和智慧,幫助當地人民群眾不斷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團結和凝聚人民群眾的思想,進而為鄉村建設做出貢獻。另外,基層團組織處于人民工作的最前線,擁有第一手的人民群眾信息。因此,更應發揮自身的凝聚功能,深入到人民內部,緩解人民之間的利益矛盾,從而減少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最終將人民的思想行為統一到共同的戰線,為鄉村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意識到基層團組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基層團組織的作用,本文將從以下幾點分析,如何發揮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
根據鄉村實際發展現狀,調整群眾管理工作方案。基層團組織的工作出發點都是群眾,他在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也一樣,鄉村振興關系到每一位鄉村人民,同時也依靠人民的支持和維護,才能正常地發展下去[4]。因此,基層團組織必須做好群眾管理工作,以增強群眾的組織力和凝聚力,讓廣大鄉村群眾為實現鄉村振興而奮斗。這必然要求鄉村基層團組織認真研究本地區鄉村的實際發展現狀以及規律,以真正掌握群眾的生活和生產情況,進而調整好群眾管理的工作方案,管理和組織好人民群眾。同時,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基層團組織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去實地認識和處理人民群眾的問題,真正獲取人民群眾的第一手信息,進而制定出符合民意的決策,從而精準地引導群眾走上正確的鄉村振興之路。
關注鄉村的文化環境建設,以優化鄉村的社會風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不僅要重視鄉村經濟的發展和建設,還需要關注鄉村的文明環境的建設和管理,真正提升鄉村的生存及發展建設環境,進而從整體上實現鄉村振興目標[5]。同時,對鄉村文化環境的建設,也是實現鄉村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如果我們只是提升鄉村的經濟水平,卻沒有處理好鄉村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問題,也就談不上鄉村的振興。
那么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基層團組織必須先構建一個良好的鄉村文化環境,從而提升鄉村人民的文化素養,讓鄉村人民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才能為鄉村的發展和建設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撐。同時,良好的文化環境也能夠穩定民心,使得人民愿意為鄉村的振興貢獻力量。比如,有關部門需要加強鄉村地區的群眾文化館建設等,使其發揮文化指導的職能,對鄉村人民進行有效的思想文化培養,從而形成良好的鄉村社會風氣,進而推進鄉村文化的現代化。
激發鄉村群眾的積極性,以凝聚群眾的參與力量。在鄉村振興中,無論是基層團組織還是人民群眾,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鄉村振興工作的貫徹者和執行者。如果鄉村群眾缺乏社會責任意識,那么鄉村振興工作將無法繼續下去。同時,群眾也是鄉村振興工作的直接體驗者,他們能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因此,基層團組織要充分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促使他們熱心于鄉村的發展和建設工作,并為鄉村的發展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鄉村振興工作才有可能發展和實施下去[6]。
此外,基層團組織要認真監督本部門的工作情況,認真學習和落實好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同時學會內部自查、自糾,以做到公正、公開和透明,這樣當地人民群眾才會積極支持基層團組織的各項工作,進而為團組織的工作貢獻出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總之,基層團組織需要發揮好自身的紐帶作用,調整和落實好各項群眾管理工作,并積極團結、凝聚群眾的力量,以共同建設好鄉村建設工作,促使鄉村振興計劃得以有效地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