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衛華
摘 要:新常態下,城市規劃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做好城市規劃能夠有效推動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本文在分析新常態下城市規劃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進行城市規劃廣闊新空間建設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常態 城市規劃 新空間
1引言
新常態一詞是習近平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提出來的。當時,他說:“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背鞘幸巹澴鳛槲覈洕ㄔO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2015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確定城市規劃的主題是“新常態:傳承與變革”,這充分表明新常態下,我們要正確對到城市規劃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實現城市規劃的轉型和升級,更好地促進城市的發展。
2新常態下城市規劃面臨的挑戰
2.1 互聯網時代對城市規劃的挑戰
隨著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在人們生活、工作中地位越來越突出,城市規劃行業紛紛就如何把互聯網、大數據方式方法引入城市規劃過程中,將城市規劃與互聯網時代進行有效融合,以及防范互聯網時代給城市規劃帶來的風險,進行了深入的分析?;ヂ摼W以及基于互聯網的人工智能已經開始顛覆傳統的規劃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規劃設計院只有把握好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機遇,才能更好地促進城市規劃的發展。
2.2 產業結構轉型對城市規劃的挑戰
伴隨著我國經濟方式的轉型,產業結構正面臨著轉型升級,城市規劃中也應當充分考慮到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沖擊和影響。要想做好城市規劃的優化工作,促進城市的發展,就必須緊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潮流,積極轉變并調整城市規劃產業結構,創新城市規劃發展模式。城市規劃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引進創新技術和人才,加大城市規劃相關科技的投入,將產業轉型升級當作城市規劃的重點
任務。
2.3 群眾力量增大對城市規劃的挑戰
城市規劃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城市管理主要是政府的職責,人民群眾很少參與到城市規劃的過程中來。但是,隨著信息的高度發達,人民群眾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通過網絡和移動設備就能查詢和關注城市規劃的基本信息,并且針對城市規劃提出自己的疑問和意見,對不符合民心的城市規劃問題進行檢舉揭發,充分展示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因此,新常態下,城市規劃應當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發動群眾的力量做好城市規劃。
3新常態下城市規劃廣闊空間建設
3.1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企業輔助作用
新常態下,城市規劃廣闊空間的建設,需要以政府為主導,發揮企業的輔助作用。城市管理和城市發展中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作用,城市規劃也同樣需要政府的科學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城市的發展。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政府應當制定并出臺相關的規劃政策,保證城市規劃有章可循,同時引導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另外,在城市規劃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應當積極順應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潮流,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城市規劃的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
3.2 確定綠色生態為城市規劃主題
進入21世紀后,我國從中央到地方紛紛提出建設“綠色城市”,目前國內已有100多個城市在打造不同層面的綠色城市(城區)、生態城市(城區)、低碳城市(城區),可以看出綠色城市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的重要類型。常規的城市規劃應該具有適合不同人居的住宅、完整而不同類別的使用功能、完整的街道系統、良好的開放空間、良好的交通導向和可以使用的綠地。綠色規劃除了具備這些特點外,還應有其自己的特點,因此,在綠色城市規劃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以使用者而不是規劃建設者或者個別領導為本,注重保護生態與人文,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控制人對環境的污染,以綠色思維為導向,將生態和人文融入城市規劃設計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另外,綠色城市規劃的思想歸根結底體現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上,在不破壞城市生態和人文環境的同時,秉持節能和可再生的原則,采用綠色建筑和節能材料,建設低碳的綠色城市,提升城市規劃質量。
3.3 與“互聯網+”時代高度融合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新常態下的城市規劃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使城市的基礎設施、交通、城市功能等都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對城市空間的影響首先表現為思維的變革,在城市規劃中,我們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城市規劃的思維效率和效能,同時運用大數據分析城市規劃和城市空間布局,對城市空間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并對城市的未來發展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確保城市的多層面規劃能夠符合城市發展的實際需求。另外,城市規劃應當與信息化進行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化的優勢,制定更科學合理的城市發展戰略。
3.4 建設城鄉一體化
新常態下,城市規劃廣闊空間建設,應當正視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各種挑戰,把握發展機遇,建設城鄉一體化。在建設城市廣闊空間的過程中,我們應當發現和分析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在探索出應對挑戰策略的同時,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實現城鄉經濟的平衡發展,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
4積極應對新常態下的發展變化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新常態下的經濟促使著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也要求城市規劃必須適應經濟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只有不斷對城市規劃進行創新和升級,才能促進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
新常態催動新城市空間的建設,城市規劃面臨著新的需求和新的機遇,但同時也是一種新的挑戰,尤其是城市規劃設計師的知識和技能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城市規劃的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城市規劃能力,為城市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我們應當以人為本,本著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理念規劃城市,在充分了解群眾需求的基礎上,推動城市的發展。
5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常態下,我們必須不斷探索建設城市規劃新空間的有效路徑,推動城市的發展。只有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應對挑戰,采取有效策略,才能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合理性,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周星奇.淺談新常態下城市規劃的新空間[J],現代物業,2018(03):98。
[2] 周嵐、崔曙平.新常態下城市規劃的新空間[J],城市規劃,2016(0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