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城
一般認為,工作室制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初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這種教學模式的最顯著特點,是學習過程即生產過程,學生的作品即工作室的產品。我們依托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應用藝術系環境藝術設計教研室,進行工作室化教學法的實際應用研究。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下的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就是使學生真正能夠成為企業所需求的人才。但是,就目前情況看,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較多,淺層次的合作多。教師不能真正深入企業工作,為企業服務的能力差,就做不到理論聯系實際,也不能更好的掌握到最新的市場信息,了解行業發展的前沿動態。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不能講授最新應用的知識,也不能為學生提供最切實的幫助和建議。既然教師深入企業如此重要,高職院校就應該有一些激勵性的規定,促進教師進企業、鼓勵企業進校園。高水平校企合作的核心,應該是校企雙方都有利可圖。也就是說學校為企業做了什么,企業為學校做了什么,基本是對等的。基于此,我們構建實踐環節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首先要考慮的是,我們能為企業帶來什么?為了能順利推進工作室化教學的實際應用,我們做了如下工作。
摸清企業需求,調研各類型家裝公司、裝飾設計工作室、小型景觀公司、小型公裝公司的企業運行模式。要了解清楚不同公司的客戶群規模和客戶需求以及企業解決問題的辦法、企業面臨的困難、企業對員工的期望。
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設計不同階段與企業共贏的合作方案。
專業、企業與崗位認知階段的校企合作方案;實踐技能培訓階段的校企合作方案;實習實訓階段的校企合作方案。
探索與創新創業孵化企業合作,以雙創促實踐教學的可行性。
為了能更好地實施教學改革,我們考察了上海工藝美術學院。其特點是:
學院與企業的融合度較高,無論是平時還是寒暑假,學校都免費支持師生和企業在學校實訓基地工作并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
各系部對人員使用和財務支出有較大的自主權,基本和招生掛鉤;專職教師的課時較少,鼓勵教師申請各級各類項目,以項目提升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院級部門較多承擔上級安排的事務性工作和全院的提升和發展,較少干預系部內的教學和考評,只對系主任的工作進行評估而不對具體的教職工考評;專業社團發展充分,與學生創新創業結合較好,學院有專人負責以校內立項的方式,為專業社團提供資金幫助,并將教師輔導社團的時間等同于教學時間計酬。
我們推進工作室化教學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密切關注濱海新區社會經濟發展動態,服務室內設計裝飾、家具設計、創意產品設計、小型園林景觀設計等相關產業,努力打通學院服務社會通道,促進產教融合,爭取成為區域內充滿活力的設計集群。
我們配合工作室化教學的課程體系建設,分為綜合素養部分和專業知識與技能兩部分:
綜合素養部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學習。
人文藝術素養:體育鍛煉、國畫油畫版畫初步、信息化基礎、材料與工藝、三大構成、藝術史。
社會認知和實踐:企業認知、勤工儉學、社團實踐、實習實訓。
專業知識與技能部分:建筑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施工組織、透視與制圖、計算機輔助設計、平面圖設計、立面圖設計、效果圖與風格運用、家具設計、室內陳設設計、照明設計、小型園林景觀設計。
核心課程建設規劃:手工藝美術;園林景觀設計;家具設計;設計實訓。
實訓基地建設:完善材料與工藝實訓基地:工具的領用和維護、耗材的采買要有專人與相關部門銜接;結合創新創業,建設室內設計工作室,添置遮光簾、吸音墻面;結合數媒拍攝場景的建設和運行,實現項目化設計實訓。
設備購置
略
主要保障措施:學院同意該專業建設計劃并提供預算支持或申請各級各類項目資金;每名專職教師聯系一名行業導師指導協助核心課程建設和創新創業項目,為導師合理付薪酬;與外聘教師簽訂較長期工作合同;引進企業和個人工作室進駐,以便保障教學的連貫和與市場的實時聯系;教師在工作室的工作時間納入各種工作量。
作室教學的先期導入課程:行業、企業和崗位認知。
以天津濱海新區為主要范圍,輔以天津市區的部分情況,調研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的職業環境,為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和崗位要求的了解創造更好的條件,便于學生有的放矢地展開大學的專業學習。
內容一:調研大型連鎖家裝公司、中小型家裝公司、裝飾設計工作室、小型景觀公司、小型公裝公司的企業運行模式。要了解清楚不同公司的客戶群規模和客戶需求以及企業解決問題的辦法、企業面臨的困難、企業對員工的期望。要有分類調研報告,1000字以內,有含金量。
內容二:聯系相關校企合作單位,將實踐教學環節之企業認知部分的課程與企業共同推進。調整教學進度,將實習實踐環節的一部分前置到一年級上學期;請企業中的優秀員工進課堂,進行企業和崗位介紹;教師將課堂搬到市場和企業,實地進行行業認知;企業與學生建立微信交流群,是學生能隨時關注行業、企業動態;通過該課程,使得學生有課余時間進入企業實習的渠道;課程結束后,評估該課程在改變前后的實際效果。
景觀設計工作室: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條件的家庭越來越重視在居住環境中園林景觀的引入。為了能使我們的教學和培養目標緊跟市場和社會需求,有必要加強小型家庭園林景觀的實踐教學。作為新需求,與企業合作進行實踐環節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內容一:對區域內景觀設計施工企業進行摸底、調研,提出行業報告。
要了解清楚不同公司的客戶群規模和客戶需求以及企業解決問題的辦法、企業面臨的困難、企業對員工的期望。要有分類調研報告,1000字以內,有含金量。
內容二:以校企合作為依托的實踐教學建設。與合作企業磋商施工和報價細節,建立以項目為主導的教學計劃;與企業共同研發適合市場需求的設計施工方案;以教學代培訓,以培訓促教學,校企雙向互動,促進人才培養與市場、崗位高效對接;研究工作室化教學的可行性方案,提升服務產業能力,促進產教融合;探索以企業工作站的形式,實施工作室教學。
家具設計工作室:
隨著“輕裝修,重裝飾”理念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家具和飾品的設計和運用,對居住環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家具行業對設備和材料工藝的要求較高,校企合作對家具設計專業的教學建設不可或缺。
內容一:通過參加展覽會、走訪企業、市場等方式,了解國內家具行業在設計方面的現狀和趨勢。既要有面上的認識,又要有點上的案例分析。
了解該課程在國外的情況,調研該課程在國內的發展現狀,研討如何在實踐環節強化校企合作,促進我們深化設計教學,主動融入產業發展。
內容二:聯系相關企業,建立緊密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課程建設。
與一家銷售型家具企業合作,進行板式家具的設計與營銷訓練;與一家生產型企業合作,研討以企業為核心的共建模式,全面提升家具設計課程的實踐教學;探索以企業工作站的形式,實施工作室教學。
環境藝術設計工作室:
內容一:在原有合作企業的基礎上,繼續相關課程的深入合作,擴充工作室的資源。通過這種廣泛而又具體的接觸,時刻保持對行業動態的敏感度。
內容二:實施工作室化教學,實際案例模擬練習與實戰陪練相結合,以社會服務獲取實戰資源。
內容三:探索以企業工作站的形式,實施工作室教學
創意產品設計工作室:隨著“輕裝修,重裝飾”理念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室內陳設的藝術品位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我們在原有手工藝美術課程和室內陳設設計課程的基礎上,實施創意產品設計工作室。
內容一:開發手工藝創意產品,增強學生對材料和工藝的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內容二:調研和跟蹤市場流行的裝飾樣式,與資深設計師深度合作,開發大型的室內裝飾裝置產品,加強學生對裝飾環境的深入理解。
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和生源特點,我們不斷調整教學計劃和課程內容,以工作室化的教學為依托,探索實踐環節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力求貼近企業需求,貼近學生需求,使畢業生獲得較大的職業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