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娜 劉雪凌 王 競 李 倩 杜麗婭
(衡水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我們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狀況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分析和總結,以石家莊為例,在2019年前6個月,在某大型網站上有將近500多條對財務人員的招聘信息,在這些招聘信息中,普遍要求應聘者具備大專或者本科以上的學歷,且大多數企業要求應屆生。而從應聘要求來看,中小企業仍然比較看重會計人員的日常會計核算能力,但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司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除了要求必備的會計核算能力之外,對會計人員的數據分析、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較為看重,并且要求具備一定的決策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正逐步由傳統的會計核算過度為會計核算、信息處理、預測決策的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
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崗位越來越重要,但是設置管理會計崗位的企業卻少之又少,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目前都是由普通的財務會計崗位承擔管理會計崗位的職責。管理會計崗位職責界限不清晰,無法發揮管理會計崗位的優勢,而且會造成企業管理的主觀性、隨意性,工作結果的差異也會很大。
我們傳統的會計人員比較擅長會計核算和基本財務軟件運用,但是如果轉型為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為企業發展提供全面預算、財務分析、績效評估、前景預測和決策則是比較困難的。目前我國企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整體素質比較低,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信息化的要求,從而嚴重制約了管理會計的發展和完善,自然也就無法與“互聯網+”時代接軌。
1.注重創新,培養復合型人才
傳統的會計人才培養是以會計核算為主,這種理念已經不適應對互聯網背景下側重數據分析能力的綜合性會計人才的需求,因此應該根據國情和企業的需求,培養復合型會計人才,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注重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使會計人才更適應管理會計崗位的崗位需求。
2.改進模式,建設數據化共享平臺
當前互聯網技術已經深入運用到教學中,將互聯網技術和會計教學相融合建設數據共享平臺。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這一平臺廣泛開展教學和實踐活動,同時共享平臺利用信息傳輸技術將課堂時間拓展到了課外,還拓展了受眾人群。
1.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要注入大數據和信息化的思維和理念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云服務為管理會計的廣泛應用注入了新的內涵和活力。管理會計師要協助企業建立起自己的財務數據系統,并要具備敏銳而準確的數據洞察力和判斷力才能對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產生的龐大的財務數據進行追蹤和判斷,對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和甄別,這種高超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技巧不同于傳統的數據分析能力,是以大數據和信息化技術等新興技術為依托的數據分析能力,因此我們在對管理會計師進行培訓的時候要不斷革新,以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為背景和理念。
2.利用信息化輔助教學模式,重視管理會計人員基礎能力的培養
管理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專業的財務會計知識,更要掌握豐富的管理學、經濟學、稅收及金融方面的基礎知識,拓展知識面,構建豐富的知識框架是培養優秀管理會計人員的第一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興技術的應用,“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早已深入課堂,教師課前將課程基于工作情景做成一個個的模塊或者視頻資料,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學,創造新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對管理會計相關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也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為個性化、仿真性的教學環境。信息化輔助教學模式是互聯網時代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它能引導學生樹立完整、發散式思維逐步滲透到不同學科的學習中,為培養高層次管理會計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3.利用云計算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
要求管理會計人員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財務報告分析、合理稅收籌劃、內部控制等財務和信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這些技能的培養可以采用互聯網技術的云計算模式。云計算就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對信息數據進行處理、交換和共享,利用云計算完成會計實訓,可以打破地域、時間的限制對模擬數據進行集中的儲存和計算,為學生創造穩定的管理會計模擬環境,提高培養管理會計人才效率。
4.利用“互聯網+會計”頂崗實習模式培養管理會計人員的全面管理、創新、團隊協作能力
“互聯網+會計”頂崗實習是培養優化管理會計人才隊伍最有效的方式。通過“頂崗實習”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及全面處理問題的能力,學生們在各自崗位中進行相互討論共同合作來推動問題的解決,同時這個過程也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在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和手段,不斷更新人才培養的理念和模式,才能培養出具有綜合分析和解決財務管理實際問題的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