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坤 谷 穎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體育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管理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有效監控教學質量體系構建的重要保障。高校管理者要根據先進課程理念去建立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進而構建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以適應社會對高素質體育人才的需求。為了順應時代發展,使高校體育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本文通過了解高校教學監控組織體系、探討適宜的評價標準,為切實有效的構建出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提供理論依據。
教學監控體系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制定規章制度、實施計劃方案,采用組織、協調等方式對各項教學活動進行規劃、監督和管理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維系和諧的教學環境,體育管理者和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可以有針對性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正確觀念的引導,維護穩定的教學秩序;第二,通過日常的監控,可以及時的發現問題并有效的糾正問題,激發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尊重個體化差異,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體育教學質量監控主要還是由各個院系的教學與行政的管理人員制定并實施,然而,通過調查可見,多數的院校的教師都是在被動的接受上級的檢查,缺少自我監控的意識,這種從眾心理嚴重制約了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此外,教師素質是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現階段的高校體育教師,受到高校科研壓力和自身知識水平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忽視對教學的鉆研,且具備良好教學水平和運動能力的教師教少,高素質的專業教師更是嚴重缺乏。由此可見,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學校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重視,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讓更多的教師能將重心放到自身的教學中。
高校體育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有效進行的前提是有序的過程管理,只有把握好質量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對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進行合理分析,并對此不斷進行優化。比如: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科教案、教學實驗、科研成果、學生畢業論文、考試等多方面缺少過程性的質量監控,而這些因素在一定時間內會發生變化,如果缺少有效規范的過程性評價會使得監控效果沒有規范性,對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監管產生不利影響。
合理的課程建設和教學質量的運作模式是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高校在構建時要結合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培養符合體育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解決就業問題。因此,在監控內容方面也要有所區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體育教學要更具指導性與前沿性,高校可以將開展教研活動次數、是否有專門的研究小組,以及研究成果對本學科的貢獻程度進行細致的監控。第二,在教學過程中,監控人員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教學模式的可持續性,監測教師在教學中是否能夠做到一邊深入理論知識的研究,一邊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能夠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避免被動灌輸的枯燥的傳授,讓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有效運用,從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第三,教學效果評價,該方面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知識掌握、心理素質、創新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意識幾個方面。除了以上監控內容之外,高校體育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的監控內容還包括場地設施的維護情況以及對校園文化氛圍的構建。
完善監控制度是提高課程建設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者一同去構建。從學校方面來說,應為教師提供公平有效的監控制度,明確規范崗位職責、教學要求、請假制度、意外傷害處理等。落實考評機制,同時將薪資、評級、待遇同監測結果聯系起來,一方面可以促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不斷激勵教師的自我完善,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教師本身來說,要不斷的進行自修,有效提升業務水平和知識結構,可以借鑒先進的做法,向教學專業人士進行經驗探討、讓其對教學教法進行深入研究和專業指導,及時了解課程建設與體育教學的優質的教學資源,多看課、會評課。從而不斷健全體育課程建設與教學管理體系,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