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蓉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等學校作為理論創新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聚集了區域范圍內的優質人才,必然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戰場”。當下,要辦好社會主義高校,就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樹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旗不倒,就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地位。從學生管理工作的角度來講,就是要做好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工作,通過教育滲透的方式讓大學生明白他們的歷史責任和使命,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一線力量,對于學生思想動態的把握,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
埃德加·福爾在《學會生存》中講到,未來社會中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但在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自主學習能力低的問題,加之手機APP、社交網絡、網頁游戲等娛樂形式的豐富,給學生們的自制力發出了一波波新的挑戰,一些“學習無用論”思想出現在了學生群體中,部分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向不明確、學習意識日漸淡薄。
現今高校學生大都是“95后”,從18年9月開始,大批“00后”也開始步入了大學校園。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也被稱作當下網絡的“原住民”,他們自小就伴隨著網絡的高速發展成長,信息接收速度極快,思想活躍,非常注重自我意識,交際領域相較過去的學生更大,消費水平更高。進入大學后,剛剛脫離高考的“牢籠”,部分學生由于自制力不強,習慣了把消遣娛樂、快速社交、碎片信息獲取作為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部分學生沉迷網絡。而網絡信息又紛繁復雜,不可避免的很多不良信息未經處理就呈現在了學生們眼前,面對日漸復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毫無節制的通宵上網、夜店K歌、沉迷社交網絡逃避現實、遠離人群的現象屢見不鮮,部分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非常淡薄。
伴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和信息接收速度的加快,部分學生出現了人際交往困難、自閉、自我認知能力差等心理問題,有些學生在情感失利后不能正確的認識和分析問題,不能理性對待戀愛的得失,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與學生面臨的多方誘惑相匹配,新時期輔導員的育人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問題,舊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維已不再能快速跟上并解決新時期出現的諸多問題。新時期網絡信息的多元化、學生民主訴求意識的加強、學生信息交互的迅速化都為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網絡正在迅速縮短大家的距離,學生們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和新事物的接收速度較之過去更快,表達自己訴求的方式和平臺也較之過去更多。在此環境下,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借機攻擊學校制度、社會制度,并通過各種渠道推銷西方的價值理念,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逐漸抬頭,對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青年學生由于涉世未深,對于一些網絡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較弱,容易被不良信息迷惑,做出錯誤的選擇。有些大學生甚至以為網絡是一個“暢所欲言”的地方,不負責任的散布謠言,觸犯了法律還不自知。
面對全新的育人環境,正確的思維導向和意識引領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正向積極的思維導向能指導學生在新時期用先進思想武裝自己,正確認識社會熱點問題正確看待人生中的挫折,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蝕。
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工作能力,積極為學生提供工作政策服務,學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緊跟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做好引導教育工作。用先進思想武裝自己,盡己所能凈化校園網絡環境,及時發現并解決班級熱點問題,扛起時代責任,時刻保持清醒頭腦。
抓住學生干部這個關鍵抓手,發揮學生干部在班級中的“同輩效應”,利用學生自治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自我引導和自我教育能力,發揮班干部的正面導向作用、紐帶傳導、監管輔助作用。
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是當下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要抓手,利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才能讓網絡發揮積極作用,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資源。及時發現、篩查過濾不良信息,并做好網絡熱點工作的分辨和識別、正確在學生中評議熱點事件,給學生正確的導向和積極的網絡引導,讓網絡發揮其真正的價值是輔導員的職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