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夢瑩 鄭 蕊 王 博
(吉林大學,吉林 長春 130012)
(一)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單一問題
雖然當今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日益增多,但是大部分志愿服務活動的形式還是較為傳統,例如:關注留守兒童、義務支教和社區服務等活動②。傳統志愿服務固然必不可少,需要我們傳承并發展,但是也不能長期局限于此,我們更需要不斷地完善與創新,改善“內容枯燥乏味,形式陳舊單一”的現狀,高校應從實踐育人角度出發,以志愿服務為載體,開辟一條志愿服務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相結合的特色化道路,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志愿活動,以此有效避免學生活動單一形式,使青年志愿服務與學生黨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真正引燃學生黨員對志愿服務的熱情,從根本上引發其潛在的活力。
(二)大學生對志愿服務認識不足
志愿服務精神概括起來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③。但是當前大學生們對于志愿服務的看法尚有偏差,首先對于志愿者的精神和素質理解不到位,有一些同學并不是發自內心地想去進行志愿,而是只想從中獲得志愿時長等回報;其次對于志愿服務的價值與理念認識不足,志愿服務不代表免費的勞動力,所以不能缺少相應的鼓勵。只有避免以上兩種情況的發生,才能保證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長期熱情。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高校的大學生們的專業技能、思想水平更是直接關乎祖國未來發展的命脈,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干力量。為了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綜合國力,鞏固國際上的地位,我們需要緊跟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因此,我們需要仔細研討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結合當前高校學生的思想狀況,尋找志愿服務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互補共建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進而促使高校黨建工作進一步發展,推動黨建工作與“雙一流”建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活力。但是目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學生們對志愿服務認識不準確,服務水平不高,缺乏長期熱情。目前,我校學生黨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
(一)黨員先進性發揮不夠
一部分學生在內心里對黨的性質、宗旨、組織原則等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雖然在組織上入了黨,但是在思想上還沒有完全入黨。因此,各級黨組織要認真總結高校黨建的好經驗、好做法,對黨員嚴格管理,同時在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確保高校黨建的長期活力。學生黨員作為最有活力、充滿朝氣的一個群體,應主動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水平,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積極投身于校園的群眾性社團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展現黨員先進性。
(二)黨員教育缺乏實踐性
高校基層黨組織在發展學生黨員時,教育形式多為座談會、報告會等會議形式的學習與說教,缺乏新意,內容相對枯燥乏味,與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脫節④。而且,大部分高校只注重理論卻忽略了實際,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實踐,走進群眾、了解社會,以自身的行動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實踐黨的價值原則,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大學生形成新時代核心價值理念體系,將自己的理論觀念投身于實際中進而鞏固加強,才能更好地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青年志愿工作作為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紐帶,是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在“90后”成為高校學生黨員主力軍的今天,如何結合新時代青年學生的特點構建學生黨建平臺,提升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是高校黨建工作亟需探索的新課題,依托青年志愿服務,為學生黨員的培養和教育搭建一個良好的活動載體是十分必要的。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學生黨員會對自己進行進一步的嚴格規范,發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增進奉獻意識和公益責任感。同時,這也是一個聯系群眾、增進學生黨員與群眾感情的好機會,學生黨員通過實踐對自身思想也進行了啟迪,強化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形成主動奉獻的良好品質,提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將青年志愿服務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相契合,并用青年志愿服務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尤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保證黨建工作的時效性、創新性與發展性的重要手段[1]。
(一)青年志愿者服務為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搭建了更好的平臺。高校的黨建工作致力于提高大學生黨員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意識,激發他們完善自我、奉獻他人、立志成才的激情[2]。黨支部還經常組織支部成員參與到社區服務中去。通過類似的實踐活動,我們的學生志愿者能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及時地發現并完善自身的不足,深刻了解志愿服務的內涵和意義,進一步提高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青年志愿者服務為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有效組織化動員與社會化動員相結合的機制⑤。通過黨組織的規范運作,可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面向社會延伸活動半徑。在為青年志愿服務提供更好的資源的同時,有效地促進大學生黨員的自身發展與進步。我們可將黨建工作中的經驗與志愿服務中的活力相結合,為高校黨建工作注入新的動力。
以青年志愿服務為載體,助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從
而激勵學生黨員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其責任認同和身份意識,不斷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黨組織應加強對志愿服務作為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載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認識,不斷創新志愿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將學生黨員與普通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構建大學生志愿服務交流溝通渠道,提升志愿服務在高校黨建中的育人實效,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將青年志愿服務與高校黨建工作有效結合。
只要將青年志愿服務和高校黨建工作的現狀分析透徹,尋求將二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的方法,二者便可以達到一種雙贏的組合。他們不僅是大學生融入社會的有效平臺,還是高校黨建工作重要的推動力。進行黨建不能完全依賴于理論的灌輸培養,而應該使志愿服務與黨建相輔相成。同時廣大學生黨員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可以深入群眾,增進與普通群眾的感情,保持對志愿服務的長期熱情,提升自身思想境界,錘煉黨性。學生黨員投身志愿服務工作,有利于增加社會閱歷,增強奉獻精神,迅速成長為學生黨建工作的骨干,進而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黨建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在學校的支持、同學的配合下,青年志愿服務必將成為推動高校黨建工作不可或缺的動力。
[ 注 釋 ]
①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服務現狀及分析[J].2017.6.https: // max. book118. com/ html/ 2017/ 0629/ 119055006. shtm.
②林顯東.淺析高校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機制[G].2013.
③朱蓉.試論以大學生黨員志愿服務為載體創新高校黨建工作[D].2014.
④陳建名,張宇.高校青年志愿者組織管理工作探索[G].2014.
⑤倪春艷.當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務工作實踐與思考[G].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