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積極響應中央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政策,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提速建設“鼓樓e學?!薄3跗谥饕劳小肮臉墙處熢诰€”平臺構建四個模塊,即“在線伴讀”“在線課堂”“在線講壇”“寶爸寶媽學堂”,近期還規劃“學習交互”“教學支撐”“教師發展”“決策管理”“家校共育”和“網絡安全”六大系統及其若干信息化平臺,同時為保證系統可持續發展,在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設計了相應的激勵措施,實踐效果良好。
【關鍵詞】智慧教育;信息化;e學校
【中圖分類號】G527【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19)90-0024-03
【作者簡介】侯正永,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南京,210000)副局長,南京市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順應教育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作出了提速建設“鼓樓e學?!?,推進區域智慧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肮臉莈學?!边@樣的網絡平臺,旨在建設一個區域性混合學習空間,初期主要依托“鼓樓教師在線”平臺構建四個模塊。
一、為解決學生個體問題而建設的“在線伴讀”模塊
該模塊采用互聯網眾包機制,由教師線上答疑,突破時空限制解決學生的學習障礙問題。在前期調研中鼓樓區教育局發現,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對課后作業、答疑覺得困難較大,如果家長自己輔導,隨著學習的深入,有的問題也超出了家長的知識范圍;如果上網查答案,雖然比較簡單直接,但是理解較為膚淺;如果通過某些課外輔導班、手機App,又會缺乏知識的系統性,有時和課內教學大綱也不完全相符。
首先啟動的在線伴讀科目是初中數學,學生發生學習障礙時“一鍵呼”,即學生遇到困難時可在平臺上“名師伴讀”模塊發出求助信息,可拍照、可文字輸入、可使用語音提問,系統即向該學段同一學科的相關名師(值班教師除外)推送微信消息,提示有問題等待回答,在消息詳情頁上可見學生姓名、所屬學校和具體問題內容。教師“搶單”在線答,類似于“滴滴打車”,哪位教師搶單成功,即可立即發起與提問學生的一對一視頻,進行在線輔導解答,如所有相關教師都沒選擇輔導學生,系統設定在60秒后,將相關信息推送給值班教師,由值班教師發起與提問學生的一對一視頻,進行在線輔導解答,學生與教師分別可在系統中查看自己過往的提問、解答記錄。
二、為指導群體學生的共性問題而建設的“在線課堂”模塊
該模塊采用預約團課直播模式,把學習的選擇權交給學生,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前期調研中很多學生反映對于某些知識點前期掌握不深入,尤其是高年級的一些體系性問題,基礎沒有打好會導致后續學習難度越來越大,具體到每個學生情況又會有所不同,怎樣化解這些難點,鼓樓區教育局設計了在線課堂的模塊,目前開放初中階段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學科。
學生進入系統后,可在“名師課堂”模塊進行課程預約,在選擇預約課程前,可以先預覽課程列表。列表中每個課程均包括以下信息:課程名稱,課程簡介,預定開課時間,開課教師。開課教師有相關介紹,包括教師姓名,任教科目,任教學校,所獲榮譽及其他簡介,并附有教師照片。學生在選定想聽的課程后,即可點擊課程附帶的“預約”按鈕進行操作,并可見該課程的預約人數。當預約人數達到預設標準(暫定為10人),則開課成功。所有參與預約的學生均可收到一條微信消息,提醒他此前預約的課程將如期開課,并附有課程名稱、開課教師和開課時間信息,便于查詢,確保準時收看。開課教師也會收到相似的“開班成功”消息推送,提醒其為課程做好準備。成功預約的課程在預定的開課時間將成立直播間供開課教師和聽課學生進入,可以進行講解和各種互動。在直播結束后,本次直播內容自動生成錄像,供此后需要觀看的學生隨時進行回放學習。當預約人數在規定時間內未達到預設標準時,則課程取消,所有參與預約的學生也均會收到微信消息,提醒其預約的課程取消了,并提供同日開課的其他課程列表,學生可以以旁聽生的身份進入直播間學習,但不可以參與課堂互動。
三、為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而建設的“在線講壇”模塊
該模塊開設名師中考、高考專題復習系列講座,并邀請在寧專家在線開設講座,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時間為中考、高考前每周日上午8到11點(根據實際情況,可能會調整至節假日最后一天晚上),系統在全區提前預告(預告信息包括講座名稱,內容簡介,開課時間,講課教師及相關介紹),學生自主報名聽課。目前初中階段開放24場直播,高中階段開放10場直播,共計39位主講教師參與,包括數學專業的葛軍、歷史專業的金波、物理專業的楊清華、化學專業的王菁、英語專業的張宏斌、語文專業的張玲等名師。
四、向年輕父母傳授育兒智慧而建設的“寶爸寶媽學堂”模塊
每月隔周的周四以講課、沙龍、微課的形式準時開課,傳播科學育兒理念。2019年3月14日,第一場寶爸寶媽學堂專場———《像陳鶴琴一樣做父母》由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崔利玲園長在直播間開講,“琴聲悠揚”教師志愿者團隊與家長在線互動。此后歷次“空中課堂”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其中幼兒園階段課程5次,內容涵蓋幼小銜接、幼兒如何學習、如何養成好習慣、怎樣和孩子一起旅行等年輕父母普遍關心的話題。
除了上述已經建成的結構模塊外,“鼓樓e學校”還依據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建設指南》,規劃在底層數據服務及共建共享資源的基礎上建設“學習交互”“教學支撐”“教師發展”“決策管理”“家校共育”和“網絡安全”六大系統及其若干信息化平臺。規劃到2022年,逐漸建設成集教學系統于一體,家校共育無縫交流,人事管理與職業發展全打通,基于大數據分析決策的大平臺,讓學生、教師、家長和學校管理者都能在互聯網上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學習、教學、陪伴和決策的智能化操作。
為了進一步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保證系統可持續發展,鼓樓區教育局在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都設計了相應的激勵措施。重點是建立科學的積分系統,采用“用戶積分兌換機制”,讓參與者通過學習和服務等多種途徑獲得積分兌換,以激發參與熱情?;驹瓌t是教師在平臺上提供服務獲得相應積分,學生在平臺上成功獲得服務則消費積分,比如每次點贊、每次預約團課、聽課時獻花消費、每次成功報名等都需要消費一定的積分。學生在首次成功登錄系統時獲得系統贈送積分,贈送積分消費結束后,必須在后續上線的在線學習平臺上完成學習任務來獲得積分。教師獲得的積分自動兌換系統稱號或有選擇地兌換區級“師德先進個人”榮譽和“區級公開課”證書。此外還根據平臺運行數據結合區骨干教師推薦評選及考核方案對參與平臺運維的教師進行多維考評,考評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審、骨干教師推薦評選及考核的依據。對每學期達到一定積分的教師頒發一張“鼓樓區教育工作優秀志愿者證書”。一定積分兌換一張“區級教育公開課證書”,可以累加,不封頂。積分可以兌換相關易耗工作設備。1分等值于1元,可以在“在線服務”里兌換相關設備,如流量卡、手機話費、充電寶、鼠標、筆記本轉接頭、手寫板等工作耗材,每學期還要進行總結表彰。
*本文系2019年南京市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借助‘e教育融通課內外學習的區域實踐”和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重點資助課題“追求‘活教育價值的中學教學聯盟區域推進研究”(課題批準號:B-a/2018/02/17)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