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杯


摘 要:推斷題是初中科學教學中的常見題型。要想準確而高效地解答推斷題,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扎實而廣博的基礎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敏捷而縝密的思維能力,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考查。因此,很多學生在面對推斷題的時候往往錯漏百出、一籌莫展。針對這種情況,針對初中科學推斷題的解題技巧展開研究與探索,力求幫助學生掌握解答推斷題的思路與規律,提高解題速度與準度。
關鍵詞:初中科學;推斷題;解題技巧
本文選擇初中科學學科的典型例題,對于初中科學推斷題的解題技巧加以梳理與總結,力求通過本文的論述,幫助學生攻克推斷題的各項障礙,提高推斷題的解題效率。
一、善于審題
初中科學中的很多推斷題是以文字敘述的形式呈現的。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審題能力,能夠通過文字閱讀迅速找到解題的“關鍵詞”。同時,圍繞“關鍵詞”進行合理的思維發散,理清題目在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邏輯關系。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抽絲剝繭,從題目所給的文字信息中抽象出核心內容,實現快速而準確地解題。
例如,在學習“二力平衡的條件”的時候,有如下一道習題:如下圖所示,M是一個平放在水平桌面的木塊,兩邊在細線牽引下分別與滑輪和吊盤連接起來。如果在左面托盤中放入質量為G的砝碼,右面托盤中放入質量為2G的砝碼,則木塊M以速度V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如果右面托盤的砝碼保持不動,木塊M以速度2V向左進行勻速直線運動,則可以判斷左邊砝碼的重量為____(托盤重量及繩子和滑輪之間的摩擦力忽略不計)。
針對這種題型,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化繁為簡”的審題方法。在本題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表格方式討論兩種情況的共性特征。學生通過列表格,能夠將復雜的文字信息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呈現出來,也就一目了然地發現,第一種情況下,向右的力為3G。而第二種情況中,只有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木塊M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向左的力,也就是左托盤的砝碼重量需要3G。可見,要想快速而準確解答推斷題,需要學生不僅具備良好的文字理解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夠順利理清文字隱含的關鍵信息及內在邏輯,從而在發現共性或特性的過程中,找到解題思路,得出答案。
二、善于破題
初中科學推斷題中的很多題目都是采用“連環套”的提問模式,學生只有在一環扣一環的已知條件中找到最容易“突破”的一環,率先解決一部分可以解決的問題,才能以此為助力,一層一層撥開“迷霧”,解決更多的問題,最終將全部答案都求解出來。
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的時候,有如下推斷題:下面是A、B、C、D、E、F六種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
1.A+B→C+H2O
2.C+KOH→D(藍色)+E
3.B+D→C+H2O
4.E+BaC12→F(白色,不溶于稀硝酸)+KC1
請同學們根據以上所給的變化關系,嘗試推斷六種物質的化學式。
在這道推斷題中,給了四個線索,然而,學生只有率先找到“突破口”,才能使解題步驟有所推進。那么,“突破口”在哪里呢?在4條線索中,只有第4條中,學生可以通過之前學過的復分解反應的相關知識判斷出F中含有Ba,且受到括號內內容的提示,可以推斷出F是BaSO4。在推斷出F是哪種物質之后,學生再以此為依據進行逆推,就能夠逐個推斷出其他物質的方程式??梢姡绻つ窟M行推斷,顯然是無法獲得真正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反而會使解題陷入“瓶頸”,無法進行。只有善于在眾多解題線索中尋找最容易突破的內容,得出最淺顯、最易得的結論,才能使解題順利進行下去,完成解題步驟、得出預期答案。
三、善于解題
初中科學教學中所涉及的推斷題的題型十分豐富,有文字敘述型、數字計算型、實驗推理型等。學生要善于針對不同的題型,應用不同的解題策略,才能快速而準確地解決問題、得到答案。
例如,在學習“電與電路”的時候,電路的識別與判斷,是常見題型。其中,有下面一道題目:在下面的電路中,電壓表V1所顯示的數值為3V,V2所顯示的數值為4V?,F在,要把燈泡L1和L2進行對調,而其他元件位置保持不變。此時,其中一只電壓表所顯示的數值為5V,那么請問,電源電壓是多少?
在解這道題的時候,需要經歷多個思考步驟。此時,就需要學生能夠保持清晰的思維邏輯,一步一步對題目進行推衍和判斷:首先,通過閱讀電路圖可以確定,L1、L2和L3是串聯的關系,那么,由此可以判斷,電壓表V1顯示的數值是L1和L2的總電壓,而電壓表V2顯示的數值是L2和L3的總電壓。接下來,當L1和L2對換位置的時候,我們重新觀察電路圖可以發現,L1、L2和L3仍是串聯的關系,也就是說,電壓表V1顯示的數值仍是L1和L2的總電壓,而電壓表V2顯示的數值仍是L2和L3的總電壓。因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V1的顯示值是不變的,而V2的顯示值改變。接下來,運用歐姆定律就可以列出方程式并進行求解。
總之,本文選擇初中科學學科中常見的幾種題型,嘗試從“審題”“破題”和“解題”三個方面,對于初中科學推斷題的解題技巧加以梳理與總結。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借鑒與參考,從而提高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推動科學教學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毛秀麗.初中化學推斷題解題思路的形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6).
[2]許潔.數學思想方法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