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希
摘 要:高考新方案的落實,對信息技術(shù)的考試也提上了日程,這就要求師生共同努力研究和熟悉高考考綱及考試說明,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可行性的教學方案。結(jié)合學生實際水平,師生共同努力夯實信息技術(shù)基礎。
關鍵詞:高三年級;信息技術(shù);總復習方法
老師在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后,要制訂具體的信息技術(shù)復習教學活動。結(jié)合學校安排的課時,老師要在高三上學期完成第一輪的基礎復習計劃,對于學生而言,無論哪一門學科都要打好復習基礎。在復習過程當中,要把注意力放在基礎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上。
在高考的壓力面前,由于時間緊、內(nèi)容多的原因,這就需要老師與學生之間達成很好的互動,一起把信息技術(shù)做好總復習的
準備。
一、在信息技術(shù)復習過程中,要立足學生實際,抓實復習基礎
1.在復習過程中,在每復習一個單元過程之前,都要求學生了解知識框架圖,因為這樣學生可以對每單元的知識有個系統(tǒng)的了解。看完框架之后,能使學生對每單元涉及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之后,就會更加有針對性地對知識進行復習。
2.在復習過程中,需要師生共同來進行講解,對總復習中的要點部分進行討論。如,圖像處理、文字處理等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不是很熟的知識要點就要進行詳細的講解,必要的時候加以演示。如果是學生比較熟的知識點基本上是通過課堂提問,以鼓勵學生直接進行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記憶更加牢固,同時能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3.在復習過程中,老師要掌握好一定的復習方法,進行相關的例題解析。對復習重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后,就應該對例題進行一定的解析。在總復習課堂教學中,需要師生共同完成對相關例題的解析,這樣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例題解析的思路與方法,明確題目所涉及的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并懂得將這些知識加以
運用。
4.在復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練習,以便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在了解了相關的解題方法和有關思路以后,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后自主練習,爭取學習過本單元知識點之后,能夠鞏固此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做的練習題不應該附帶答案,否則在進行自主練習時,學生有可能抄襲答案。學生力爭在一定的時間段,自行完成相關練習,并交給老師進行批改,老師批改完作業(yè)后發(fā)給學生,在下一次的上課時間把學生出現(xiàn)的比較多的問題或者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再次講解。
總體來說,在高中三年級復習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學生抓住復習的基礎,理解并掌握。在所有的知識點復習完第一輪之后,可以給學生進行模擬測試,看看學生是否真的鞏固了復習的知識點。
二、在復習過程中要強化專題,力爭抓好沖刺
在高中復習過程中,在完成第一輪復習之后,距離高考就剩下不多時間了。針對第一輪復習的實際情況,老師要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復習過程中,加強專題訓練。因為做題的過程是學生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的過程,可以說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例如,對于復習信息技術(shù)中的選擇題,老師應該讓學生每天做一套練習卷,要進行及時的批改和講評。高三年級的總復習是以升華知識為能力、以提高成績?yōu)槟康牡膶W習過程。每一次月考或者練習都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反饋過程。每次考試完試卷的講評都是根據(jù)學生反饋出來的信息,老師將知識清晰化、脈絡化的教學過程。老師通過分析考試容易出錯的例題,揭示知識內(nèi)在的必然聯(lián)系,總結(jié)出其中的規(guī)律,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每次考試完,通過考試中出現(xiàn)錯誤的性質(zhì),找出其中容易產(chǎn)生錯誤的根本原因,避免下次再犯。通過多次考試題型梳理出每個類別試題的解題思路,有的試題可以一題多解,也可以找出一題多解的最佳的解題方法。通過平時的月考或者模擬考試,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這些方法或者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在高考中提升做題速度和提高得分率。每次考試結(jié)束后,老師的講評課至關重要,如果能把每次老師的講評課聽好了,學生的思路就會得到開拓,就能在其他以后的考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信息技術(shù)其他專題的復習過程中,也是類似這樣的復習過程,如果學生把每個專題都能吃透,并且總結(jié)出一些有效的做題規(guī)律和方法,學生在高考中就可以信心飽滿地取得理想的高考分數(shù)。這更加增強了我們信息技術(shù)課總復習的信心,我們將努力抓好基礎、鞏固重點,只要復習方法得當,信心堅定,高考中就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鄭明筑.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下高三數(shù)學探究性學習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楊玉紅.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提高高三化學復習課效率的實踐和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