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實行全員育人的導師制,教師全員參與、家長參與、吸納社會各界人士、校友等參與學生成長指導,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生涯規劃等進行全面指導的育人機制。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導、創新啟導、成長向導來創設師生和諧共生的教育情境,逐步提升學生的思想力、學習力、自信力、創造力與生長力。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是踐行“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讓所有的老師都成為導師,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導師。堅持導師學生結對的相對穩定性,貫穿學生高中學習全過程。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制定指導方案,關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身心健康成長。指導全體學生注重道德涵養、學業修養和習慣養成,培養學生人格健全、行為自律、學習自主、心理自強的良好品質。
一、通過思想引導提升學生的思想力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新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文化異彩紛呈、人生選擇豐富多元。面臨著更多不確定的誘惑與挑戰,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是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真正掌握正確的價值觀這把人生“總鑰匙”,才能真正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學校堅持在傳統的德育教育活動中不斷創新,培養全面發展的齊中人。堅持開展大型傳統活動:校園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英語節,高一新生入校養成教育系列(新生軍訓、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遠足拉練、親情教育);高二成人教育,針對三個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指導,家長大講堂活動,涉及教育、金融、公安、旅游、醫護、通信、財務、律師、保險、環保、藥劑師、軍人、司機、金融專家、行政管理、客運乘務員、建筑公司監理和銷售經理等諸多行業。為學生打開一扇扇職業之窗,解答了學生在生涯規劃中的一些困惑。學校通過豐富的課程,幫助每一位同學,樹立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陽光,眼里有遠方,腳下有力量。“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把好人生的“方向盤”,在逐夢的路途上腳踏實地、行穩致遠。
通過“生涯認知”必修課,幫助學生喚醒初心、喚醒志趣、喚醒夢想。通過《生涯設計大賽》和《模擬招聘》等職業認知與體驗活動,幫助學生提升對職業和專業的理解力,學會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形成職業信念基礎,通過選修課程和活動培養鍛煉學生的判斷力、領導力和行動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結合社會發展需求和職業變化特點選擇自己的專業,面對社會瞬息變化的就業形勢,重點培養學生基本職業能力,獲取職業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決斷能力。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通過學業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學習力就是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三要素的綜合體現。學校積極爭取社會資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通過“學習共同體”學習方式的變革,讓相同志趣的學生組成學習團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彼此支持理解互助,激發學習動力,思想交流思維碰撞。在教學環節上結成自我管理共同進步團隊。教師作為生涯導師更加關注每個小組成員的情緒情感和交往中的困惑,幫助學生克服困惑、解決問題。學生在學習共同體中學習自我管理、同伴交往互助。
通過選課指導,幫助學生尋找學業與未來專業的契合點,以及做好學業選擇與理想的鏈接。我校首先在藝術體育課程選修上開展試驗,一年后開展了多學科的選修課程,逐步構建了校本選修課程體系。落實了國家教育方針中關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同時積極接軌新課程改革而作出的舉措,這不僅是學校特色辦學的需求,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學科魅力展示的極好平臺,更是辦學生滿意的學校、滿足學生多方面學習需求、發現自我的積極探索。通過選修課程,幫助學生準確定位潛能方向。學會選擇,在課程選擇中認識獨特的自己、發現潛在的自己、成就優秀的自己。
通過“走近大學”系列活動,邀請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楊在林教授來校講,幫助學生了解大學,了解專業,使學生明晰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進行學業分析,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動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在2017年得到政府的項目扶持,建立了齊齊哈爾市圖書館齊中分館,開展閱讀課程和讀書節活動,制訂讀書計劃,通過選定必讀書目,開展讀書競賽、心得交流的方式,激發全校師生進一步增強閱讀興趣,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質。通過閱讀指導,閱讀展示,讀書打卡等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形成閱讀習慣,克服困難、持續學習,進而增強學習毅力,提升學習能力。
學校全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英語課堂,與北師大合作,成為北師大外語實驗學校,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普通高中外語特色化試點學校”。
學校開展模擬聯合國社團活動,在與全球各國青少年精英的交流體驗中,學生收獲很多,不斷成長,多名學生在國際大賽中獲獎;學生成立了“國學社”社團,教師組建了“國學研修會”,學校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確立為“國學教育基地”。從營造師生的讀書氛圍開始,然后通過這一舉措擴展到學校的各個方面,形成學校自由交流思想的情境,有了這樣的氛圍必然會帶來心靈的啟迪,行為的變化,我們的眼界、境界甚至期許就會大不相同了。
三、通過心理疏導提升學生的自信力
學校在2017年建立了教師生涯工作坊,為導師制的健康發展提供專業支持。堅持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工作機制。建立心理對話室,為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減壓、疏導。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疏導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和處理挫折和煩惱,激發增強自尊、自愛、自強、自信意識,培養學生陽光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高一學段的心理健康必修課,將教學重點放在幫助學生自我認識和認識外部世界上,針對學生成長共性問題梳理為課程主題,采用體驗式、互動式的形式開設課程,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學習和生活。學習與自我、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學校對學生開展入學適應指導、學習方法指導(學習心理和應試技巧等)、交往指導、自我認知指導、情緒調控和管理指導等。
堅持開展生涯戶外拓展大賽,這種疏導課程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在活動中彰顯個性、展現獨特魅力,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認同的能力,自信力的提升成為學生成長的內驅力。認清人生的意義以及畢生所全力以赴的目標,學生因知己而增長了智慧。
四、通過生活指導提升學生的生存力
學校在健康意識、運動習慣、勞動能力、責任意識等方面加大指導力度。
指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科學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培養學生自立、自主、自理能力。做到教室、宿舍勤打掃、會整理,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有序;學會室內綠植物培育、養護,營造整潔的生活學習環境等。提倡“節約一度電、一張紙、一滴水”為主要內容的低碳生活理念,開展“光盤行動”文明餐桌活動。
我校在優秀校友的支持下,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同學們在中醫學專家的帶領下,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與體驗,在實踐中學習中醫藥知識,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學習體驗中獲得深邃的中國哲學智慧。提升身心健康理念、生命價值觀、預防疾病、提高身心自我調節的能力,學習救護的基本技能,珍愛生命、救護他人,為提升國民身體素質,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學校還通過戶外拓展、安全教育等活動提高學生校外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五、通過創新啟導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學校為學生打造科技實踐活動平臺,積極開展航空航天模型、機器人、科技創新和科技實踐活動。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創新科技活動有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潛能得到挖掘,智慧得到開啟。在國內國際科技創新活動中,我校學生連續獲得殊榮:在“第十一屆黑龍江省青少年機器人比賽”中,榮獲機器人創意項目第一名;李××同學的創意項目——“心臟病緊急呼救系統”獲得“科技創意項目”一等獎,代表黑龍江省參加在香港舉辦的第三十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入圍終評。7個項目獲得“第29屆黑龍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六、通過成長向導提升學生的生長力
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成長向導作用。指導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我,明確發展方向。幫助學生根據自身個性特點,做好生涯規劃,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引路和奠基。由導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導師們認真負責,因材施教,為提升學生生命成長的力量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學校設計了家長在線課堂和感恩父母等親子互動活動。“家長網絡課堂”發揮了網絡空間的教育功能,通過網絡讓專家與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理念及經驗。幫助學生突破生活的格線,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幫助家長準確評價孩子個人特點和強項,學會評估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防止期望不當造成的家校教育錯位。家長網絡課堂有效地拓展了教育的陣地,讓家庭社會和學校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學生發展。
總之,“全員導師制”突出了全面育人和有效互動的理念,通過有效的機制、豐富的課程、文化的建設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憑優勢和能力生存和成長,做到發展方向清、成長方法明、成才目標準,成為對家國社會有情懷、善作為、敢擔當的青年,同時,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作者簡介:張志勤,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教育學會管理分會理事,齊齊哈爾市心理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