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體育教師必須思考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要想能夠順利地推行素質教育,那么必須要做到對現有的教育觀念進行不斷轉變,并及時轉變指導思想。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等能力,使他們能夠逐漸養成愛好思考的好習慣。就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落實素質教育進行討論。
關鍵詞:小學體育 素質教育 分析
1導言
目前,核心素質體系的概念已經逐漸滲透到中小學基礎教育中來,這表明素質教育的發展已經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素質教育蘊含著智能因素的多樣性、豐富性和創造性,涉及全體教學對象,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地健康、持續地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新時代的呼喚。
2教育觀念、教學指導思想的更新,體育學科教育目標的全面性轉變
要從傳統的以體育知識技能灌輸傳授為中心轉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由于體育教學諸多特點,在體育教學中,當然要確保必要的“三基”教學;在學習基本的過程中和打下基礎后更需要關心學生掌握鍛煉方法,培養其體育學習動機興趣,養成良好的體育態度。這也是觀代學術觀上將“顯性學力”與“隱性學力”相結合,培養與發展相結合的需要,是體育教育功效的長遠與近期結合的需要,是學生學校學習階段教育與未來終身體育相結合的需要。在體育教學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更新體育評價觀念,實現素質教育。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在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建立自評與他評的評價方式,建立重在激勵的科學評價。
3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素質教育全面發展
學習的主體是我們的教學對象。 現階段素質教育對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以往的應試教育中,通常將體育教育片面的理解為“達標”教育,也就是這個觀點,造成了廣大教師、學生都在為“達標”而奮斗。這個觀點強調達標成績,造成了課堂教學的顧此失彼,使得教者在教學中只注重個別項目,而忽視了學生個體的綜合、協調發展,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樂趣,學習的動機受到限制,從而導致懈怠心理的形成。素質教育是彰顯個性、促進主動發展的教育。 其首要觀點是喚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認清上體育課的意義,并能夠自覺、自主地參與課堂學習和鍛煉。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地掌握學法,從而達到能夠自悟、自練、自調、自控的學習程度,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 要想誘發學生的激情,必須利用體育教師的引領、帶動、示范、糾錯、評價作用。 要長期不斷地充實自身, 吸收新的知識和理論, 做一名學習的有心人,使自身素質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地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在教學講解中能夠揮灑自如,能夠旁征博引,從而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奮發情愫,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對每個學生還應進行了不同起點的指引,發揮各類學生的特長,實施面向全體的教育原則。
4精心育人,在體育課中滲透德育教育
體育教師在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必須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體育之中,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把握當代中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狀況,認清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創造性地探索在體育課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在體育課教學進程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抓住時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體育教學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確保學生體育活動的時間, 使學生在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在體育教學中,由于教材和課堂組織教學的特點,需要學生用身體參與練習并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來獲得知識與技能,這就在客觀上為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提供了條件。同學間的共同合作,相互幫助,友好相處,不僅培養了同學間的團結友愛,互相尊重,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集體主義思想,增強了自尊心和自豪感。如在游戲“捕魚”中,一定要強調在捕到“魚”時,“網”一定不能破,否則捕到的“魚”不算。“魚”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內跑動,跑出區域算被捕,讓同學們在游戲過程中既玩又練,還能逐漸培養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及集體主義精神。武術練習讓學生了解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練習排球時用中國女排歷經千辛萬苦拼奪“五連冠”的事跡來激發學生過祖國熱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練習體操、障礙跑等內容可以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精神;中長跑可以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在教學中既要有和風細雨般的講道理、循循善誘,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潛在影響;既要以正面教育、表揚為主,又要對不良現象進行批評。
5培養學生愛好體育運動的情感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在實際訓練的時候對體育活動產生熱愛,從而實現教學內容合理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在實際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情感教育目標,同時在教學期間,需要不斷地尋找知識和情感之間的聯系,讓他們能夠弄懂弄透。比如,可以向學生介紹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的好處,積極參加體育比賽能夠為國爭光。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此外,還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對其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老師通過向學生做一些示范性動作和練習,使學生在學習期間逐漸養成認真求實的態度、以及頑強的意志品質。
6結論
總之,在體育教學的時候不僅教給學生各種技能,同時還應當重視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只有使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質、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學生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教師才能為實施素質教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俊.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8(28):159-160.
[2] 李艷,廖為武.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8(25):146.
[3] 姜英花.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7):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