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字詞是語文的基礎,語文課無論怎樣都不能繞開字詞,但是學生總有粗心的時候,即使多次強調也還是會出現錯誤,基于這種情況,嘗試了從漢字的三要素、漢字的結構、漢字的造字法等方面探尋語文字詞教學的方法,經過實踐,學生的錯別字明顯減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錯別字;字詞教學;造字法
一、漢字的三要素
音、形、義是漢字的三要素,因此字詞教學時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1.從字音出發
“吟誦”一詞,學生總是把“吟”右側的“今”寫成“令”,在課堂上只需要把“jīn”和“yín”的拼音寫在黑板上,學生發現這兩個字的韻母是相同的,都是前鼻音,而“令”的韻母是后鼻音,學生自己發現規律后就很少出現寫錯的情況。
同種情況的詞語還有“靜謐”的“謐”,右上的“必”寫成“心”,“陰風怒號”的“怒”寫成“恕”,“恩賜”的“賜”右側寫成“勿”等,這類詞語都可以從字音出發,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印象深刻,效果明顯。
2.從字形出發
“咄咄逼人”一詞,學生總是把右側的“出”寫成“多”,于是我就告訴學生,“咄咄逼人”就是用口說出氣勢凌人的話,所以這個字的偏旁是“口”,右側是“出”,說出說出,用口說出,這樣一教學生果然不再寫錯了。
“懷念”一詞,學生總是把“念”上面的“今”寫成“令”,我就告訴學生到今天仍然在心上就是“念”,這樣學生再寫時想到這句話就不會再出錯。
3.從字義出發
字詞教學中最難教的字就是衣補旁和示補旁的字,學生經常弄混這兩個偏旁,多次強調還是錯誤百出,于是我從字義出發,把這兩個偏旁的含義講給學生。衣補旁是跟衣服有關的字詞,如:褲、袍、被、褥、襯、衫、襖、袖、補、衽等;示補旁是跟祭祀有關的字詞,如:神、祝、福、祈、禱、祇、禮、祉、祖、祥、禍、禱等。從偏旁的字義出發,給學生例子,學生記憶深刻,既區別了兩個偏旁,又以一個偏旁記住一串意思相關的字,這種方法簡單又高效,也減少了錯誤。
二、漢字的結構
根據漢字部件的多少,可把漢字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合體字有多個部件,根據各個部件的位置關系,合體字的結構分為以下幾種:
1.左右結構,如:明、職、評、按、都
2.上下結構,如:資、篇、審、類、家
3.左中右結構,如:衍、腳、湖、謝、粥
4.上中下結構,如:奚、稟、裹、意、草
5.半包圍結構,如:包、匡、間、廚、廷
6.全包圍結構,如:國、圃、因、困、固
7.品字結構,如:品、淼、犇、晶、磊
8.鑲嵌結構,如:巫、噩、夾、爽、夷
以上列舉的漢字的結構,有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并沒有在意,在書寫時忽略了各個部件的位置,因此出現許多錯別字。
例如:左右結構的“瀟”,很多學生忽略了部件的位置,寫成上下結構,因此在字詞教學中只要告訴學生,這個字的結構是左右結構,就可以改變學生對這個字的錯誤認識,寫成正確的左右結構。
上中下結構的字里,把“衣”字拆開,中間再加一個字符的漢字錯誤率極高,如“袤”“褻”“裹”“褒”這幾個字,學生總是缺少筆畫,因此可以在字詞教學中借助漢字的上中下結構,告訴同學們這些字都是在把“衣”字拆成上下兩個部分,中間再寫一個完整的字——“矛”“執”“果”“保”,這樣構成一個上中下結構的漢字,強調幾次后學生就很少再寫錯,因為學生出現這樣的錯誤不是不會寫,而是沒有弄清字的結構,導致書寫時丟三落四,在清楚了這幾個字的結構后,學生的錯別字就明顯減少了。
三、漢字造字法
漢字的造字法包含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字詞教學中可以依據造字法幫助學生記住字形。
形聲是最能產的造字法,形聲字在常用漢字中所占比例也最高。學生經常寫錯的字有很大一部分是形聲字,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形聲造字法來教學生記住字形。
“清晰”一詞,學生總是把“日”和“木”的順序寫錯,這就可以根據形聲字的造字法“晰”的聲符是“析”,形符是“日”來解決問題。
學生經常寫錯的形聲字還有“沐”“蔽”“蒂”“裳”“鏡”“媚”“凄”“儻”“愧”等,這些字都可以根據形聲字的造字法,聲符和形符來解決。
四、小結
在字詞教學中從漢字的三要素、漢字的結構、漢字的造字法幾個方面進行嘗試,力爭把學生寫錯字的概率降到最低,效果明顯。在字詞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錯字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不論是什么樣的方法都不必拘泥于形式,因為不論采用什么樣的字詞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學生記住字詞的正確寫法,減少錯別字,達到學習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0.
[2]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5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