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要】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用于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納入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產科收治的80例妊高癥產婦,隨機均分成參照組和實驗組,參照組行常規護理,實驗組行優質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實驗組血壓水平低于參照組,并發癥少于參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妊高癥產婦臨床護理中采用優質護理作用確切,值得普及。
【關鍵詞】優質護理;妊高癥;并發癥;血壓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6..02
妊高癥屬于婦產科常見病,患者臨床表現一般為蛋白尿、高血壓等,若治療不及時,將會導致腎、心功能嚴重損害,甚至有可能危及孕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優質護理是臨床護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學者指出[1],將優質護理運用到妊高癥產婦中能改善臨床結局,基于此,現探析本院產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80例妊高癥產婦采用常規護理、優質護理的可行性,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0例研究對象均確診為妊高癥,納入起始時間為2017年2月,結束時間為2019年2月,均分成兩組,參照組年齡23~35歲,均值(27.14±1.43)歲;孕周27~40周,均值(33.05±1.59)周,初產婦23例,經產婦17例。實驗組年齡24-36歲,均值(27.82±1.67)歲;孕周26~41周,均值(33.17±1.63)周,初產婦25例,經產婦15例。兩組一般資料接近,P>0.05,可互相對比。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即按照婦產科學臨床護理流程開展基礎護理服務,內容包括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囑咐患者定期來院檢查,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胎動和胎心,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狀況;提供吸氧支持以及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宜等。
實驗組實施優質護理:①心理護理:孕婦情緒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若患上妊高癥,將會使其心理負擔進一步加重。臨床護理人員要善于與患者溝通,了解其心理變化,若出現消極情緒,需耐心疏導;另外,還要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使患者主動配合診療工作。②產前干預:實施健康宣教,將妊高癥防控方法、妊娠期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提醒患者定期回院接受產前檢查,以便于及時發現不良病癥;對病情進展加強觀察,結合病情進展程度,加強監控胎兒的力度。教會產婦正確監察胎動次數的方法,提醒患者按要求測量體重指數,2~3次/周,并幫助其養成科學的自我監測行為。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糾正子宮右旋,降低腹主動脈壓迫,使胎盤血液循環得到改善,進而預防肢體水腫。③產后干預:產婦分娩后,需及時了解血壓水平,若產后子宮收縮出現障礙,需積極預防產后出血,并嚴格按照醫囑采取縮宮處理。在產婦機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盡早進行母嬰接觸。囑咐家屬做好產婦個人衛生,將堅持母乳喂養的意義告知產婦及家屬。
1.3 觀察指標
(1)觀察護理前后血壓水平:收縮壓和舒張壓;(2)記錄并發癥:感染、產后出血。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21.0處理研究數據,%即計數資料,x2檢驗;x±s即計量資料,t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血壓水平
兩組護理后血壓水平比較存在差異性(P<0.05),見表1。
2.2 并發癥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參照組低,P<0.05,見表2。
3 討 論
妊高癥為產科高危并發癥,若不加強重視,將引起嚴重后果,導致妊娠結局不良。臨床研究證實,妊高癥患者除了需要接受規范的治療外,還應配合專業高效的臨床護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服務模式不斷變革,患者對臨床服務的要求也相應提高,這種要求不僅體現在疾病的診治方面,還包括要求護理服務優質、全面[2]。常規護理服務無法使患者的所有臨床需求得到滿足,故需要改進及優化常規護理模式,使患者享受到舒適化和人性化護理服務。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護理后的血壓水平低于護理前及護理后的參照組,表明優質護理在調節妊高癥患者血壓水平中有積極作用;通過對比兩組并發癥得出,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17.5%顯著高于實驗組的2.5%,再次驗證實驗組采用的護理模式行之有效,能積極防控并發癥,使產婦獲得良好的臨床結局。優質護理能通過對產婦采取心理疏導、產前及產后護理,強化病情監測,盡早發現及處理問題,幫助產婦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使其建立分娩和康復信心;另外,這種護理還可使產婦掌握一定的自護能力,進而減少不良事件,取得理想妊娠結局。
總之,對妊高癥產婦施以優質護理效果顯著,既能降低血壓,又可減少并發癥,建議加大推廣。
參考文獻
[1] 姚向紅.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9,25(08):92-94.
[2] 張 敏.分析優質護理在妊高癥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罕少疾病雜志,2019,26(01):88-90.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