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彬
(通化師范學院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吉林通化 134000)
目前,眾多高校都存在體育課程不能滿足學生強身健體的要求,然而,高校體育課外訓練卻能憑借其活動多樣、時間自由等特點備受學生們的喜愛,也能使學生們在積極參加眾多體育課外訓練活動中實現強身健體、完善身心發展的高校體育目標。在現今社會飛速發展的大環境里,高校學生只有利用課余的時間多參加一些體育課外訓練活動才能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提升自己的精神狀態,也只有做好這些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簡而言之,將學生吸引到體育課外訓練中去,增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體育交流,改進同學與同學、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人際關系,滿足學生參加體育課外訓練的需求,改進學生身體素養及體育技能水平等都是高校體育課外訓練在高校開展的重要價值。只有加大對高校體育課外訓練管理工作的創新力度,才能有效推進高校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順利進行,也才能夠達到提升學生身心素質、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理念的體育教學目標。
高校體育課外訓練管理工作的開展現狀,表現為如下幾點:
2.1 高校體育各級領導及體育教師對體育課外訓練的管理持忽略態度,且學生自身缺乏參加體育訓練的自主性。目前,仍然有很多高校存在高校體育只有體育課這一種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渠道,忽略了體育課外訓練的重要價值。教師基本不會親自組織課外訓練活動,大都交給學生干部去進行組織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組織出來的課外訓練活動缺乏專業性和正確的引導性,也就違背了體育課外訓練想要達到的強身健體的目的,更為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意外損傷的事故,造成事與愿違的結果。與此同時,由于應試教育理念在無論社會還是學校,甚至學生家庭之中產生的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得諸多學校和學生家長都認為學生應將學習的重心放在文化課的學習上,而大大地忽略了體育活動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價值。因此,家長和學校對高校體育的態度也影響到了學生,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訓練的自主意識顯得非常淡薄,沒有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觀念,即使參加訓練,學生也缺乏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手段,從而使體育課外訓練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并且,由于諸多高校的體育教育都沒有將教育的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方面,導致了學生不能很好地組織課外活動,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比較低下。
2.2 用于開展體育課外訓練的場館、器材等硬件設施匱乏,對教師的薪資投入資金有限,體育課外訓練軟件設施依舊匱乏。一方面,多數高校在進行資金分配時,都會將用于高校體育的經費排在其他文化學科之后,致使高校體育經費根本不能滿足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需求,高校的訓練場館及器材等硬件設施匱乏。有些高校只擁有一兩塊體育場,一些高校雖有兩塊以上體育場卻不全部對學生開放,同時,由于一些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人員不夠專業,導致場館和器材等硬件設施損壞嚴重,進而影響了學生進行體育課外訓練的質量。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眾多體育教師的待遇都存在低于一般文化課教師薪資的想象,因此,一般高校的體育教師師資力量都顯得很薄弱。體育教師也由于工作量、勞動待遇得不到相應的補償,失去了組織學生進行課外訓練的積極性,組織課外活動的項目較單一,只偏重于競技運動,不能充分滿足廣大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體育休閑、體育文化娛樂的需求,使得課外訓練達不到應有的鍛煉身體的效果,更無法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并且,由于體育場館和器材設施方面的供給不足,大大制約了學生參加體育課外訓練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2.3 大多數高校存在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內容設置刻板滯后,活動形式側重競技體育的現象。雖然體育課外訓練設置的意義在于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真正領會到課外體育訓練中蘊含的樂趣和幫助學生強身健體的重要價值,從而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理念。然而,根據相關資料中指出的目前高校體育課外訓練的管理形式來看,訓練的形式、方法和內容仍然受傳統體育管理模式的制約都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缺乏新意,從而導致學生們喪失了參加體育課外訓練的興趣。其中,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內容設置刻板滯后,主要體現在活動內容設置繁多但并非體育知識內容的精髓,使得學生們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卻不能真正實現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效果。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形式側重競技體育主要體現在,課外訓練本是課堂體育教學的延伸,但是目前不少學校還沒有將其納入體育課程體育系中來,課外訓練一般由學工部、學生會體育部負責組織,只有參加校外競賽的代表隊才有專門的體育教師進行指導。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內容設置刻板滯后,活動形式側重競技體育,會嚴重地制約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其創新能力的發揮,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關于高校體育課外訓練管理工作的創新與思考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3.1 轉變高校領導不重視體育課外訓練的觀念,增強體育教師的教學責任感,提高學生自身的健康意識。其一,高校教育已經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要以幫助學生強健身心、樹立終身體育思想觀念為設置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的依據。高校領導應重新認識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重要價值,轉變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在高校教育中的不被重視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讓高校領導將資金更多地投入到體育課外訓練場館和設施的建設中,才能提升體育教師的薪資水平,激發教師帶領學生參加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積極性。其二,體育教師應轉變觀念,做到體育課堂教學和體育課外訓練的指導兩者皆要,將體育課外訓練活動歸到體育教學的內容之中。教師不僅要主動適應課改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而且還要增強責任感,解決高校課外體育活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理解體育課程的豐富內涵,積極開發健身渠道,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和運動負荷都應做出明確的規定,加強對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指導和管理。其三,社會、高校和家庭應做到三方合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價值觀,了解到課外體育訓練活動的重要意義,學會科學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同時,也能夠運用體育課堂中學到的體育課程理論知識和訓練方法應用到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訓練中去,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學生在轉變了思想觀念后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參加體育課外訓練活動中去,這樣才能切實地實現高校體育課外訓練管理的價值。
3.2 高校需要加大對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場館及器材等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同時為體育教師提供合理的薪資,增強軟件設施建設。高校應逐年增加體育經費方面的投入,從而為大學生體育課外活動創設出更好的條件,以適應于大學生群體課外體育活動之所需。例如,采取高校在學生休假期間對社會人員有償開放的形式,來賺取體育場館的管理與維護經費;尋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幫助,申請建設高校體育軟硬件設施資金,同時,與社會各界進行商務合作,得到個人投資等等,通過這些渠道來得到資金,配備體育課外訓練場館及器材設施等,為高校體育課外訓練的管理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對體育教師的薪資補貼力度,激發體育教師組織學生參與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積極性。
3.3 成立相應的高校學生體育管理組織,使高校體育課外訓練活動能夠有序進行,豐富高校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內容及形式,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積極性。一方面,高校應將體育課外訓練的管理重點放在成立高校學生體育管理組織上,例如,高校學生體育管理會、高校學生體育運動協會等。成立之后,可以請專業的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專家來學校定期為學生組織課外訓練活動,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將體育課堂內容精髓和體育課外訓練完美融合,培養學生的自主訓練能力,加強其體育鍛煉的觀念,從而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激情。與此同時,還可以引進體育課外訓練俱樂部,交由學生組織管理,在為學生群體提供個性化的課外訓練活動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當前,在高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項目滿足學生多方位的需求,內外課相結合,提供選擇性、多樣性的課外體育活動,適時、適量地選擇熱門體育項目納入課堂教學,使課內外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興趣,還可以增強鍛煉效果,對促進課堂教學、推動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具有現實意義。體育課外訓練的組織形式,可以采用以強身健體為主要目的的各種體育項目,學生也可以依據自己實際的運動技能水準來選擇自己想要參加的課外訓練項目,這樣就可以實現不同基礎和興趣的學生參加體育課外訓練活動的需要。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內容也要做到多樣化,學校對體育課外訓練活動內容的設置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多增加一些學生喜愛、感興趣的運動項目,例如,體育舞蹈、瑜伽、跆拳道、花樣輪滑等項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他們提供更多選擇的可能。
高校加大對體育課外訓練管理的力度,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的“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要求,符合高校體育的特點,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我們需要正確認識高校體育課外訓練管理的現狀,并就其中存在的問題作出具有創新性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體育的發展,也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正確思想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