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環境的迅速變化,對既有的教育格局帶來了挑戰,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發展,迫切需要在教育思想理念、學校組織架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實施方式等方面實施新的調整。
在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就中國教育改革的現狀和未來教育的探索發表講話。
5G是一個網絡體系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通信計算緩存的融合,適應大數據的傳輸。5G本身會帶動網絡技術的創新,其中就包括推動IPv6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在近日召開的“全球網絡技術大會”上,針對全面推進網絡創新與升級如是表示。
互聯網作為全新的信息空間,正在重構教育的組織體系和服務體系。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是,如何結合一線教師、學校、企業以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教育創新發展,努力將我國的互聯網強國優勢轉變成教育優勢。
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陳麗教授在“互聯網驅動教育創新論壇”上發表看法。
未來教育用AI賦能,首先要關注教育空間、技術、裝備的升級。“信息化教育”已經從之前的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發展,其實就是AI賦能。這是一種“迭代”,迭代在未來將是常態。AI賦能的科技產品應更助力“個性化”,為學習者和教育者“個性化建模”。
在近日召開的“中美AI賦能教育高端對話(深圳·福田)”論壇中,教育部課程與創新教育專家呂文清圍繞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探索發表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