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盛 王德美
【內容摘要】高中新課改重視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高中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探究興趣,并且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使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升,通過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使學生能夠互相學習,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及綜合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說明了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與自然和人類的關系,并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能夠解決問題。由此可知,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形成科學思考的習慣,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課程要想實現有效性需要從三個維度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互動,三個維度是評價數學課程有效性的綜合標準,因此需要教師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思考探究過程,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培養。以下是提高數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傳統高中數學教學形式中的主體是數學教師,學生只需要跟著教師的思維進行問題探究即可,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形成惰性和框架性思維,無法深層次的領悟知識理論的形成過程,一旦遇到題目變型難以利用有效的數學思維靈活分析,使問題得到解決[1]。此外,這種教學形式的弊端還體現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不足,學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態度不積極的現象,難以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新課改的形勢下,高中數學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思想認知,認識到教師的角色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發展,才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思考過程中,提升數學教學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了解學生的薄弱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升教學效率。
以人教A版高一數學《函數模型及其應用》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引入真實的生活投資情境,組織學生運用函數知識探究三種投資方案哪種更好?在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探究的前提下再將三種方案的函數圖像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通過觀察從整體上進行問題分析,最終找到最優方案。通過這種情景營造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進行主動思考,還能夠通過多媒體展示使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問題,感受到運用圖像法進行數據統計給問題分析帶來的便利性,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的互動形勢較為單一,學生的思維能力容易受到局限,難以進行突破和發散。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不僅可以活躍數學課堂氣氛,加強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性,還可以使學生在聆聽他人思考方法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數學思維得到完善,對同一個問題能夠有不同的解決方法[2]。教師在分組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平均劃分,使小組內可以形成以強帶弱的學習氛圍,并且能夠根據課程內容把控好小組探究的時間和思考深度,高效利用數學課堂有效的時間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以人教A版高二數學《隨機抽樣》一課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抽獎游戲”,假設全班有45名學生,教師將提前剪裁并標好數字的紙條展示給學生(每個數字對應每個學生的學號),再將紙條放入箱子里,找8名學生進行抽獎,看看大獎會花落誰家。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抽獎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通過這種互動方法可以使每個學生參與到思考中來,由于每個學生的思考角度不同,結合所有學生的想法會對這種抽樣方法有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給與學生更多的信任和鼓勵,使學生能夠不斷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并且要聯系生活實際中的問題讓學生開展探究,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三、開展翻轉課堂,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便利,翻轉課堂應運而生。通過翻轉課堂可以突破傳統學習的邊界,使學生能夠借助信息化設備通過課前預習、課中探究以及課后練習補充的形式提升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由于數學課堂的時間有限,數學教師只有抓住重難點知識和學生的薄弱環節才能幫助學生高效學習[3]。同時,由于數學思維和解題能力的培養需要進行密集高效的訓練,因此通過翻轉課堂進行課后練習和知識補充可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在探究的過程中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在設計翻轉課堂的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在課件中插入的視頻要短小精悍,圖片要清晰明了,使學生能夠容易理解;課后練習題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分層選擇,并且要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特殊問題進行個別輔導。
以人教A版高一數學《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一課為例,教師讓學生在課前預習柱體、椎體和臺體外形特點及展開圖。通過預習讓學生對立體幾何有初步認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立體幾何的三維圖像直觀的展示,再引導學生求出表面積和體積,使學生了解問題分析的過程。在課后對學生進行鞏固和提高訓練。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思維發展特點進行教學探索和創新,把握有效性的三個維度,以能力養成為核心,才能使數學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貴金.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智能城市,2017(2):161.
[2]顧菊美.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文理導航(中旬),2018(1):28.
[3]李志勇.探究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8(21):123.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棲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