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分 王思偉 臧彩霞
摘要:指出了城鎮化進程中的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已經成為阻礙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問題之一??偨Y了城鎮化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了城鎮化水土流失特點,提出了城鎮化水土保持的對策,以期為我國在城鎮化進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鎮化;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監管
中圖分類號:Sl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 2019) 24-0030-02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城鎮化的推進帶來了經濟的騰飛,隨之而來的,城鎮化進程中的水土流失所引發的環境破壞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已經成為阻礙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問題。統籌協調城鎮化過程中的資源開發利用與水土保持工作,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
2 城鎮化水土流失危害
2.1 破壞植被,生態環境脆弱
城鎮化的進程勢必伴隨著大量生產建設項目的實施,尤其是房地產和道路工程建設等。在一些大中城市,房地產項目已經成為最為廣泛、擾動地表面積最大的開發建設項目[1]。集中連片的生產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劇烈擾動原始地貌,存在占壓土地,破壞植被和毀林開挖等行為,大量的植被遭到毀滅性破壞,造成原有生態平衡失調,環境自我調節的能力下降,城鎮生態環境質量也急劇下降。
2.2 建筑垃圾,棄渣處置難度大
生產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棄渣,包括多余土石方、建筑垃圾等。棄渣不合理處置產生的安全隱患、水土流失等社會問題逐漸突顯,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土地資源的緊缺,房地產項目通常樓層高且地下室深,房地產項目的實施往往伴隨著大量土石方的挖填[2]。
棄渣處置在實施和監管層面仍存在不少的問題。一些低等級的公路、鐵路、建材、城建等項目棄渣場多、單個渣場棄渣量不大的項目,往往沒有專業的設計單位做棄渣場設計,多由施工單位簡單布置場地,直接棄渣,這類棄渣場的安全風險較多。施工人員專業素質低,多數施工人員并不了解國家的法律和技術標準,隨意傾倒棄渣現象嚴重,多數沒有布設防護措施,遇到暴雨,棄渣場水土流失嚴重,甚至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災害[3]。
2.3 面源污染,造成水體惡化
城鎮化改變了下墊面的性質,城鎮地區以硬化地面為主,地表入滲能力下降,徑流系數增大,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徑流,對地面造成強烈沖刷。由于地表物質組成遭到破壞,下墊面對徑流的阻滯、緩沖能力下降,徑流攜帶著大量的泥沙等污染物能夠輕易地通過管道等形式匯入受納水體,從而引起水體面源污染。有數據表明,城市河流水質在汛期污染最為嚴重,會顯著高于非汛期的河流水質污染,充分表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會對水質產生較大影響[4]。
2.4 淤塞管網,影響城市防洪
生產建設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場地平整和基坑開挖階段,大量松散土石方在地面堆積,遇到暴雨,往往會發生比較強烈的水土流失情況。徑流攜帶大量泥沙匯人城市管網和河道,一定程度造成排水管網淤塞,降低了管網的排水行洪能力。近幾年,我國的北京、深圳、廣州等多個城市在強降雨下,城市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內澇,雨水無法及時排除,尤其是前一段深圳發生的強降雨,導致大量房屋受損,而且還出現了人員傷亡[5]。城市防洪排澇出現問題,不僅會直接影響城市正常運營,甚至會直接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
3 城鎮化水土流失特點
3.1 長期持續存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城鎮建設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城鎮化的進程在逐漸加快,城鎮水土流失的問題也將長期持續存在,并且流失強度呈增大的趨勢。
3.2 項目復雜多變
生產建設項目的分布、特性等情況比較復雜。項目數量多、空間分布零散,取土場、棄渣場等重點監管對象數量更多更分散。項目類型多,建設周期不一致,擾動方式復雜,現場狀況變化快[6]。生產建設項目所呈現出的“點多、面廣、變化快”等特點,對項目的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治理難度大
城鎮化水土流失比較復雜,既有通俗意義上的自然水土流失,又有逐漸引起重視的人為水土流失,并且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是主要因素。同自然水土流失相比,城鎮化水土流失防治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內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拓展,既要考慮水土保持的根本要求,還要統籌結合城市的綜合發展規劃、功能區劃等,需要協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發展改革、水利、林草等部門,治理要求高、成本高,統籌協調和治理難度比較大。
4 城鎮化水土保持對策
4.1 落實制度保障
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城鎮水土保持工作長期穩定開展的重要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是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大法。進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根據區域內水土流失情況以及水土保持目標要求,出臺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規與規范性文件,構建科學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使水土保持監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據可查,全面提升城鎮水土保持工作的效能。
4.2 做好水土保持規劃
統籌城鎮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水土保持規劃是非常必要的。在詳細調查的基礎上,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城市綜合發展規劃等因素,編制符合實際需求的規劃。將水土保持規劃納入整個城市建設的整體規劃體系中,并強調其重要作用,對規劃過程中劃分的城市水土保持重點區域,要加強監督監管,做好區域管理[7]。水土保持規劃要高瞻遠矚,更要腳踏實地。規劃工作要立足長遠發展目標,適度超前做好謀劃,為未來發展留下充足空間,全方位提升城鎮品質。同時也要確保規劃的可操作性,能夠真正指導一定時期內的水土保持工作,能落地的規劃才是好規劃。
4.3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要求[6]。新形勢下,對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創新監管的技術方法和手段,拓寬預防監督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是落實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實現“水利行業強監管”的重要工作內容。推進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開展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天地一體化”監管,實現區域內生產建設項目全覆蓋,是水土保持行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階段性勝利。繼續推進水土保持“強監管”工作,不僅要發現問題,更要解決問題,實現監管和執法的協同工作,才能保障監管工作落地見實效。4.4重視普法宣傳
做好水土保持普法宣傳,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利用網絡、電視、廣播、報紙等媒俸,向全社會做好水土保持普法宣傳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知,營造良好的水土保持輿論氣氛。針對生產建設項目的參建單位,更要做好水土保持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使其認識到水土保持的危害和責任,提高保護水土資源的自覺性,從而在建設過程中能夠自覺地參與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去。5結語
城鎮水土保持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項重要分支,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領域。推進城鎮化可持續發展,健全法律法規制度保障,做好水土保持規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并重視學習和宣傳,可做的工作還很多。充分認識到城鎮化水土流失的成因和特點,才能從遭受危害的現實中不斷學習、總結、提高,摸索出一條經濟騰飛與生態發展協調推進的城市綠色發展道路。參考文獻:[1]I-海燕.城市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預測與水土保持措 施研究[J].三峽環境與生態,2013,35(3):41~45.[211思偉.淺談房地產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 題[J].綠色科技,2016(16):197-198.[3]姜德文.棄渣場的水土保持審查與管理[J].中國水土保持,2018 (4):4~7.[4]郭東.城市建設與水土保持建設的關系思路構架實踐[J]。工程 建設與設計,2019(11):167-168.[5]高玉華.城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 9 (8):124-125.[6]亢慶,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天地一體化”動態監管關鍵技術 體系[J].中國水土保持,2016(11):4~8.[7]陳 茸,城市水土保持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吉林農業,2018 (13):50-51.
收稿日期:2019-11-18
作者簡介:張廣分(1984-),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規劃設計、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