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彥忠
【內容摘要】在當下,文化和教育環境開放程度與日俱增,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更加受到學校師生的重視。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走訪老師提出了三條可行的途徑,包括努力強化師生開發校本資源的意識;匯集多方力量,開發資源;因地制宜建立課程資源庫。
【關鍵詞】初中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途徑
靖遠縣東升中學1984 年建校,現有教職工70 人,18個教學班,712在校生?,F階段,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更加受到學校師生的重視。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對東升中學的712名學生、70位老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4位老師進行了訪談。提出了三條可行的途徑,包括努力強化師生開發校本資源的意識;匯集多方力量,尋找校本開發資源;因地制宜建立課程資源庫。
一、借助多方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
語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個大工程,不可能一個人能完成,因此需要學校、政府部門、家庭、社會機構等多方力量予以高度的支持、配合、互助。
1.? 學校要大力支持
語文新課標提到,目前每一個地方蘊藏的語文課程資源都是相當豐富的,因此學校和老師應該要具備較強的資源意識,并且要善于對本地和本校的特點予以充分考慮,以此實現對現有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和最大限度對潛在資源進行開發的目標。因此,在開發地方課程資源時,學校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趯W校這一后盾下,老師們才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中去,才有了時間和空間決定自己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學校要為老師創造一種良好的課程資源開發氛圍,讓課程資源開發能變成常規教研活動,讓它長久發展,得到實效。
2.? 政府部門要給力
在政策和組織的支持下,國家和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提供開發各項資源的保障。比如說為地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此外,邀請專家指導學校制定資源開發的方案和計劃,監督和評估學校資源開發的情況,給出合理修改意見。
3.社會機構要配合
紀念館,圖書館,檔案局,風景名勝區等都可以為地方語文課程資源開發提供場所、物力、人力等支持。如圖書館可以提供學者講座,話劇院可以進行一些歷史劇的演出。社會各界的支持,對經濟有效的開發語文課程資源非常重要,這樣也能夠保證地方語文課程資源開發順利進行。
二、因地制宜建立課程資源庫
語文課程資源既豐富多樣,又分布廣泛,因此為了對這些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對其進行整合并對課程資源庫進行建立便有很大的必要性。如此,基于利用資源庫的前提下,教師便可更好的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以此豐富自身經營,提高教學水平。而學生在使用資源庫后則可利于新學習方式的形成。建立語文課程資源庫可以與其他學校老師、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達到資源共享。
建立課程資源庫,要用好互聯網,要對相關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分類篩選。課程資源庫是動態的,它隨著資源的開發而不斷豐富完善。我們可以把資源庫分為兩種:一是教學課程資源庫,其主要服務于老師,使得他們可以進行在線交流討論。在此資源庫中,其包括的內容主要有素材、課件、教研論文、案例等。二是學習資源庫,其主要服務于學生,以此為學生解答知識上的疑惑,并促進他們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學生基于在網絡下學習語文,在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時,還能在此過程中提高他們探究、合作、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增強師生對語文課程資源進行開發的意識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語文教師應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并且要善于通過這些資源來對各類教學活動進行開展,以此能夠在各種場合提高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但縱觀目前農村地區的現狀,很多中小學教師不僅沒有樹立課程資源意識,而且也不能正確認識開發課程資源的重要性?;诖耍陂_發意識和能力都缺乏的基礎上,就造成了眾多語文課程資源的浪費。故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育部門應引起重視,即應定期為教師開展培訓,以此讓教師能夠樹立正確的語文觀和課程資源意識。同時,在此過程中也應注重利用合理的方式來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另外,對于一線語文教師而言,則應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認真學習如何開發課程資源的知識并提高開發能力,以此做到與時俱進。
在目前語文教學中,學生主動性不強也是一大重要問題,因此為了滿足社會人才發展的需求,教師應重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且通過對地方的語文課程資源進行開發,要善于引導學生能夠高效對這些資源進行利用。同時,在開發這些資源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此過程當中。如此,通過切身感受到多樣的語文學習方式,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和能力便能得以養成。
在開發地方語文課程時,從本質上看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以上幾點開發途徑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還需要在摸索中繼續前進。
新時代要求老師要關注個性化的學習,要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而不是傳授者,能夠最大程度的開發課程資源,能夠實現師生間的廣泛合作。地方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為師生角色轉變帶來了巨大的機會。然而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思想一直處于被禁錮的狀態,導致素質教育在提出多年的情況下,多數教師目前依舊未能擺脫以往的影響。同時,由于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意識不強,并且未能予以應有的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重視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在開發課程資源時,教師和學生都是重要的因素,因此為了能夠高效對地方語文課程資源予以開發,要強化師生的課程資源意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何葉.初中語文民俗文化教學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8.
【2018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550).】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東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