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芳 張玉燕 伍海蓉
【關鍵詞】腦卒中;CSS評分;肢體功能障礙;常規康復護理;中醫康復護理
肢體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導致的并發癥,近些年來因腦卒中發病率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對其健康、肢體功能以及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在本次的研究之中主要對象為本院2018年07月~2019年07月期間收治且被確診為腦卒中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總例數共64例),旨在分析應用中醫康復護理取得的效果展開探究,評估在護理期間應用中醫康復護理對療效產生的影響,研究如下文論述:
1.1患者資料本次的研究之中主要對象為本院2018年07月~2019年07月期間收治且被確診為腦卒中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總例數共64例),經回顧性方式對患者展開分組納入,常規組(例數=32例)在進行護理的期間施予其常規康復護理,中醫組(例數=32例)在治療期間施予其中醫康復護理護理。常規組共32例患者中男性共19例,其余13例為女性,年齡范圍在43歲~75歲,年齡均值為(61.74±3.02)歲。中醫組共32例患者中男性共20例,其余12例為女性,年齡范圍在41歲~73歲,其年齡均值為(62.33±3.57)歲。患者被確診為腦卒中,之后出現了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個人資料、病歷資料完整,于清楚治療風險、護理風險、治療和護理方案的基礎之上,患者以及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分析和比對中醫組患者資料、常規組資料,在研究結果之中患者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方法常規組(例數=32例)在進行護理的期間施予其常規康復護理,主要施予腦卒中患者展開健康宣教、心理疏導、功能訓練以及飲食指導等,加強對患者進行鍛煉指導,主要進行步行、坐立、上下樓梯以及平衡等。
中醫組(例數=32例)在進行護理期間接受中醫康復護理護理,如下:
(1)情志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家屬展開情志干預,并加強予其進行溝通。讓家屬一起努力對其展開常規康復護理,主要是進行轉移解惑發、引導法。按照患者的心理狀況展開評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治療。
(2)艾灸、貼敷穴位。進行艾灸穴位的時候,主要是選擇三陰穴、內關穴、手三里穴以及足三里穴經貼敷展開治療,先選取其上肢穴位展開艾灸,艾灸時間持續20分鐘。在穴位完成艾灸后,再對下肢穴位進行艾灸,艾灸時間持續20分鐘。在艾灸穴位完或之后,需要將藥膏貼敷于相同穴位之上,應用脫敏膠布進行固定,每次進行三小時,每天一次。但是穴位艾灸需要按照辨證進行加減,若患者為陰虛風動,則需要加入復溜穴和太溪穴。若患者為風痰上亢,則需要加入太溪穴、太沖穴。
經過本次的治療、護理之后,中醫組所獲取的CSS評分、BI評分、滿意度評分指標對應為(7.66±1.48)分、(79.00±9.87)分、(96.31±3.04)分;經過本次的治療、護理之后,常規組所獲取的CSS評分、BI評分、滿意度評分指標對應為(13.03±2.90)分、(63.96±10.45)分、(80.63±4.65)分。中醫組經過本次的治療、護理之后其滿意度評分、BI評分比常規組高,組別間結果數據分析和對比中有明顯差異(P<0.05)。中醫組護理之后其CSS評分比常規組低,組別間結果數據分析和對比中有明顯差異(P<0.05)。
肢體功能障礙這一并發癥主要常見于腦卒中患者,在臨床中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患者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神經系統會受到相應的損傷,但是因為腦本身具有可縮性、重組性,因此具有恢復能力,但是仍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在患者的早期需要進行康復護理,這樣可有效的刺激其大腦皮質功能,保障其肌肉維持在健康水平之中,避免起肢體出現攣縮,對其肢體功能造成影響。和常規的護理進行比較,中醫康復護理進行情志護理、多穴位艾灸、中醫熏洗,其中中醫熏洗可起到活血通絡的效果,經過熱傳導作用以刺激穴位,進而改善其神經功能。穴位艾灸經過穴位進行貼敷或艾灸,可保障筋絡的疏通,進而進行血氣的調整,可保障患者個人的大腦皮質功能得以重組,對于其神經功能缺損狀況進行改善。中醫康復護理的內容應用在肢體功能障礙治療中,可促進其肢體功能得以進一步改善,進而保障其生活質量的穩步提升。本次研究所取得的相關數據顯示,中醫組經護理后其滿意度評分、BI評分比常規組高,組別間結果數據分析和對比中有明顯差異(P<0.05)。中醫組護理之后其CSS評分比常規組低,組別間結果數據分析和對比中有明顯差異(P<0.05)。概而言之,和患者接受常規康復護理進行比較,中醫康復護理相關內容應用于腦卒中肢體功能障礙中可保障其療效,保障其CSS評分進一步降低,有助于保障滿意度評分、BI評分進一步提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