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肖文燁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術;高職;實驗室開放;問題
高職醫學教育旨在給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醫學人才,這一培養目標要求本層次專業培養的學生具備更強的實踐能力,也決定了實驗實訓教學在高職醫學教育中極其重要的作用。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涉及面廣的學科,其中實驗教學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又兼顧著學生創新能力的開啟。但是,傳統的實驗教學存在諸多限制:
(1)實驗實訓課時不足:本層次專業學制為3年,學生在校時間短,學習課程繁多,既有基礎課程,又有專業課程。且部分專業課程理論和實驗課時比例不合理,存在理實比過大的問題。
(2)學生操作不足: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且醫學檢驗相關儀器更新換代快速、儀器設備價格昂貴,造成教學儀器缺乏,部分實驗只能以演示性教學或者視頻教學為主,大多數學生只能眼看,不能動手。
(3)實驗內容相對獨立,學生學習片段化:真實的臨床檢驗工作復雜多變。而單項實驗課時間有限,為突出課程重點,只能將整個臨床檢驗工作中的部分內容切割出來——教學。學生對臨床生化檢驗工作流程沒有完整的認識。
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培養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制約著本專業人才的培養。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掘實驗室的剩余價值,將原來封閉的“以課堂為中心”的實驗教學轉變為課內外師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是每一個醫學教育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本文開放教學對象為大專層次醫學檢驗專業學生,該專業學生思維較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有學習動力,但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合作協調能力較薄弱。急需通過課外開放鍛煉動手能力,補強操作水平。開放學期為第二學年下學期,即實習前一學期。實驗室開放緊隨生化檢驗專業實驗課程一同進行,通過實驗室開放,模擬臨床場景,為實習工作打勞基礎。
2.1實驗室開放安全問題實驗室安全問題警鐘長鳴,不論任何形式的實驗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實驗室開放一般安排在課外時間,學生自行操作,安全意識、無菌操作意識、生物安全防范意識不強,是造成安全隱患最大的因素。
2.2實驗室開放項目內容照搬課程內容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教、學生學為模式,而開放性實驗不同于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開放過程中結合課內外內容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由于其教學角色轉變,不能照搬課堂教學內容。
2.3儀器耗材使用管理問題學生操作不熟練,容易造成的大量浪費,超出耗材使用預算。同時,儀器設備多次使用也存在后期維護保養等問題,不規范的操作甚至損壞儀器。這些也是制約實驗室順利開放的問題。
3.1完善實驗室開放制度實驗室開放不是簡單的打開實驗室上課,如何保證實驗室高效地開放需要匹配一套行之有效的開放制度。通過制度合理調配實驗室資源,優化實驗教師隊伍,管理學生有序的實驗,進而形成高效、有序、科學的實驗室開放機制。
設置開放準入機制,要求學生進入實驗室前預習實驗開放項目,完成測試習題,預習達標者準予開放。合理控制單次開放人數,既要保證實驗室的合理利用的最大化,也要保證學生時間學習效果質量。做好相關記錄,統計學生學習反饋。
3.2重視實驗教學內容改革以緊貼臨床為目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合理修改既有的實驗項目,整合實驗項目,編制和錄制適合實驗室開放的實驗教材、視頻等教學資料。
3.3實驗室軟硬件設施加強建設建立實驗室開放耗材儀器應急管理機制,保證實驗室開放順利開展。建設網絡教學平臺,方便師生實驗室開放中隨時互動交流。建設實驗室監控系統,提升實驗室安全響應能力。
3.4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獎勵機制帶動,引入更多的專業教師參與實驗室開放管理中,鼓勵教師對實驗教學模式改革進行總結和試探性研究。
相較于傳統的課堂實驗教學,實驗室課外開放能改善存在的不足,為學生實習前提供較為真實的臨床模擬環境:
(1)實驗室開放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學生只動手少動腦的習慣,變被動實驗為主動實驗,培養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以及獨立實驗技能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開放實驗室不擠占正常上課時間,增加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和時間,提高實踐能力,提升實踐技能的規范性。
(3)開放實驗室降低教師在正常上課時的教學難度和學生實踐學習的理解難度。
(4)開放實驗室可以整合實驗室資源,增加實驗室的利用率和儀器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