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泰州醫藥高新區(以下簡稱泰州高新區)以細化落實黨委政府領導責任、部門行業主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為根本,以做實專家診斷檢查、安全精準幫扶、較大風險作業場所辨識管控、網格化管理機制建設為重點,以信息化平臺提升效能、有效增強應急救援能力為保障,走出了一條具有高新區特色的安全監管改革發展之路。
落實責任,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為壓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泰州高新區對區安委會主任進行調整,由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擔任安委會主任,分管安全生產工作。同時園區、鎮(街)各級安委會也按照“雙主任、雙分管”的要求做相應調整,形成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帶頭抓的責任體系。截至今年6月,泰州高新區所有園區、鎮(街)全部實行“雙主任、雙分管”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落實各級監管責任,泰州高新區在所有生產經營單位開展“網格化+實名制+公告欄”管理制度,逐一落實各級人員責任,做到責任有人認、問題有人領、工作有人做,形成“全覆蓋、無縫隙”的責任體系和監管網絡,實現“區域管理網格化、安全服務精準化”。目前,全區設立了監管責任人、管理巡查員、網格化管理員、實名制(網格化)管理安全生產專家四類監管人員113人,確定工作職責后制作實名制公告牌公開。
屬地安全監管“一張網”織密織牢的同時,泰州高新區還成立專委會,強化行業安全監管。“目前,高新區結合實際成立了6個安全生產專委會,各專委會第一主任均由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擔任,主任均由各重點行業領域主管部門負責人擔任,并為每個專委會配備了安全生產專家,提供技術支撐。”泰州高新區安委辦副主任趙建忠介紹。
組建專職安全員隊伍是泰州高新區推動基層安監機構能力建設的又一大舉措。今年,高新區已經分批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專職安全員,第一批17名專職安全員已完成招錄工作;第二批28名專職安全員將于10月啟動招聘。第一批專職安全員招錄工作結束后,立即對17名專職安全員開展了入職培訓,經考核合格后目前已全部上崗。
多年來,泰州高新區安委辦結合實際,實行駐點專家檢查模式,探索創新由駐點專家分片分組開展檢查—提高檢查質量、企業負責隱患整改—落實整改責任、鎮(街)、園區監管人員和專職安全員開展復查—提升隱患整改效率的新機制。“高新區的駐點專家檢查模式,解決了專業力量不足的問題。”高新區政法委書記、安委辦主任任志強如是說。
據了解,經過幾年的不斷使用、充實、調整,目前泰州高新區已配備了涵蓋化工、機械、電子等領域的安全生產專家60余名,其中駐點辦公專家10名,7個園區、鎮(街)均保證了1名專家駐點辦公,初步建立了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專家隊伍。安全專家瞿寶存坦言:“駐點專家檢查模式經過這么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已經成為服務型政府為企業積極服務的體現,也符合高新區企業安全管理不足的實際需求,專家安全監管的作用愈加顯著。”
“面上的檢查,只能發現企業一些明顯的問題。對于多次發生事故的企業,專家組實地調研分析后,還會專門成立工作組對其進行精準幫扶,類似于‘私人定制’式的安全服務。”安全專家王華南對今年4月在重點企業泰州金泰環保熱電有限公司組建的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專家工作組進行安全生產精準幫扶,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一事記憶深刻。據王華南介紹,泰州金泰環保熱電有限公司作為濱江工業園區唯一一家發電、供氣的重點企業,2016起,斷斷續續發生幾起事故,其中有的事故還導致蒸汽停供,直接威脅了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生產安全。
如何讓泰州金泰環保熱電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從根本上提高自我安全管理能力?為此,高新區安委辦組建了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專家工作組進駐金泰環保熱電有限公司進行安全生產精準幫扶,調集精兵強將組成專家工作組。專家工作組首先討論制定了包含建章立制、雙重預防、現場管理和規范化建設四大工作方案。其次對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檢查,查出各類問題236條,提出整改建議232條。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專家工作組與企業經過檢查和討論,設置了新的較大危險因素巡查點,實行排風險、定標準、查隱患;在幫助企業建立《安全生產紅線手冊》和《現場施工規范手冊》的同時,組織研討編制崗位安全檢查手冊。”王華南介紹說,“此外,杜絕‘三違’、避免違規的關鍵還在于提高現場人員素質,要求企業開展改變‘低老壞’(即低水平、老習慣、壞毛病)的不安全行為的教育和管理活動。”
在高新區的醫藥園區,能夠私人定制的不僅僅是安全檢查服務,還有安全生產培訓和應急預案。“安監辦通過微信系統接受區內企業安全管理培訓報名申請,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培訓時間、地點及內容。圍繞‘企業想聽什么就講什么’,安監辦為企業提供‘私人定制’的安全培訓,實現了區內安全生產培訓精準化。”醫藥園區安監辦主任牛世杰說道,“除此之外,安監辦通過組織開展生產安全應急預案編制輔導‘微課堂’,為區內企業提供應急預案編制的前置服務,還提供現場可操作性論證等‘私人定制’服務,確保預案的有效性。”
示范創建和小微企業托管雙管齊下。泰州高新區在全區推行“規范化建設示范區、安全文化示范區、隱患整改示范區、標準化高質量運行示范區、較大危險因素管控示范區、安全班組建設示范區、職業衛生監管示范區、小微企業托管先行區”等8個示范區創建,鼓勵各園區、鎮(街)結合轄區實際情況,發揮自身優勢,爭先創優標桿。同時,在試行開展小微企業安全生產托管先行區創建活動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小微企業安全生產委托管理模式。“小微企業普遍存在安全生產條件相對較差、安全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成為安全生產監管的難點。高新區以‘331’(企業從業人員30人以下,固定資產低于300萬元,年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為指標劃分出小微企業,委托中介機構、安全生產協會等社會力量協助管理。利用社會力量幫助解決微小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混亂、缺乏技術支撐等難題,能夠有效補齊政府在安全監管、服務力量不足的短板。”安全專家高谷對小微企業托管工作很有信心。
“醫藥園區通過打造安全生產領域交流平臺,發揮區內安全生產‘朋友圈’的力量,探索社會力量多渠道共同參與園區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今年‘安全生產月’期間,我們舉辦了第二屆中國醫藥城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論壇,”牛世杰樂于將醫藥園區的經驗做分享,“論壇邀請了國內外頂尖藥企EHS負責人進行主旨演講,現場分享安全生產管理經驗;還為區內企業主要負責人舉辦了圓桌論壇,圍繞安全生產工作熱點話題進行現場討論。”
高新區企業面廣量大,單靠人工監管肯定不夠,以信息化提高監管平臺為基礎,高新區陸續建成了覆蓋全區的安全生產信息化網絡,實現了各園區、鎮(街)與高新區信息的互聯互通,構建起了涵蓋重大危險源監控、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等多功能的全區安全生產監管信息網。

“應急管理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泰州高新區致力于提高企業防范和應對突發安全事故災難的能力,著眼于提升基層班組職工應急能力,通過推廣應用‘應急處置卡’提升企業員工的應急水平,推行企業應急預案桌面演練提高員工快速響應能力。”趙建忠說。
結合全區較大危險因素辨識管控工作,高新區積極推廣崗位應急處置卡,對全區103家重點工貿企業,辨識出760個較大危險因素場所、環節、崗位,在較大危險因素場所建立了1045個現場應急處置卡,并懸掛在崗位醒目位置。同時突出危化品和金屬冶煉、涉氨制冷、粉塵涉爆等工貿企業,在全區33家重點企業推行“卡片式”應急處置卡。在應急預案基礎上,編制包括應急處置程序、措施、聯絡人員及電話等內容的崗位“應急處置卡”,塑封成小卡片,做到“一崗一卡、一人一卡”。
“班長班長,300萬噸常減壓裝置常底A泵驅動端密封泄漏,已經自燃著火,火勢也越來越大。煙氣較濃,溫度較高,人員沒法上前靠近,無法切換備用泵,需要緊急停泵。”“調度調度,底泵A泵泄漏著火,火勢較大請立刻聯系消防和其他救援部門,同時聯系罐區和下游裝置常減壓裝置緊急停工,做好停原油泵和切換原料及下游裝置切斷進料的準備……”以上對話正是醫藥高新區舉辦危化品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桌面演練活動中,中海油氣(泰州)石化有限公司模擬300萬噸常減壓裝置常壓塔底A泵驅動端密封泄漏著火進行實戰性質的桌面演練。
“為幫助企業降低應急成本,快速提高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高新區在沒有腳本方案的情況下組織桌面推演,用口頭演練的方式在模擬情景中表現出來,”任志強充分肯定常態化開展桌面推演的作用,“各企業將加強從業人員應急知識和處置技能培訓與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桌面演練結合起來,普及推廣企業開展桌面演練。通過演練的實戰性和真實性,組織多次不同類型的桌面推演。今年‘安全生產月’期間還舉辦全區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桌面推演競賽活動,不斷完善和提高醫藥高新區應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