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市清江浦區以防事故為目標,以安全生產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方向,積極探索安全生產改革路徑。
黨員干部一崗雙責,做到定崗定責。區委、區政府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黨委、政府重要議事議程,多次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研究部署工作,解決安全生產問題。年初分管領導對各自分管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作出承諾,并與鄉鎮(街道)、相關部門簽訂了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狀。
在重要節日和重大活動前夕,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及四套班子領導按“一崗雙責”要求,常態化帶隊對全區娛樂場所、學校、大型超市商場、建筑工地、危化品企業等單位進行檢查、督促責任單位及時整改隱患。區安委辦還多次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行座談,聽取意見建議。
掛鉤服務進鎮入企,做到全面指導。全區成立了安全生產黨政領導掛鉤鄉鎮街道服務重點企業工作組,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組長,班子其他同志為組員,在保持原安全生產職責分工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強化園區、鄉鎮(街道)和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加大幫扶力度,指導督促責任落實。
目前,區黨政領導掛鉤鄉鎮及服務所屬重點企業,鄉鎮園區黨政領導掛鉤村居以及重點企業的層層掛鉤機制也同步實施,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對掛鉤單位每年至少進行2次以上的服務成為安全生產長效制度和硬指標,成為連接鄉鎮街道及村居的“連心橋”。
機構人員落編到崗,做到有責有為。按照相關規定要求,為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鄉鎮(街道)安監站(辦)配齊專職人員,通過聘請服務、干部交流、人才招錄引進等多渠道,將專業人員充實到監管一線;推動基層監管人員全員參加網絡安監干部培訓和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目前,全區執法人員執法資格培訓及持證率達到100%。在干部調整使用上,區委優先使用提拔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的安全生產分管領導和優秀安監干部,激活了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和安監干部干事有為有位的內在動力。
明查暗訪“黑白”雙攻,做到嚴防嚴控。根據企業風險等級,科學制定安全監管執法計劃,明確監管檢查對象、周期、頻次,通過“四不兩直”、暗查暗訪、夜查等形式開展執法檢查,強化“事前處理、事中處罰、事后嚴查”監管手段運用,保持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高壓態勢。
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區安監部門不忘服務企業,先后為存在安全隱患60余家企業提供上門指導和專家服務,指明問題,剖析原因,提出整改落實建議,并指出可能導致的后果和受到的處罰,讓企業負責人澄清了模糊認識,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提高了抓好企業主體責任的主動性、自覺性。
雙重預防同步推進,做到捕“風”捉“隱”。清江浦區堅持將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同步推進,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底,有效解決“想不到、看不到、管不到”的問題。按照“三個全面”要求,全行業、全方位、全過程推進雙重機制建設:全面調查摸底,全區生產經營單位逐家排查摸底,全覆蓋、無死角,解決風險辨識“想不到”的問題;全面風險分級,嚴格按照風險評估和分級辦法,劃定企業安全風險等級,解決風險管控“管不到”的問題;全面建設平臺,構建集數據采集、政企互動、線上監管和大數據分析決策于一體安全生產信息化平臺,推進精準監管,通過大數據分析,辨識安全生產潛在風險,提高安全預警能力,解決事故管控“聯不到”的問題。
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專家隊伍建設、技術支撐平臺建設,扶持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尋求安全咨詢服務拓展渠道。引進安全生產專家、安全中介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安全監管,充分發揮第三方的專業性、技術性優勢,化解風險。
滾動排查接連不斷,做到動態閉環。在安全監管實際中,摸索總結了“企業自查自糾,行業間交叉互查和黨政領導定期聽匯報現場抽查”的“三查”方式和“一周一報排查情況,一月一小結整治情況,一季一總結經驗做法,一輪一‘回頭’通報整改”的“四個雙一”監管手段。強力推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政府“有形之手”發揮出最大的“掌心力”和末端“指尖力”。目前,經過企業自查自糾、對照“一必須五落實”打分、鄉鎮(街道)對照檢查、部門督查,區規上企業100%公開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