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慶
摘 要:生本教育不同于傳統的師本教育,提倡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讓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存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下面本文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職數學教學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生本教育;中職數學;教學研究
引言:數學在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一直是個難以攻克的學科,在傳統課堂上,通常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而“生本教育”能夠改變學生的被動地位,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所以在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對“生本教育”理論進行具體的實踐。
一、“生本教育”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尤其在數學科目的學習上,一方面,學生對于課堂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注意力難以集中,另一方面,由于學生課堂紀律不好,而且根本沒有心思學習,所以為了改變這樣的課堂現狀,有必要在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上運用“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中職學校數學科目的教學目的是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打好基礎,通過對數學的學習,讓學生具有能夠學懂專業知識的能力,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學生通過對數學科目的學習,掌握其中基本的理論和應用,利于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學生對此不能很好的理解,只是認為數學學習枯燥難懂,在生活中也用處不大,不能明白學好數學對自身的真正意義。“生本教育”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本,充分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數學學習相結合,體現出數學對于專業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有了基礎的文化知識,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這樣中職生在畢業之后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憑借自身的能力找到理想的工作,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1]。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職數學教學的具體實踐
(一)為學生布置任務,課前充分預習
對于“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職數學教學的具體實踐,首先,要為學生布置任務,課前充分預習。教師在每節課結束之前,先向學生布置下節課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就會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讓學生根據具體的任務進行自主預習,可以通過實驗、探究等途徑進行預習,讓學生在實際預習過程中對數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理解,對于不懂的知識點,教師在課上進行講解,這樣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就會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在課堂上以主體的學習地位向老師提出問題,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進而達到自主學習目的。
(二)課上分組,積極研討
“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重點強調合作學習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每名成員一定要在實際的學習中發揮各自的作用。通過教師為學生布置的預習任務,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互相交流各自的學習結果。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合作學習,真正體現出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在教師對具體的數學概念進行講解時,為了讓學生具體領會到概念的含義,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堂研討,討論出概念具體的形成過程。例如:學習《等比數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準備一些實際示例,讓學生根據具體示例進行猜想及驗證,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進而對等比數列的概念透徹的理解,并且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將其和曾經學過的等差數列進行類比,找出二者之間的異同點,引導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當教師向學生講授公式或者定理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數學實驗進行研討,從中發現規律,并且總結出數學公式或定理;或者教師直接給出公式和定理,讓學生以研討的方式對其進行推理和證明,通過推理加深學生對公式的理解,通過證明利于學生過對公式和定理的掌握。如:對于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進行學習時,可以引導學生自己舉例對公式進行驗證,通過小組合作找出特殊例子,進行驗證,快速對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進行理解[2]。
(三)學生自己設計檢測試卷
經過學生課前和課上的努力,學生對知識點已經有所掌握,在小組互相交流學習的過程中也掌握了大量的題型,因此可以嘗試自己出題。每個小組根據教材中的知識點,找出具體類型的題目,每個成員出一份測試卷,出完試卷后由老師進行審核,題目是否正確,對于不正確的加以修改,修改過后每個小組將各自出的試卷交給老師,作為平時的課堂檢測。在出卷過程中,每個學生夠能積極參與,要想把題出好,就必須自己對知識點熟練掌握,這樣利于學生對自己平時不熟悉的知識點進行充分的鞏固,小組一起出題提高了學生的集體合作能力。“生本教學”理念中的合作研討在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要想實現其更好運用,在課堂上應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鼓勵小組成員上臺積極發言,其他學生進行聆聽,同時學生也應該學會聆聽他人,在課堂上聆聽老師、同學的發言、對于不認同的地方提出質疑,并且提出自己的見解,養成勇于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在傾聽別人發言的時候,仔細聆聽,發現其中的優點和不足,結合自己的觀點進行整理,在別人結束發言的時候進行質疑,不隨意打斷他人,這樣才能實現“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研討,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合作、競爭、互相學習的氛圍。這樣,在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中每個學生的自主性強,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學生的成績一定能夠提高。
結論:綜上所述,只有在中職學校數學課堂上應用“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于學生對知識扎實掌握,進而提升中職生的綜合能力,這樣畢業之后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立成.“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職數學教學的實踐探討[J].考試刊,2018(90):100.
[2]楊翠玲.淺談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中職數學教學[J].知識文庫,2018(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