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鄭州市的官方標牌較為規范,以中英雙語為主,體現了政府作為國家語言政策的執行者,對國家相關語言文字政策的遵循。私人標牌,作為最能體現城市外語生態的語言景觀,卻存在著錯譯、一些不規范、中英文缺失等諸多問題。在“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下,鄭州市政府應該定期調查鄭州市的外語景觀,并責令整改,規范鄭州市的外語環境。
關鍵詞:鄭州;外語景觀;官方標牌;私人標牌
在國家支持鄭州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鄭州作為連接東中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國際化航空大都市,未來將吸引更多外企在鄭州扎根,吸引更多外國游客到河南觀光旅游。這必將對鄭州乃至河南省的公共領域的外語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而通過對鄭州市語言景觀的調查研究,可以掌握目前鄭州市的外語生態狀況、公共領域的外語服務狀況及外語服務能力。在此基礎上,找出鄭州市公共領域外語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為河南省語委、鄭州市語委制定科學合理的語言規劃措施,提供寶貴的資料和建議。
一、數據收集
本研究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幾個不同公共領域的標牌作為拍攝對象。具體包括:新鄭機場、鄭州火車站、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二七廣場及科學大道周邊街道及生活區。這幾個區域既包括鄭州市的繁華地帶,也包括居民生活區;既涵蓋官方標牌,也囊括了私人標牌,能夠較為完整地反映鄭州市的語言景觀和外語生態。在語言景觀樣本的確定上,本研究遵循三個標準:(1)同一街道上同一家連鎖商店相同內容的招牌只計入一次;(2)文字性內容不清晰或沒有文字性內容的不計入樣本;(3)如果載體有兩個或多個面,那么每一個面都是一個獨立的研究樣本。(張媛媛,2016:49)本次調查歷時半個月,共搜集到有效樣本381個。其中,官方標牌190個,私人標牌191個,即兩者的樣本數量基本一致,能夠保證研究結果的有效性。
二、外語景觀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官方標牌
本次調查中,官方標牌共190張,包括機場及火車站內的標識牌、路牌、醫院內的指示牌等。從語言政策執行現狀看,官方標牌均使用了規范漢字,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要求。官方標牌的語言使用情況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官方標牌的語符使用中,漢英搭配使用的比例最高,占比67%;其次是中文單語,占比29%;其他語符搭配使用的比例較低。由此可見,官方標牌語言景觀較為規范,且外語景觀較為豐富,占主導地位,使用比例為69%。多語標牌以中英雙語標牌為主,以中英韓標牌為輔。且中英雙語標牌的設置較為規范,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體明顯大于英文。這主要是因為官方語言標牌是國家語言政策的體現,官方標牌中中文語符凸顯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要求。政府部門作為官方標牌的設立著,是國家語言政策的執行者,必須嚴格遵循相關語言文字政策的要求和規定。
但是,鄭州市的官方標牌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1)缺乏英文標識。以道路標識牌為例,公共交通的外語標識是城市外語環境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城市向外國游客展示的第一張名片。課題組通過調查發現,鄭州市的公共交通領域中,機場外語標識是做得最好的,均配有中英文標識,還有少許中英韓標識;其次是火車站,多數指示牌都是中英雙語標識,部分指示牌只有中文標識;公交車站只有少許中英標識牌,多為中文單語標識牌;道路指示牌的情況較為復雜,新設的道路牌都為中英雙語標識,一些老路的路牌為中文單語標識或漢拼標識。(2)拼音代替英文。課題組通過調研發現,鄭州火車站內有零星的漢拼標識牌,道路指示牌中也有拼音代替英文的情況。例如科學大道附近的一條街道七葉路,應該譯為“QIYE St.”,卻直接使用拼音“QIYE LU”代替。外國游客看到這個路牌時,就會感到模棱兩可,不知其意。
(二)私人標牌
本次調查收集的私人標牌主要為商鋪招牌,共計191個。從類別上看,包括服裝店、飯店、飲品店、紀念品店、咖啡館、酒店、小吃攤、KTV等,可以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多種需求。(黃利民,2018:56)私人標牌的語言使用情況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私人標牌中語言的使用頻率由高到低依次為:中文,占比87%;英文,占比66%;韓文,占比9%。中文的絕對優勢地位表明了私人標牌總體上符合國家語言文字法規的相關要求。同時,高達66%的英文使用比例,體現了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航空大都市,對外國游客的接納度和包容度。中文和英文除外,商鋪招牌上使用韓文的比例也將近10%,這源于韓流在中國的巨大影響力,韓國服裝、韓餐、韓國護膚品、韓國電子產品等在中國的年輕人群體中的認知度較高,許多商家為了吸引年輕的消費群體,引進了韓國本土的產品或者加盟韓國本土連鎖店。
單從百分比來看,私人標牌中外語的使用比例已經高達92%,符合國際化大都市的定位對外語景觀的要求。但是,如果對這些標牌進行一個個的分析、整理之后,會發現目前鄭州市私人標牌中呈現的“外語景觀的繁華”,其實只是一種表象。私人標牌的設置中,存在著諸多問題:(1)錯譯、誤譯。如某家服裝店的店名為“淑女心情”,卻譯為“Sonisrk”,而在詞典中根本無法找到“Sonisrk”這個單詞。(2)譯寫不規范。如某家花甲飯店的店名為“花甲大咖”,直接翻譯為“DACAHAJA”(花甲),外國游客看到后,不知道這家店到底是飯店還是只賣花甲的生食店。如果在“DACAHAJA”后面,加上“Restaurant”,外國游客便會一目了然。(3)拼音替代英文。如某家烤面筋店的招牌直接寫成“KAO MIAN JIN”,外國游客看到后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這些單詞都是有固定的英文翻譯的。(4)中文標識缺失。許多商鋪為了吸引外國游客,或者凸顯本店的特色,商鋪標牌只用英文標識,中文標識缺失,這是不符合我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的相關規定的。(5)英文標識凸顯。有些私人標牌中,英文標識的字體較大,中文很小,或者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故意凸顯英文標識,弱化中文標識,這都不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相關規定。
三、對策建議
在以上調查、統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鄭州市國家城市的定位及規劃,目前鄭州市公共領域標牌中存在的問題及外國游客、商人的需求,提出鄭州市公共領域標牌的改進措施:
①參考國家語委2017年發布的《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對鄭州市交通、旅游等部門的英文譯寫進行檢查、糾錯。
目前,國家語委已經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公共服務領域日文譯寫規范》、《公共服務領域俄文譯寫規范》。結合鄭州市目前的外文公示語現狀,可以先對英語公示語進行整體的整改,如對醫院、賓館、旅游景點、道路、飯店、汽車站等地的英文標牌進行修改。
②出臺《鄭州市公共信息多語種手冊》。
2017年,由上海市語委領銜,市政府各部門通力合作編寫了《上海市公共信息多語種手冊》,覆蓋英語、日語、韓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個語種。河南省外辦可以聯合鄭州市交通委員會、鄭州市商務委員會、鄭州市旅游局、鄭州出入境邊防總站、鄭州海關及省內高校的英語、日語、韓語等語種的教師,編寫《鄭州市公共信息多語種手冊》,以方便外國客人。
③舉辦外文糾錯有獎活動。
具體措施:首先,成立鄭州市外文標識咨詢委員會。其次,鄭州市旅游局可以開發一個“鄭州旅游不便APP”或者外文標識投訴網站,市民或外籍人士發現公共領域的譯寫錯誤時,可以通過該軟件進行投訴。收到投訴后,鄭州市外文標識咨詢委員會對這些被投訴的外文標識進行審議,審議通過后,相關部門必須立即糾正外文標識,政府為投訴者頒發獎品。
④定期組織外國人檢查團,對街道、地鐵站等公共領域出現的外文譯寫錯誤進行糾正。
外國游客在鄭州旅行時,遇到的最大的不便就是標識牌的混亂,相較市民而言,以外國人的視角來檢查、糾正錯誤的、不規范的外文譯寫更加便捷、迅速。(尹悅:2018,13)因此,鄭州市旅游局可以聯合鄭州高校的外籍教師和外國留學生成立了“外國人現場糾錯檢查團”。檢查團以外國人的視角,對鄭州市熱門景點的指示牌、道路、飯店等地的譯寫進行集中檢查。
⑤開通河南省旅游自助多語種查詢系統。
目前,廣州市已經開發了旅游自助多語種查詢系統。游客利用手機就可以查到所需的各種信息。鄭州市旅游局可以聯合相關部門及省內高校多語種教師,嘗試開發河南省旅游自助多語種查詢系統,以方便外國游客隨時隨地獲得所需的各種信息。
四、結語
鄭州市公共領域的官方標牌較為規范,基本使用規范漢字,沒有使用繁體字,語言以中文單語和中英雙語為主。中英雙語標牌的設置也較為規范,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且中文的字體明顯大于英文,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相關規定。但是,與官方標牌相比,鄭州市的私人標牌設置較為混亂,存在著中文缺失、英文缺失、拼音替代英文、錯譯、誤譯、譯寫不規范等諸多問題。因此,鄭州市語言文字工作辦公室應進行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定位的語言景觀規劃。一方面,鄭州市語言文字工作辦公室應召集鄭州市外語院校的相關老師、學生定期進行外語景觀調查,對現有的不規范的外文譯寫進行修改。另一方面,鄭州市語言文字工作辦公室應出臺《鄭州市公共領域的外語譯寫規范》,并發放給廣大商戶,指導商戶使用正確的外文標牌。
參考文獻:
[1]黃利民.鼓浪嶼開放式景區語言景觀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8,(2).
[2]尹悅.韓國多舉措規范外文譯寫[A].世界語言生活狀況報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3]張媛媛.語言景觀中的澳門多語狀況[J].語言文字應用,2016,(1).
作者簡介:尹悅(1987-),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和城市語言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