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振東 張晶婷 王楠
摘 要: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到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一系列以“微”為標志的文化誕生了,其誕生更為現代生活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微時代”。本文分析并研究“微時代”對當代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并提出相關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打破傳統觀念;合理利用科技資源;強化輔導團隊;重視監管機制,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得到更好有效地開展。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時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到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一系列以“微”為標志的文化誕生了,其誕生更為現代生活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微時代”。“微時代”通常指以微信公眾平臺、微博等作為傳播媒介,以短小簡練的傳播內容為其文化傳播特征的時代。微博促進了“微時代”的發展,微信是QQ軟件誕生以來人們進行社交的又一新的方式。微小說、微視頻、微電影等也對人們一貫的生活娛樂形式造成改變。微博、微信等應用平臺我們可以稱之為微媒體。當代大學生作為微媒體的主要應用群體,科學、有效地運用好此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
一、“微時代”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微時代的到來,會使得當代大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更加通暢自如,也體現出微媒體時代信息化的各個方面。
(一)思想觀點的多樣化
因為“微時代”傳播信息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便宜性,當代大學生不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閱讀者,并且是信息的創造者、傳播者,他們接收或者傳播信息的過程中信息里不僅僅有正面的思想和觀點,同時也會存在一些負面的。這對于傳統的主流思想來說是個不小的沖擊。當代大學生不會單純接受高校原先設計好的主流意識形態和先進文化的熏陶,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思想觀念越來越普及[1]。
(二)知識和信息的碎片化
微媒體所傳播的一系列微信息中,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也非常龐大。但是這些信息多是文章碎片,很少有更深層次的分析。很多信息一味制造噱頭,強調抓人眼球,強調獲得聽眾的點擊率,信息的視角、觀點一味強調獨特。當代大學生每天接受這些碎片化的文化快餐,心靈會變得越來越浮躁,文章篇幅稍長就很難全部讀完。
(三)學習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變
“微時代”的背景下,手機已經成大學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大學生的生活習慣已經少不了刷微博或刷微信朋友圈,微媒體和網絡滿足了大學生的情感的需要,滿足了他們獵奇的心理,同時也滿足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需求。
(四)當代大學生的團體化
微博和微信在大學生人群中的普及,很容易使當代大學生物以類聚,形成發展成各自影響的小團體。大學生微用戶通常會選擇與自己想法相似的人群,分享信息和個人見解。人們有選擇性地接收或討論自己認同的觀點,對不同的思想觀點拒之門外。這種行為很容易使大學生思想偏激,甚至會在行為上犯錯誤。
二、“微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在微時代背景下,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傳統方式,更新服務理念,優化教育策略。
(一)打破傳統觀念,引導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微媒體使用觀
第一,要從心理上接受微時代的到來,并接受這些新事物對大學生思想上的影響。近年來,微時代的到來,使得很多思政工作者措手不及,他們應該從心理上接受并對這些新事物及時了解,制定應對措施。第二,要發展因勢利導的教育思想。“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觀點多種多樣,思政工作者要打破傳統觀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微媒體使用觀,防止上癮,影響學習和發展。思政工作者要認真地調查和研究,作出正面積極地宣傳,使群體輔導和個體輔導互相結合,行為輔導和心理輔導互相統一。
(二)合理利用科技資源,讓微媒體能夠輔助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微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交流方式,也促進了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微媒體可以增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讓老師和學生彼此真正了解。它具有移動方便性、隨時隨地的特點,打破了師生傳統面對面交流的時空界限,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發展,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微媒體的發展能為新型班級模式的創建提供便利。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突破傳統進行管理班級時所受到的時空限制,提升管理班級的效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效[2-3]。微時代的發展,使班級更容易管理。
(三)強化輔導團隊,創建一支適應“微時代”背景的輔導員團隊
在“微時代”背景下,學校必須加強對輔導員團隊的建設。使他們更為專業化,更為職業化。專業化是走上職業道路的要求與目標,職業化是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創建專業化、職業化的輔導團隊,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輔導員結合自身的專業技能,強化團隊精神,增強服務意識,走出一條輔導員職業化之路。
(四)重視監管機制,對當代大學生微媒體使用的情況創建監管機制
首先要加強政府方面的監管。國家部門應該聯系微時代的發展現狀,完善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各個部門進行強化交流合作,更深層次完善對微媒體的管理和監督,使得微媒體用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還要加強對運營商的監管,學校也應該及時對信息進行監控與篩選,阻止不良信息的傳播。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微博、微信、微小說、微電影“微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微媒體對大學生的各方面影響,并且采用科學合理的思想教育措施,促進當代大學生思想健康的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嚴萍昌.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輸導路徑探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思考[J].學術論壇,2012,35(9):1140-1143.1145.
[2]徐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應對措施——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探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12(13)1265-1266,1268.
[3]張耀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視野研究的開拓性力作--《國際化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研究》評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2(3):1196-1196.1251.
作者簡介:齊振東(1978—),男,漢族,山東省梁山縣,講師,法學碩士,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級輔導員基地在讀博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張晶婷,黑龍江省蘭西縣蘭河鄉幼兒園;王楠,黑龍江省建三江管理局紅衛農場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