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朗卡杰大師是歷史上康區畫壇的杰出代表,因此研究朗卡杰及其唐卡藝術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唐卡藝術;繪畫風格;朗卡杰
“唐卡”一詞是藏語“????”音譯,是指“流行于藏區的一種宗教卷軸畫,通常繪于布帛和絲絹之上,是西藏地方繪畫的主要形式之一。” 唐卡形成于公元7世紀左右,在13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它吸收了中原、印度、尼泊爾等地區的繪畫特點,并在青藏高原這片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中得以創造性的融合與再造,形成了具有濃郁的藏傳佛教和藏民族特色的卷軸畫。唐卡的種類繁多,表現題材豐富,形式獨特,廣受世人青睞,被人們譽為雪域高原的藝術奇葩,西藏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
一、朗卡杰大師及其唐卡藝術
據史料記載,朗卡杰出生于“下多康色莫崗章谷察耶爾普巴村的一家農戶”,即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朱巴地區,因此又有人稱其為朱·郎卡杰。關于大師具體的生卒年代,無人知曉,但是部分學者經常引用“生于藏歷第十繞迥鐵羊狗年,圓寂于藏歷第十二繞迥鐵羊馬年”的記述。相傳,朗卡杰得到了蓮花生大師的點化,因而有了“神變畫師”的美譽。他擅長畫微型佛像,能在半面豌豆上繪就釋迦牟尼佛及十六尊比丘,因此他又有“布吶”畫師的美名,“布吶”意為毫毛畫師,贊美的就是他神奇的精微刻畫能力。另外一則傳說跟大師的名字息息相關,據傳大師的畫筆下天空可以根據施色分出六七層,而天地在畫面里鏈接的和諧完美,因此人們贊其曰“朗卡杰”,即“飾天者”,或者是“美飾天尊”。久而久之,大師的真名未能流傳下來,反而“朗卡杰”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廣為流傳。
朗卡杰大師是藏族唐卡藝術鼎盛時期康區的杰出代表。這一時期藏區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為藏族繪畫藝術繁榮鼎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物質基礎。流行于拉薩、日喀則等后藏地區的勉塘畫派是近代西藏流行地區最廣,影響最大的畫派,其影響力一直延伸到藏東地區。而后期的新勉塘畫派同格魯派關系密切,格魯派的巨大發展也帶來了勉塘藝術的繁榮。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欽則畫派也在后藏和山南地區興起,該派在17世紀盛極一時。噶瑪噶孜畫派在其形成早期與噶舉派的寺廟來往密切,而噶舉派在與格魯派的斗爭中失利,致使它不得不退回其藏東的根據地。17世紀以后噶瑪嘎孜畫派在藏東和康區有了明顯的發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唐卡勉塘畫派繁榮、欽則畫派興盛和噶瑪噶孜畫派肇起的時代,朗卡杰大師降生在今甘孜州爐霍縣境內,他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唐卡和壁畫,他的繪畫風格獨樹一幟,極具個人特色,對爐霍地區的唐卡繪畫風格影響甚巨。
二、朗卡杰唐卡藝術的特點
(一)畫面繁密精細。朗卡杰大師在繪畫創作中以精微刻畫見長,他之所以被譽為“神變畫師”、“毫毛畫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擅長刻畫精微物象。我們可以從他存世的作品中很容易發現這個特點。比如在《如意寶樹》主尊那副唐卡中,“左側的侍女一把孔雀羽扇,在羽扇的中央是一塊約4平方厘米的畫屏;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面,朗卡杰大師描繪了一幅微型《米拉日巴修行圖》,表現米拉日巴正在洞中修行、洞中蹲伏著獵犬、鹿和獵人、畫中動物與人結構準確,五官準確、須發清晰、衣紋細密流暢;山洞上的樹木能區分出樹干和樹葉;天空的白云有遠近層次”。在這狹小的空間里,朗卡杰大師能夠刻畫的這般細致,令人嘆為觀止。
(二)構圖嚴謹,注重寫實。郎卡杰的唐卡構圖非常嚴謹,既有傳統的對稱式構圖,也有非對稱式構圖。比如他的代表作《七佛》組畫,每一幅作品都是在很嚴格的左右對稱基礎上,用配景的變化來活躍畫面。而在《如意寶樹》組畫中,刻畫了大量的藏式寺院建筑、佛塔、村寨、牛毛帳篷等各種富有生活情調的場景,世俗情調在這幅唐卡中彰顯無遺。
(三)既有傳統,又有創新。仔細研究朗卡杰的唐卡,我們可以發現,它兼具傳統的噶瑪噶孜畫派和門薩畫派的風格特點,在唐卡的繪制過程中與傳統唐卡的繪制技藝一脈相承,度量上追求嚴謹、規范。但是他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的創新。比如,他的畫中學習和借鑒了我國漢地工筆重彩的繪畫特點,以及西洋繪畫中的焦點透視法、立體明暗渲染法等,極大的豐富了藏傳繪畫藝術的表現技法和藝術表達效果。
三、朗卡杰唐卡藝術的傳承支系
朗卡杰唐卡藝術傳承至今,在歷代傳承弟子的繼承和發展之下,構成爐霍唐卡藝術大廈的核心和棟梁。目前,文化部授予爐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唐卡之鄉”的稱號。在一代繪畫宗師朗卡杰及其師承流派的影響下,藏地許多畫師默默傳承著朗卡杰唐卡的繪畫風格,比如20世紀80-90年代活躍于甘孜州爐霍、道孚一代的畫師達瓦就是一例。數百年來,大師的繪畫藝術給爐霍,乃至整個康區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朗卡杰唐卡藝術。爐霍是一代唐卡宗師郎卡杰的故鄉,歷代傳承弟子風格一脈相承,形成郎卡杰唐卡繪畫流派。2007年,當地政府成立了爐霍縣唐卡繪畫藝術協會,進行唐卡繪畫人才培養和市場化運作。目前,爐霍縣郎卡杰唐卡藝術協會有老師7名,畫師180名,并進行繪畫人才培養。近年來,郎卡杰唐卡銷量也連年增長,遠銷國內各大城市,以及海外英國、日本等地,使這項藏民族民間手工藝得到很好的發揚和傳承,形成了規模化和產業化。除此之外,近年來有關郎卡杰藝術的各種展覽活動也在各地如火如荼的舉行,這種有效的宣傳策略進一步擴大了朗卡杰唐卡藝術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格桑益西主編.藏族美術史[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索南多杰(1992—),男,籍貫: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單位:西南民族大學,研究方向:藏學
申請課題名稱:近代康區著名畫師朗卡杰及其唐卡藝術傳承支系研究項目編號:CX2018sp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