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茂生
摘 要:本文以風景園林規劃為研究視角,針對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展開分析討論,從海綿城市理論概念出發,從水景規劃、道路規劃、綠地規劃三個方面探討海綿城市理論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海綿城市;風景園林;規劃
前言: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需要協調好城市化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基于這一要求海綿城市理論應運而生,為城市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持。為此,如何將海綿城市理論有效應用到風景園林規劃中已經成為集中關注的問題。
一、海綿城市理論概述
海綿城市理論集中強調的是城市規劃與建設中對于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科學處理,致力于協調好城市規劃建筑與城市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是新時期生態文明與城市規劃建設相互集合與妥協的產物。2012年,海綿城市理論首次提出,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城市會提高水資源處理與應用的彈性,在降水的時候可以自動吸水、蓄水、凈水,是實現對水資源的儲備,從根本上減少城市洪澇災害。2015年,我國開始實施“海綿城市”試點項目,通過相關措施,逐步完善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為海綿城市理論的全面實踐總結經驗,進而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的背景下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經過幾年的實踐,海綿城市理論已經總結出豐富的實踐經驗,為這一理論體系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提供了數據支持,將其有效應用到風景園林規劃與建設中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綜合效益。
二、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中規劃中的應用
(一)水景規劃
在城市化之前,裸露的土壤對于雨水的沖刷可以起到緩解作用,所以區域內部的水位不會再短時間內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裸露在外的土壤面積不斷減少,雨水無法快速的深入到土壤當中,那些原本可以進入到地下水系統終中的水需要在地表徑流,從而也就產生了“雨水徑流”[1]。海綿城市理論可以對城市生態系統形成保護作用,可以實現濕地、河流、湖泊等生態敏感地段進行有效的保護,不僅可以確保對足夠水資源的控制,同時還有利于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基礎上維持城市林地、濕地等涵養水源的功能。在園林水景規劃的過程中應用海綿城市理論,就是要轉變城市的排澇思路,集中體現在對城市生態系統的保護與生態性開發,而這些都是通過對雨水的有效搜集和凈化來實現的。在生成雨水徑路的時候建設雨水花園、屋頂花園等實現對降水的有效吸收,進而對地下水資源進行有效的補給。在地面滲水能力不足的時候,科學整合園林景觀的手段去配置建造景觀等凈化雨水,之后將凈化的雨水運輸到生態濕地等區域,如果園林景觀的水體容量達到了飽和之后,可以有效利用人工蓄水池等去吸納多余的水資源。
(二)道路規劃
在將海綿城市理論應用到風景園林道路規劃中,要將節約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為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結合園林地區以及周邊的環境實施合理性的規劃。針對園林道路進行規劃的時候,可以應用環路網的設計方式,去有效降低道路的面積。與此同時,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指導,應該利用間隔綠化帶的方式,同時要注意綠化帶的規劃要與排水需求相整合,可以利用“下凹式綠化帶設計”的方式,從而一旦遇到暴雨天氣,雨水可以有效滲透到下凹綠化帶當中,從而也就提高了雨水的滲透性。另外,針對風景園林道路規劃的過程中,需要集中關注路面材料的選擇,不但需要考慮應用質量好的材料,還需要確保路面具備良好的滲水功能[2]。通常情況下來講,應該盡量選用具備良好滲水性能的生態鋪裝材料。例如,可以選擇應用多孔混凝土、草皮磚等材料。在進行路面規劃設計的時候,應該留有一定的空間,實現對于草坪的填充??梢宰⒁舛鄳靡恍┧槭⒛拘嫉炔牧?,這材料具備一定的滲水性,可以應用到園林路面建設,符合海綿城市理論的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材料的附著性是比較差的,在管理的過程中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再就是海綿城市理論下的園林道路規劃,要結合園林的整體規劃要求對路線進行規劃,結合整體地形去調整行車道和人行道。為了進一步提高道路的整體滲水性能,可以在園林的道路兩旁規劃上具備良好吸水性的植物,從而緩解積水的問題,增加園林景觀得到綠化面積,提高綠化質量。
(三)綠地規劃
綠地是城市園林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指導,園林綠地景觀的設計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設計者應該對綠化植被的根系分布情況作出充分的考量,結合園林規劃的實際情況需要,合理去設計集水坑塘;第二,需要結合集水坑塘的實際效果,去科學布置灌木、喬木等綠化植物;第三,設計工作人員需要明確城市地下管網以及排水口的位置,盡可規劃上凹地的流水通道,這樣不僅可以實現有效的排水,同時可以使得綠地景觀呈現出起伏多變的視覺效果,有利于提高園林景觀的審美價值。
結語:將海綿城市理論有效應用到城市園林景觀規劃實踐中是進一步提高風景園林生態價值的需要,是協調城市化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關系的需要,是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需要。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園林景觀設計工作者認識到海綿城市理論的價值,轉變傳統理念,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作為根本出發點與最終立足點,結合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需求,科學布局園林中的水景、綠地、道路,最終實現園林景觀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原英東,劉周.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花卉,2018(16):157-158.
[2]姜言龍.再議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有效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8(1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