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地方稅體系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地方稅體系視閾下對中國和發達國家的地方稅制從地方稅權、主體稅種、稅收征管三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并通過比較總結出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為我國今后的地方稅征管改革與完善提供經驗與借鑒。
關鍵詞:地方稅體系;國際比較;征管模式
一、引言
完善地方稅體系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十五”規劃首次提出完善地方稅稅制,到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仍然強調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進一步健全地方稅體系”。而我國地方稅體系無論是在稅權的配置、主體稅種的選擇還是在稅收的征管上都遠未臻熟,需要在借鑒其他發達國家地方稅體系的經驗,完善我國地方稅體系。
二、地方稅收征管國際實踐
本文以稅收立法權為主的地方稅權劃分、分稅基礎上的地方稅主要稅種、地方稅征管模式這三個角度,對地方稅體系更為全面、系統的研究分析。以下分別從各個角度對外國地方稅體系進行分析闡述。
1.地方稅權制度
國際上稅權劃分大致有三種類型 :一是稅權集中型,二是稅權分散型,三是稅權集中與分散兼顧型。我國屬于稅權集中型,稅收的立法權集中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地方只享有稅率稅額調整權、實施細則制定權。同樣稅權高度集中的國家還有英國,中央對地方政府發放信用許可證以限制地方政府籌集資金,限制地方稅權。
實行稅權分散型的國家主要是一些聯邦制國家,典型代表有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地方政府一般在州(省)法律框架下擁有較高的稅收自主權。
實行稅權集中與分散兼顧型的代表國家有德國和日本。在日本,國會掌握稅收立法權,但地方議會可開征《地方稅法》所列舉的稅種外的新稅種,此外,在地方收不抵支時可經中央批準開征普通稅。
2.地方主體稅種設置
從各國現實情況看,雖然各國稅收制度和稅種構成有所不同,但地方稅主體稅種主要有以下三種:
(1)以財產稅為地方稅主體稅種
許多國家選擇財產稅作為地方稅主體稅種,首先財產稅稅基穩定,納稅面寬,其次財產稅充分體現了受益原則,即不論個人財產還是企業財產都享受著地方財政公共支出的利益,因而理所當然應該納稅。2015年澳大利亞州政府財產稅收入占州總稅收的41.7%。2016年法國地方稅收總計1365.99億歐元,其中財產稅占到52.7%。
(2)以所得稅為地方稅主體稅種
所得稅適于作地方稅的主體稅種的原因有:首先,所得稅稅源潛力大;其次,所得稅能較好地體現受益原則,工作或經營所得到的收入都享用了公共物品和服務,應當繳納一定的稅款。2016年加拿大州政府總稅收中所得稅收入占到州政府總稅收的47.6%。德國2016年州政府稅收收入2796.74億歐元,其中所得稅占到51.2%。
(3)以消費稅為地方稅主體稅種
消費稅作為地方稅主體稅種的可行處在于以下兩點,第一,稅基的非流動性,即稅基不會發生大規模區域性轉移;第二,消費稅符合受益原則,納稅人從中獲得利益就應該繳納相應的稅。美國州政府以消費稅作為主體稅種,2016年美國消費稅(商品勞務稅)收入占到州政府總稅收的55.8%。
3.地方稅征管模式
雖然各個國家的征管機構以及征管方式不盡相同,但一般都經過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征收和稅務檢查等程序。
美國建立有完備高效的稅務登記制度,即全國統一的納稅人登記編碼制度和嚴格的納稅登記制度。美國稅法規定,孩子滿一歲時就應該申請社會安全制度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該號碼可用于銀行開戶、社會保險、納稅申報。2006年Gryglecwicz et al.申請了一項專利,適用于美國流轉稅征收管理模式,在流轉稅的征收管理系統中,每一產品都有唯一的編碼,產品在投入銷售時登記入系統,方便州政府征管流轉稅,減少漏稅。
在納稅申報方面,加拿大實行雙向申報制度,一方面雇主對支付給每個雇員一年的薪俸要向稅務局申報,另一方面雇員也要填好申報表按規定的時間申報,這就印證了申報的準確性。
三、完善我國地方稅征管模式的若干構想
地方稅建設及其完善是一個復雜漸進的過程,本文對各國地方稅體系進行比較,在借鑒外國地方稅體系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具體國情,提出完善我國地方稅體系的政策建議。
1. 建立以“分稅權、賦法權”為重點的地方稅稅權體系
從理論上來說,稅權應包括稅種的開征和停征權、稅目的確定權和稅率的調整權、稅收優惠的確定權、稅法的修改權與解釋權。我國是稅權集中型國家,當前的《稅收征管法》限制了地方政府享有完整的稅權,根據以上的比較分析,可以考慮修改《稅收征管法》,在一定程度上賦予地方對個別稅種的開征、停征、減征、免征等方面的權利,使地方政府享有適當的稅收權限。
2. 理順征收管理關系:國地稅合并的改革探索
今年3月13日國務院提出要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但兩套機構的人員融合、征管機制的統一仍然是個問題。應理順征管關系,減少中央稅和地方稅征管的交叉重疊,提升征管效率。地方稅務機關集中也利于中央對地方稅權的調控,有助于賦予地方政府稅權。
3.加強稅收征管的信息化程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了互聯網、大數據等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發展方向。我們盡快做好第三方信息平臺建設,以實現對稅源的監控。比如流轉稅的征管可以借鑒美國的流轉稅征收管理系統,對每一產品都賦予一個唯一的編碼,該產品在投入銷售時登記入系統,方便政府征收流轉稅,減少偷漏稅。
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稅收征管方面的應用實踐。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為加強政府稅收治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其可以通過分布式加密記賬體現稅收雙方的信息博弈過程,有效地解決稅收信息不對稱,降低稅收流失率和稅收成本,為優化稅收服務質量提供實現路徑。
參考文獻:
[1]劉天琦,李紅霞,劉代民.新形勢下地方稅體系重構路徑探析[J].稅務研究,2017(4):114-116.
[2]蘇揚.選取地方稅主體稅種:參考特征?潛力分析與總體思路[J].地方財政研究,2015(08):62-66+81.
作者簡介:徐哲1994年12月云南財經大學云南省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