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莉
[摘 ? ? ? ? ? 要] ?臨床實習是學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是護理教學的重要階段。對強化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培訓,做好護理安全培訓,解決好中職生高考與實習之間的沖突,培養臨床護理基本技能與操作水平,加強患者溝通及人際交往的能力來提高實習效果進行探討。
[關 ? ?鍵 ? 詞] ?中職護理專業;臨床實習;探討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066-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就意味著學生必須擁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臨床實習是學校教育的深化和延伸,護理專業學生實習的過程是護理教學的重要階段。本人結合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對護生管理及帶教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加強護生實習前的培訓,使我校的護生能夠更好地適應臨床實習,由實習護士向職業護士更好地過渡。本人對如何提高我校護生臨床實習效果進行探討。
一、強化專業理論和技術培訓
(一)培訓模式
護理專業實習生需要不斷實踐,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專業技能。因此,良好的崗前培訓不可或缺,培訓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帶教知識和經驗,確保護生可以順利完成實習任務。通常培訓采取專題講座方式,通過課上培訓、課下交流的方式使實習生對工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比如,掌握護理服務模式,了解相關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正確認識實習,從而順利圓滿地完成實習任務。
(二)熟悉實習醫院相關情況
1.介紹醫院的組織結構及相關情況。
2.重點介紹護理部的組織結構和職能,實習生熟練掌握護理部情況、工作內容、工作分工、工作流程等,實習生熟練掌握護理部情況,對盡快熟悉醫院工作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與臨床接軌,提升技能
我校護生臨床實習共35周(8個月),內科6周、外科6周、兒科5周、婦產科4周、五官科2周、手術室4周、急診4周、供應室3周、機動1周,實習醫院也會根據醫院的科室設置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每個科室既有共同特點,又有專科特點。護生主要承擔病人臨床基礎護理,因此基礎護理學科和專業技術實訓課的實習前強化訓練尤為重要。尤其注重臨床常用技術的規范化培訓,如無菌技術、生命體征測量、置胃管、男女性導尿術、各種灌腸術、皮試液的配制、各種注射術、靜脈輸液技術、標本采集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注重教學內容的現代化,依據模擬醫院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使教學與臨床護理保持密切聯系。還可以根據護理學科發展現狀,充分利用臨床優質資源,邀請臨床護理專家開展護理新技術,新進展的講座,以拓寬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護理安全的培訓
(一)加強護理安全教育,提高護生的安全意識,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基礎
通過經常性、實效性、針對性的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嚴格執行安全規章制度,提高護生的風險意識,促使安全護理行為的養成。
(二)強化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
加強護生法律知識的培訓學習,增強法律意識,強化法治觀念,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以防范由于法治觀念不強所造成的護理差錯和事故。
(三)強化常見護理職業損傷及防護措施
查閱國內外文獻資料,職業損傷中88%護生未接受過專業的職業防護知識的系統化教育。護生進入臨床一線與患者接觸最為密切,存在許多職業感染機會。因此加強對各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認識,掌握處理和防范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減少職業危害,保護自身安全,尤為重要。
1.生物性損傷的防護
生物性損傷是影響護理職業安全最常見的職業有害因素。護理工作環境中主要的生物性因素為細菌和病毒,它們通過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皮膚等途徑感染護理人員。
2.物理性損傷的防護
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特定環境中的物理危險因素有機械性損傷、銳器傷、放射性損傷、溫度性損傷、噪聲,其中銳器傷是護理人員最常見的職業損傷,針刺傷后的感染是導致醫務人員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最主要因素。針刺傷主要發生在輸液完畢拔針處置時,針頭使用后回針帽,分離針頭,抽血后處置、整理用后針頭時。切割傷主要發生在瓶蓋開啟、折斷安瓿、清理玻璃碎屑等過程中。
3.化學性損傷的防護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工作環境,護士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通過各種途徑接觸到多種化學消毒劑或化療藥物而使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
4.心理性損傷的防護
護士長期面對意外傷害、疾病、死亡及憂傷情緒,導致健康失調或身心失衡。嚴重引發中度或重度的悲觀情緒,甚至影響護理職業生涯。
三、模擬醫院管理制度,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為保證護生順利適應醫院環境,把醫院工作模式滲透到課堂教育中。
(一)以課堂紀律為抓手,培養學生的勞動紀律
將醫院模式搬進課堂,要求學生以正式護士身份進入,嚴抓課堂紀律,模擬臨床情景再現。比如,課堂出現遲到現象,以心肺復蘇技術搶救“黃金4分鐘”臨床案例引入,組織角色扮演、角色互換,體現時間就是生命。搶救時間越早,成活率越高。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愛惜生命從我做起,嚴格約束自己。
(二)儀容儀表的管理
以“我是一名護士”為主題,結合課堂實驗項目,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進行護士坐、站、行、走等日常行為訓練。學生處于青春期,最喜歡化流行妝、佩戴首飾。針對戒指和手鏈,以如何控制院內感染為例,以感染鏈和戒指、手鏈導致疾病傳播展開教學,體現護士在院內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尤其以學生自身及家人健康為第一任務,使其認識到規范儀容儀表的重要性。
(三)培養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溝通技能是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七大領域之一。目前病人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增強。因此護士的溝通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但護生溝通能力培養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畢業實習這個護生與病人及其家屬,帶教教師直接接觸的關鍵階段,面對醫院全新復雜的社會環境,加強溝通技能培訓,對護生實習面對病人及其家屬、處理好護患關系,避免出現護患矛盾,導致醫療糾紛,畢業后適應環境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至關重要。
(四)加強護生的人文關懷和愛傷觀念的訓練
將人文關懷理念貫穿在實踐操作之中。護理操作動作輕柔,盡量減輕病人痛苦。如在生命體征測量技術中暴露肢體時注意保暖,導尿灌腸技術中保護病人隱私,注射時體現無痛,讓病人時刻感覺到護士的關愛,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
四、解決好三職生高考和實習之間的沖突
作為中職衛校的畢業生,因為學歷較低,對前途的不確定性使臨近畢業的學生無法專心實習。即使是被迫到了病房,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臨床護理工作之中,容易造成醫患糾紛,降低患者滿意度,重者出現醫療事故,影響我校實習工作的開展。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實習前進行問卷調查,有關畢業后去向問題,在實習分配中做出調整。側重考三職生的學生,可以選擇規模小、病員少一點的醫院實習,在閑暇時有精力投入三職生的理論復習之中。
綜上所述,本人授課班級通過強化專業理論和技術,加強護理安全的培訓,模擬醫院管理制度,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指導解決好三職生高考和實習之間的沖突等形式多樣的護理教學。旨在使其迅速進入角色,減輕心理負擔,提高臨床實習效果,減少醫患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采用不同方式的調查,護理專業學生順利完成了實習任務,而且在醫院表現突出,不但提高了她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增強了職業認同感,提高了臨床實習效果,使護理專業學生順利地走向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田麗麗.護生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2013年河南省護理專業成長與職業環境規劃研討班論文集[C],2013.
[2]王萍.以就業為導向的護理班實習前階段性管理措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0(1).
[3]李玲,蒙雅萍.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4]白芬英.實習護士溝通技能培養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0(1).
[5]劉萍.臨床藥學實習崗前培訓中的問題及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8(6).
[6]姚娜,馬曉榮,早然木·尼亞孜,等.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臨床實習質量多主體評價的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6).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