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譯萱
摘 要:從古至今,教師都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先生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已經延續了五千年。從洋思到杜郎口的改變,擦亮了許多教育者的眼睛,讓許多教師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種教學方式,并且躍躍欲試!
關鍵詞:學進去;講出來;學會放手
2013年末,徐州市為了推進“學講計劃”的實施,許多學科都開展了同課異構活動,即不同學校的兩位教師共同執教同一課題。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在課前沒有進行溝通、交流的基礎上,我和另一位老師必須通過不同的教學設計展示了相同的教學內容。但無論怎樣,都必須著重體現學生的 “學進去,講出來”。
第一次試講時,我講的多,學生講的少[1]。第二次試講時,學生講的多,我講的少,可是教學內容沒有按時完成[2]。在教研員老師和教研組老師的幫助下,我不斷的修改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學、互學、問學、展示等環節,將所學內容在課堂上通過講出來的方式進行了展示,同時每一個教學活動都給予學生較強的開放性和包容度,終于在課堂上實現了“生進、師退”“學進、教退”的課改思想。
這次教學活動,我深有感觸,要想在課堂上真正實現“學講”,教師就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放手,并學會舍棄!可是,嘗試的人多,成功的人少!因為很多教師太愛學生了,愛的想把自己的所有知識都講給學生聽。正是這種愛,讓本屬于學生的課堂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舞臺;也正是這種愛,讓學生在昏天黑地的知識灌輸中,像個啤酒罐子一樣飽和、溢出,最終少有學生學有所成。那么到底是什么成為教師改變的阻礙?對,就是教師的“愛”!因此,要想有效推進“學講計劃”的實施,首先要使教師學會讓“愛”放手!
我將教師的“愛”歸為以下幾類:
1課堂教學中,教師最怕語言不簡練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語言不簡練,想哪兒說哪兒,這些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的語言既有反復性,又有重復性。既浪費時間,又影響課堂效果。教師的廢話連篇占用了“講出來”的時間,讓學生失去了講的機會。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句話在課前準備時,都要進行不斷地推敲、錘煉,而不是課堂上的天馬行空。所謂的備課也不再只是過去的備課本,而是備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及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如何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2課堂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的要求不具體、不明確
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自學、互學、問學、展示等環節,其中任何一步,如果教師的要求表達不清,就有可能出現學生的活動效果差,漫無目的的討論,效率低下的情況。
譬如,本次教學活動的課題是“種子的結構”,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小實驗“觀察種子的結構”。其中有一步,是用解剖刀切開玉米種子。第1次試講時,我要求學生看著書本上的實驗步驟切開種子,沒有進行具體指導。可結果,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有橫著切的,有斜著切的,還有切成好幾個小塊的,根本就無法進行觀察。課后,我總結了這節課出現的所有問題,我發現問題其實還是出在我身上。
第2次試講時,我將實驗步驟寫成了探索指南打在PPT上,讓學生依據探索指南去尋找種子里的秘密。在切開玉米種子之前,先提出問題“什么是縱切”,讓會的學生展示給大家看,然后給學生展示玉米縱切前后的圖片,讓學生有據可依。最后,所有的小組都能正確的切開玉米種子,進行觀察。
因此,在課前準備時,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環節,不同學生程度,提出不同的學習內容和活動要求,可看書、讀書、觀察圖片、同桌互講或1人講給組內其余成員聽。
總之,教師對學生的要求一定要具體、明確、清晰、且難度適中。
3課堂教學中,最怕師助時間過長
很多教師因為舊的教學模式下所養成的不良習慣,認為如果所有內容沒有講給學生聽,學生就一定沒有學會,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我校,學生程度層次不齊,對于成績差的學生,他們有很多內容是掌握不了的。如果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想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那就要進行選擇,選擇他們能學會的學習內容,有針對性、專一性、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消化、理解、吸收。
因此,課堂上,教師講的時間不宜過長,內容也不宜過多,要選擇、濃縮,恰到好處。學生程度好的,可進行點撥、程度差的也可通過生助強化、深化理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尤為重要的是,教師還要學會放棄,要知道有舍才有得。對于程度較差的一些學生而言,課標的要求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為了讓這類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找到歸屬感,教師課前就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實驗、多媒體課件等突出重、難點,降低內容難度,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4課堂教學中,最怕教師急于歸納和總結
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在學生答題時總是急于糾錯,急于講評,急于告訴學生答案[3]。這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可是學生不需要。大部分學生能在別人答題時聽出問題所在,能在學習任務完成之后對本節課知識要點進行歸納和總結!此時,老師的“愛”只能成為學生的負擔,讓學生失去提高學習能力的機會。
因此,親愛的老師們,把自己給學生的“愛”保留一些!讓“愛”放手,相信你的學生。少一些“愛”,孩子們會飛得更高!
[參考文獻]
[1]王芙晨.堅持貼近4個實際 ?創新德育課教學[J].衛生職業育,2006(14):147-148.
[2]高巖.素質教育中道德素質培養略論[J].衛生職業教育,2006(14):148-150.
[3]申武廣.傾聽,從反省自身開始[J].新教師,2013(05):45-46.
(作者單位:徐州市科技中學,江蘇 徐州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