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勝
[摘 ? ? ? ? ? 要] ?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及每一個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在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以核心素養為指針,以富有特色和創新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外資源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的成才打下基礎。
[關 ? ?鍵 ? 詞] ?數學校本課程;核心素養;開發;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102-02
校本課程的開發符合國家教育政策,是國家倡導的,校本課程是富于地方區域的課程,是對國家教材的補充與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及每一個學生個性的發展都提供了新的舞臺。在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學校以核心素養為指針,要以富有特色和創新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外資源,根據學校與學生實際對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創建出富有本校特色的數學校本課程教材。
一、核心素養下搞好數學校本課程的策略
(一)堅持原則,把握數學校本課程的發展方向
1.針對性原則
幾本教科書的開發必須考慮到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和地區的教育資源,開展一系列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學校課程,開闊視野,培養探究與合作精神。
2.整體推進、逐步完善原則
我校開發的多學數學課程在編寫、教材選擇和實施策略等方面采用整體推廣方法。旨在運用集體智慧,發揚大膽的創新精神,發展自己的課程改革理念,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不斷完善數學課程體系,創建教師隊伍,促進學生協調發展。
3.生成積淀、不斷發展原則
本課程的課時應該根據學校、學生和教師的需求產生,并繼續發展成為獨特而有意義的課程。它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協調整個育人的功能,而不是形式主義。
(二)確保校本課程發展的措施
根據實際情況,學校課程將在適當的年級實施,以便每個部分都集中精力,突出重點,克服困難,并嘗試在同一實踐中有多位教師進行比較、溝通和實踐展示。
制度保障:制定相關的校本開發實施制度。
建立激勵措施:與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評選先進結合起來,發揮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搞好數學校本課程教學的實踐認識
數學校本的開發與實施在核心素養時代的影響很大,它能使學校教育變得豐富與充滿生機,增添了教師的智慧與理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享受到快樂和自由。那么,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搞好數學校本課程的教學呢?
(一)構建民主氛圍
教育民主是新課改所提倡的主題之一,它的外延廣泛而又富有詩意。在開發和實施數學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更加充分享受民主的群體。在數學校本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構建民主的課堂氛圍,與學生平等交流,與學生平等相待,與學生和諧交流,探討數學問題。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放下師道尊嚴,與學生民主地學習新知識,接受學生的質疑與提問。在傳統教學中,在實施國家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實施者的角色。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明確提出教師依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校本課程的教學,與學生商討制定和確立校本課程的目標、結構、門類、組織形式、具體實施的時間、評價方式等這一過程。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校本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實施,廣大教師和學生都將享受到更多的民主權利。這股民主之風逐漸匯成洪流,必將推動學校教育的民主化,學校文化的民主化建設與發展。
(二)教師應設計一個具有數學校本課程的教學計劃
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了解教學大綱和學習者基本學習情況,以便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出更符合實際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它不僅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了預設,而且體現著執教者的風格與教學效果,是教育思想表達與實現的宏圖。所以,教學計劃的作用貫穿于教學的全部過程中。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還可以使教師的語言和黑板寫作更加準確。當然,教育者有必要了解的是,教學計劃不僅是教師現實教學的一個樣本,而且是對教學內容的一個溫習。所以,在數學講授過程當中,教師應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并將教學思想貫穿其中。在數學核心素養的條件下,教育者應當不斷運用學習者的主動地位,把學生從被迫學習轉變為自主研習。這就需要教師改進自身的講授方式,并且把教學計劃與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相結合。
(三)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校本課程的教學
數學是與生活聯系很緊密的一門應用課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時時要用數學知識。校本課程是從學校與學生實際情況而創作的,校本課程的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這樣才能顯示出校本課程的生命力與價值。校本課程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生活,體驗生活的過程。師生可以借此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五彩繽紛的生活。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將自己的知識和直覺經驗聯系起來,應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豐富的生活中發現到處都有數學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與運用數學的意識。
(四)調動教師進行校本課程教學的積極性
教師是實施課程的關鍵。動員教師開展校本課程教學,鼓勵每位教師積極參與,發揮教學技能,并為他們提供更大的教育空間。在課程開發和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是一些教師缺乏對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熱情。因此,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引導與培訓,讓他們認識到校本開發的重要性,調動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學的積極性。
(五)創新教學方法
數學校本課程的教學實踐有多種,這些教學實踐形式都強調教師要學習新課改,踐行新課改精神,從學生的學習實踐出發,創新教學方法。在素質教育時代,創新數學校本課程,它是數學走向學生生活與學習的最佳途徑,它杜絕“拿來主義”,遠離“改良主義”,強調學校的教學實踐是一個完全創造性的過程。
針對不同學生的年齡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習情況,教師采用與之相匹配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喜歡采用“質疑—探究—釋疑—提升”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活動中,學生面對一篇課文,教師讓學生閱讀文本并提出問題,可學生提不出問題或者提出的問題無質量,何以出現如此被動的教學局面?教師對學生的能力估計不足。因為大家都知道,提出一個問題比回答一個問題更難。對基礎薄弱的班級采用探究法教學,無疑為學生的學習設置人為障礙。改變這種狀況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在教學環節中取消質疑、探究兩個環節,直接從釋疑環節開始,變質疑型為引導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教師將培養自覺創新的習慣和品質,逐步形成一個熱衷于創新的學校文化。
(六)創新數學校本課程的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教學模式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模式”不是僵化刻板的公式,沒有適用于任何范圍的“萬能公式”。倘若不加分析,機械模仿他人之“教學模式”,必然會導致嚴重的教學后果。每位教師需認真借鑒他人的教學模式之長,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際,走一條適合自己教育教學的校本課程教學模式,即創新型教學模式。錢夢龍說過:“我反對程式化,但是并不反對一定的模式。”當既有教學模式已不適時宜時,必須打破既有的固定模式,創建新型教學模式。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要摒棄以教師為主體的“理解性”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突出對學生感悟、質疑和運用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基于校本課程課堂教學活動中,創新校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構建高效課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校本課程的模式創新上堅持新課程理念,著力體現學生的學習品質、思維品質,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有效地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校本課程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七)對數學校本課程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結果的檢驗。在數學校本課程教學評估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體現核心素質在教學中的滲透。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注重成績,這是應試教育的主要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側重于知識獲取,忽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為了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必要將教育評估納入此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培養可以看作校本課程的重要目標。因此,在正式的教學評價環節中,教師應設計一定的教學內容,以反映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構建高效課堂必須依托科學的教學模式,沒有模式的課堂是放任自流的課堂,但模式不能變為程式,課有常而教法無常。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教學模式時,應當不斷進行研究與創新,以真正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收到實效。
參考文獻:
[1]馮紅果.校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7.
[2]牛乾坤,張玉紅.我國培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文件綜述[J].綏化學院學報,2015(7).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