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新英
摘 要:進行課堂提問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提問一方面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活躍和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切實的發揮,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但是課堂提問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因此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要注意提問的方式,進行探究式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政治課是初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如何在政治課堂中有效進行探究式提問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事情。本文立足于教學實踐,首先對探究式提問的概況進行了介紹,然后為探究式提問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實現提供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探究式提問;初中政治課堂;有效建議
在初中的政治課堂中,提問是師生活動的重要媒介,在進行提問時,我們要盡量提一些引人思考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促進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探究式教學被大力的提倡,在這種以問題作為推動課堂進行的教學模式中,探究性提問成為施展探究式教學的重要環節,探究式提問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探究式教學的效果。
一、初中政治課堂探究式提問綜述
在教師展開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學生根據教師提問的問題給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而探究式提問是在探究式教學的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種課堂提問形式,主要指的是能夠對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激發,且具有思維發散作用的問題。
在初中的政治課堂中,提問作為教師至關重要的教學階段,根據探究式教學思想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的提問。我們都知道,初中政治是一門抽象性理論性極強的學科,它的兩大基本屬性就是教育性和知識性。在這兩大基本這種中,前者它的根本屬性,后者是它的一般屬性,后者是所有的學科所共有的,而“育人”的特性是初中政治的特色。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都達到一定的高度,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都已初步形成,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一定的質疑精神,他們不同于初中生那般活躍,在課堂上更加的沉默寡言,但是他們的知識體系和認知水平高于初中生,抽象思維已經占據主導,初中生的這些特性為初中政治課堂進行探究式提問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初中政治課堂探究式提問的特征
(一)生成性
每個學生本身都具備了十分獨特思維,教師為不可能完全相符學生思維,學生思維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展開政治教學過程中,會隨機產生問題所致政治課堂問題探究產生極大生成性,都是基于課堂隨機產生本身與教師預設問題也存在較大差異。此種生成性不僅會對教師教育機智加以考驗,還會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激情。
(二)開放性
通常情況下的問題提問主要包括了封閉式、開放式兩種提問方式,但是通常情況下探究式提問并未設置固定答案,因此問答具有開放性能夠多角度提問學生,這樣一來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三)邏輯性
在展開探究式提問過程中,需要保證問題能夠循序漸進逐次提出,層層深入的讓學生展開探究,能夠以“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循序漸進的展開。
三、探究式提問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措施
(一)探究式提問的要求
首先提問時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學生的困惑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學生已經意識到的,一種是學生自以為正確的沒有意識到的。
其次提問時要保證問題難易適中符合多德森定律,中等強度的學習動機會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過易或過難的問題都會對學生的學習不利。
最后提問還需注意時機適當,譬如在學生出現認知沖突情況下提問,往往能夠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解決問題。
(二)優化探究性提問策略
首先,提問過程中應當立足新問題,通過一節課堂教學必然會產生生成性問題,而該類問題并非原本教案可以預料,因此預設問題無可厚非,需要注意問題設置方向彈性,并且結合課堂實際情況加以轉變。
其次提問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以學生思維方向為主,用探究式提問引導學生鞏固掌握知識點。在探究式提問過程中確保問題達到一定高度充分激發學生的欲望。還可以通過解決問題給學生帶來榮譽感及問題解決信心。實現了問題具備較強創新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設平臺。
最后探究式提問時還應當注意學生知識體系,尋找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關鍵鏈節點,從而形成與學生已有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新知識。
[參考文獻]
[1]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J]. 張華. ?學周刊. 2012(02)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季延初級中學,福建 晉江 3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