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李李
[摘 ? ? ? ? ? 要] ? 藥物化學是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開設的重要課程之一?,F如今全國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在不斷推進,中等專業學校的藥物化學教學方法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此,個人認為在中等專業學校的藥物化學教學中運用案例式教學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對案例式教學法在藥物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和如何在藥物化學教學中運用案例式教學法進行探討。
[關 ? ?鍵 ? 詞] ?案例式教學法;中職;藥物化學教學;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232-02
作為藥學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程之一,藥物化學的學習至關重要,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不僅會有效地運用現代化學藥物理論知識,還能為研究新藥品奠定堅實的基礎。進入21世紀后,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社會上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藥物化學老師必須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深入改革教學模式。筆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案例式教學的內涵,然后探討了藥物化學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式教學的重要性,最后探討了把案例式教學方式引入藥物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一、案例式教學的內涵
案例式教學最早于1870年由美國哈弗學院提出,其主要面向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和創新型人才,該概念一經提出,便被世界范圍內認可。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入案例式教學模式,其中最先應用的學科有法學、醫學,由于其獨特的作用,開始在其他學科諸如管理學中應用。案例式教學自面世以來,開始被很多高等院校所引用。我國案例式教學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摸索,已經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越來越規范,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事實上,我們無法忽視在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案例式教學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種教學模式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突出學生獨立思考的特性。不僅如此,案例式教學模式進行知識傳授的時候借助特定的情境,模擬真實的案例,讓學生在逼真的環境下,對知識進行體驗、分析、吸收和內化。作為老師,在應用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教學實際,讓學生先閱讀、再分析問題,然后自行思考解決問題的措施,最后討論有無最優解,在其中老師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學生完成知識學習后,老師需要進行科學的總結。這個完整的過程,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提升,確保具有一定的處理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積極地學習,創造性地開展知識內化。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會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還會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最后落實在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提升上,保證教師自身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案例式教學法在藥物化學教學應用中的意義
在藥物化學課程中引入案例式教學模式,應該把病歷突出,尋找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在一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就國內醫學教育來講,引入案例式教學具有深遠的影響,符合當前社會需要更多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畢業生的需求。
(一)案例式教學法在藥物化學教學應用中對學生的意義
很多學生反映對藥物化學課程學習熱情不足,因為這門課程不僅具有非常多的知識點,而且具有較大的覆蓋面,和藥理學、有機化學等課程的聯系非常緊密。這門課程的知識點眾多,如藥物結構、合成、性質、分析等,這些知識之間并沒有很大的關聯性,知識學生沒有較深的印象。目前很多老師在教授這門課程的時候幾乎都是采用概括式教學,課堂學習氛圍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老師不重視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學習,僅僅重視知識在師生之間的傳遞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在這門課程課堂中解決學生缺乏學習動力的現狀,由于案例式教學的獨特作用,在藥物化學課堂上進入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把上述問題解決。
1.案例式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種教育教學模式會科學地改變學生目前被動學習的現狀,變被動為主動。目的性強是案例式教學的特征之一,學生一旦有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就可以去探究,自行找到答案,通過資料查找、自主分析等方式,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我們討論案例的時候,學生之間還可以共享自己查找到的知識,對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進行培養,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總而言之,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2.案例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藥物化學課堂上引入案例式教學,通過分析思考典型病理和案例,然后引導學生積極發言,以問題為導向開展課程教學,讓學生把原有學習的知識在實踐之中運用,把知識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不僅如此,這種教學模式還有助于學生快速反應能力的鍛煉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案例式教學法在藥物化學教學應用中對教師教授的意義
在藥物化學課堂上不僅可以引入案例式教學,還可以依托傳統教學模式,二者形成相輔相成、相互支持的作用。這種教學不能在教學內容的豐富上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讓學生不僅獲得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能保證其獲得專業知識技能,變理論知識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有意義的講解,實現理論和能力共同進步,協調發展。要想保證這種教學方式科學的運用,這就要求老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不僅理論知識豐富,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同時,老師還應該具有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授知識的情況改變教學措施的應變能力,這對老師的職業發展來講也具有很大的優勢。
三、如何在藥物化學教學中運用案例式教學法
(一)要選擇合適的案例
要想把案例式教學模式引入藥物化學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礎的為選擇合適的案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以生為本,尊重教學內容,面向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然后綜合選擇案例,選擇的案例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保證學生進一步探究,還能溝通聯系學習的舊知識和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在筆者看來,選擇的案例不能太難,難度系數適中,案例太難會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也不能太簡單,太簡單不利于學生創新學習和探索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綜合思考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實際,盡可能通過案例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讓每一位學生通過案例有所得、有所學。如在執教“化學治療藥物”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書本外的案例,假設學生是藥劑師,要是有一位病人向你咨詢磺胺藥的腎功能損傷,你會怎么做,怎么樣選擇合適的磺胺藥給患者。又或者在學習抗生素知識的時候,可以引入《戰狼2》中的埃博拉病毒,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懷培養的同時,還能激發他們戰勝病魔,深入研究新藥物的心理。這兩個案例的引入,都和學生的實際相關,且難度適中,這對學生學東西興趣的培養很有幫助。
(二)要做好案例的分析準備
選擇好案例之后,老師就應該致力于案例的研究,把案例可以解決的問題和不能解決的問題都了解清楚,深入思考案例中涉及的藥物化學知識,然后通過多種方式搜索資料整理出關鍵信息點,以便于自己在課堂上更好地執教,更好地突出案例的作用。如上文中第一個案例,藥物化學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病人損傷的腎功能情況,然后探討不同磺胺藥物種類在該患者體內的代謝情況及其對腎臟的影響,然后得出正確的結論,選擇合適的藥物種類。同時,在執教《抗生素》內容的時候,可以把造假藥案例引入課堂,如梅花K案例,引導學生研究造假人員為什么要在黃柏膠囊中加入四環素;然后分析四環素進入人體后會導致何種中毒情況,有什么反應或者會出現什么情況;然后再深入討論腎臟功能在中毒后會出現什么變化,通過上述多個環節的思考和探究,學生就會深入地了解到四環素給人們造成的危害。作為老師,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通過多種角度去對問題進行分析,盡可能地找出和課堂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案例,積極地去引導學生,讓學生不斷思考和研究,最終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
(三)要組織課堂進行高效討論
課堂上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老師可以問題的形式把課前準備的知識留給學生,引導學生組成學習興趣小組,然后自由討論、自行查找資料,以多角度的方式去探索問題的答案,作為老師應該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和研究。要想不斷提升討論效果,可以借助提問、搶答、追問等形式,保證更好的效果。完成討論后,老師還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讓學生通過總結和反思,進一步深化知識的學習,老師在此過程中還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如磺胺藥物這一案例中,老師在課堂上導入案例,然后和傳統教學、案例教學相結合,把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發揮,確保教學質量和效果;在“四環素”案例中,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緊緊圍繞案例這一中心,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在案例教學中獲得知識、掌握知識,最終應用知識。
總之,在藥物化學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結合傳統教學模式,把案例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可以讓學生課外閱讀案例?;蛘甙寻咐鳛殚_場白,在課堂上采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融入其中,不僅保證教學內容的豐富性,還加強了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深挖探究案例背后隱藏的物理化學知識點,實現教學相長,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作為藥物化學老師,應該主動摒棄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深入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保證自己能夠科學使用案例式教學,這對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熊靜.案例式教學法在急癥護理教學中的效果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3(8).
[2]羅再瓊,徐中環,朱蔓佳,等.試析《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案例式教學法的意義和作用[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
[3]邵子力.案例式教學法在普外科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學工程,2011(7).
[4]王培源,范萬峰,毛錫金,等.案例式教學法在醫學影像學中的實施與效果探討[J].當代醫學,2011(28).
[5]金明玉,尹明浩,徐玉錦,等.案例式教學法在方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7).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