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駿瑩
[摘 ? ? ? ? ? 要] ?以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士官教育學院的士官生為例,通過落實“四過硬”的培養理念,明確開設“從戎大講堂”的重要意義,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對“從戎大講堂”工作的開展進行實踐探究,希望能夠將“從戎大講堂”這種適合士官生培養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式進行推廣以及為士官生的培養教育提供幫助。
[關 ? ?鍵 ? 詞] ?從戎大講堂;士官生;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012-02
為服務國防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我校在培養部隊人才和地方經濟發展的軍地兩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快培養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士官人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下發的《關于做好2016年招收定向培養士官試點工作的通知》(軍動[2016]21號)要求,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2016年被確定為火箭軍定向培養直招士官試點院校,學校以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軍隊人才培養體系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專業對口、保障重點、深度融合、密切協作的工作思路,實行準軍事化管理,遵循技能型人才培養規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思想過硬、專業過硬、作風過硬、軍事過硬”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開設“從戎大講堂”的重要意義
兩年來的士官生教育培養工作積累了一定經驗,也在不斷地進行探索創新,未入軍隊,先鑄軍魂,為了落實“四過硬”的培養理念,切實提升士官學員的培養質量,確保為部隊輸送優質士官兵員,在士官生培養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課與思想品德課教育作為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學中融入國防、黨史教育,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強軍目標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軍隊光榮傳統教育等,對士官生集中進行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課教學,并定期開展“從戎大講堂”活動。“從戎大講堂”的開設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正確決策,充分體現了我院人才培養和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諧統—,開闊了士官生的視野,增強士官生國防觀念和國防意識,有力地促進了士官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士官生是一名準軍人,其政治態度、思想狀況更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士官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至關重要。
二、開展“從戎大講堂”的工作實踐
系統化地開展“從戎大講堂”工作,有利于增強高職院校士官生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連續性,對開創新的工作思路,打開士官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工作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從戎大講堂”已開展了七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邀請了火箭軍某基地副政治委員劉政委、株洲市軍分區石峰區武裝部政委吳政委、國防科技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博士張明、火箭軍某部教導員劉少校等部隊領導專家擔任主講,為士官生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從戎大講堂”作為一個品牌活動,推出后獲得了熱烈的反響。
其次,我校多次參加部隊定向培養士官軍地聯席會議,省、市軍區領導也多次來校檢查并指導工作,并與某部隊簽訂了聯教聯訓協議,軍地聯教聯訓的軍民融合士官培養模式已經成型,有豐富的資源,優勢明顯。通過“從戎大講堂”的開展,建立長效軍事教員信息庫,加強軍地融合,根據實際需求做到資源共享、取長補短,彌補我校在軍事類課程教學中的師資力量不足。
最后,學院已經開通學院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開設“從戎大講堂”欄目,內容獨特新穎,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調動學生瀏覽學習的積極性,符合學生口味,教育效果顯著。
三、“從戎大講堂”開展方向
為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學校“535”特色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和士官生人才培養方案,為全面提高士官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綜合素養,通過開展“從戎大講堂”活動,切實提高士官生的修養水平,開闊視野,逐漸樹立學生扎根部隊的意識,培養“思想過硬”的士官生。
(一)政治思想教育、信仰的力量
剛入學,士官新生都要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軍事強化訓練,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都要接受磨煉,由一名普通學生向準軍人的身份轉變。通過隊列、內務等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通過各項活動、檢查和評比,強化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嚴格令行禁止,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士官生的思想積極、健康、進步,信仰堅定,但少數士官生缺少堅持的精神,把追求舒適安逸作為生活準則,找理由請假逃避訓練;個別士官生沒有對遠大目標的追求,以個人為中心。設計“從戎大講堂”思想政治教育、信仰的力量,旨在引導剛入校的士官生明確目標,堅定信念。一名準軍人必須有崇高的信仰,只有保持崇高的信仰,才能忠誠于黨,忠誠于國家,忠誠于人民,忠誠于使命,具有敢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犧牲一切的精神。
(二)品讀十九大報告,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
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實現中國夢和強軍夢目標發出的偉大號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必將奮勇前進,如期實現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助力強軍夢,意義深遠。
(三)時事政治、國際熱點
新時代的士官生既要了解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要知曉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增強了,中國人越來越受到世界的尊敬,但我國的發展也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需要士官生肩負歷史責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將自己的發展與祖國的命運聯系起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通過關注時事政治、國際熱點,在開闊視野、拓展思維、提高分析能力和認識能力的同時,強化士官生的理論修養。
(四)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軍史教育
在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的形勢下,結合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充分發揮“紅色史脈”的意識形態教育功能,從我黨、我軍的豐富歷史經驗中汲取政治營養和開拓前進的智慧力量,讓我黨、我軍歷史上的經典戰例、英雄故事、重大事件有溫度,讓書寫在教材里的文字活起來,是當前一項緊迫而必需的重要工作。利用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使紅色基因刻入骨髓、融入血脈,深入扎實地做好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黨史、軍史教育工作,引導士官生強化軍人意識與職業素養,樹立獻身國防、愛崗敬業的理想信念。
(五)血性軍營、入伍教育
有血性就是要求士官生要練強本領,擔當重任;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敢于拼搏,勇戰沙場。這是時代賦予軍人的重任,也是時代賦予士官生的重任,培養士官生做一名有血性的革命軍人。攜筆從戎的熱血男兒將在國防事業中發揮自己的技能,為祖國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任何一個國家、一支軍隊,要由弱向強,或是走向強大,首先必須有忠誠使命、血性拼搏、敢于擔當的人。通過現役軍人講座,讓士官生及時了解掌握部隊士官的職業軍人特性,增進士官生對軍人職業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激發獻身國防的熱情和動力,實現強軍目標。培養有血性、敢擔當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六)軍事理論、現代軍事信息化技術
實現強軍目標,能打勝仗是核心。軍事技能素質主要是指士官生對軍事問題所具有的能力、技術和發展的潛質,是衡量準軍人整體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高素質技能型軍事人才是統馭未來信息化戰爭的核心,這就要求他們要具有完備的軍事理論知識。一個軍人能否實現自己的戰役戰術意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了解和能否合理使用現代武器技術裝備,這就從客觀上要求現代軍人要適應信息化戰爭的需要,掌握現代軍事技術。
(七)士官學員工匠精神(“匠人”“匠技”“匠藝”“匠品”“匠心”“匠魂”)
今日校中生,明日軍中將,工匠精神是士官教育的重要內容,時刻培養士官生的身份意識,在教育中加強士官生工匠精神的培養,既是適應新軍事變革、提高軍隊戰斗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實現士官生全面發展、鍛造高素質士官人才隊伍的現實需要。士官生軍事素質高、軍人意識強、學習積極性較高,經過兩年半的在校學習后將踏上入伍開啟士官生涯,成為新時期士官隊伍的新鮮血液。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士官,更加需要具備“工匠精神”。將“工匠精神”作為自我完善的動力,在未來的士官職業生涯中時刻踐行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全面深刻理解領悟“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涵,用“工匠精神”來引導士官生提高綜合素質,為士官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四、“從戎大講堂”的特色與創新之處
作為普通的高職院校為部隊培養士官生人才,最大的責任和義務就是要在士官生培養期間,為士官生步入軍營、服務國防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樹立“敢拼、敢想、敢干”的昂揚斗志,發揚湖汽職院“厚德、精技、篤學、致用”的良好作風。士官生培養質量的衡量標準是士官生能否勝任崗位工作任務,具備崗位所要求的職業技能水平。部隊任職崗位具有高度的特殊性、保密性。地方院校熟悉專業技能人才的通用標準,但是并不了解部隊崗位的任職標準和任職要求。邀請部隊專家講座,在保障軍事安全的前提下對接部隊,明確士官生崗位能力要求,提升士官生崗位綜合能力。
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士官生是軍地協作的共同目標,充分發揮地方院校和部隊人才培養的資源優勢共同完成士官人才的培養任務。通過邀請部隊單位的軍官、士官等現役軍人講座,進行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解決士官生思想上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堅定士官生忠誠于黨、服務國防的信念與決心。
信息時代的社會大背景下,軍隊人才需求和建設面臨著許多新特點、新要求,應積極研究探索符合我軍新型高素質技能型士官人才的培養,加快推進國家職業教育與士官人才培養的合作發展之路。其中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史軍史教育主題講座,以及緊扣時代品讀十九大,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時事政治、國際熱點等主題講座適合在其他二級學院推廣,也可通過對士官教育學院基礎課老師、士官生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及優秀學生干部在校內進行相關的專題培訓來達成傳播效果。
參考文獻:
[1]孫輝.定向培養士官人才培養機制研究與實踐[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1):18-19.
[2]王雙吉.基于責任擔當精神,創新大學思政教育工作[J].知網,2017(22):172.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