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 ? ? ? ? 要] ?隨著教師專業化發展進程的加速,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學反思能力日益引起學者的重視,培養準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有利于其未來職業的可持續發展。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教學為例,分析教學反思能力的內涵和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進一步探討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策略,即課程模塊化;小組合作式學習;多樣化教學方法;情景模擬和多元化評價,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
[關 ? ?鍵 ? 詞]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反思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028-02
20世紀80年代,歐美許多國家掀起一股對“教學反思”“反思型教師”的研究熱潮,主張通過教學反思的方式促進在職教師的專業發展。一提到教學反思,人們必然想到在職教師,但教學反思作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不應僅僅在在職教師中進行,更應前移到職前教師教育階段。目前在教師教育一體化的背景下,職前培養階段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因此,作為幼兒教師的重要群體,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教師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關注點。
一、教學反思能力的內涵分析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反思能力是準幼兒教師應該培養的多種能力之一,教學反思能力主要通過教學反思的過程來體現。因此首先要厘清教學反思的內涵。通過國內外文獻檢索發現,教學反思的內涵沒有確切的定論。基于本文關注的重點是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教學反思能力,所以參考了以下兩位學者的觀點。
申繼亮認為“教學反思指教師為了實現有效的教育、教學,在教師教學反思傾向的支持下,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活動背后的理論、假設,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自我調節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過程中能夠發現、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并積極尋求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的過程”。
王海燕認為“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審視和分析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教育理念、教育行為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本文認為教學反思能力是學生對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的審視、思考和總結的能力,包括對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效果等過程進行計劃、反饋、調節的能力。
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一)時代要求
2012年我國教育部頒布了《專業標準》,《專業標準》對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分別在“基本理念”和“專業能力”中均提出了對教師反思與自主發展的要求,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主動收集分析相關信息,并不斷進行反思,改進保教工作”;同時,“應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規劃,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從而為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幼兒一生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見,教學反思能力在該標準中受到了相當高的重視,教學反思能力是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專業能力。
本研究緊跟政策要求,探討“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教學中準幼兒教師即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策略,有利于提高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對學生職業角色的轉變和職后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符合新時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
(二)現狀分析
教學反思是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培養教學反思能力不僅僅在入職后,職前教育階段同樣也很重要,而且教學反思能力也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專業能力之一。雖然大多數學生已經逐漸意識到教學反思對其未來專業成長的重要性,但調查表明,當前狀況下,作為幼兒教師的重要群體,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反思能力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教學反思觀念模糊、概念不清;教學反思態度方面缺乏反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反思自覺性不高,沒有形成良好的教學反思習慣;教學反思能力也沒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教學反思實踐行為不足;教學反思內容方面,不知道反思什么,不知道從什么角度進行反思;教學反思方法方面比較單一,層次水平比較低等。這些問題都說明了學生教學反思能力的不足,因此我們需要在職前階段就開始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反思能力,這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策略
美國學者肖恩在研究職業教育過程中提出了“反思性實踐”的觀點,即在行動中反思、對行動反思的理論,后來實踐作為教學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也被引入教師教育中。然而在教師教育中,課程教學作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和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教學反思能力。因此,本文以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教學為例進一步探究學生教學反思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課程模塊化設置培養教學反思意識
沒有反思意識就沒有反思實踐,教學反思意識影響教學反思的行為和能力,因此首先培養學生的教學反思意識至關重要。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模塊化的方式來設置教學內容,包括概述理論模塊、五大領域設計理論模塊、五大領域實踐教學模塊、區域與主題設計模塊等。一方面,模塊化的課程內容短小且靈活性和針對性強,可以更系統地讓學生對某一教育問題展開討論和反思,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教學反思意識。另一方面,模塊化的課程內容可以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本課程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理論學習中聯系實踐分析問題,在實踐教學中反思理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調動了學生教學反思的積極性。
(二)小組合作式學習推動教學反思
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要注重培養幼兒教師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能力、實踐和反思能力,因此本課程教學以學生崗位能力為核心,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在教學過程中按照課程教學內容分成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式學習設計教學活動。首先小組成員經過頭腦風暴式的討論確定主題,然后小組成員分工通過理論回顧、查找資料等方式進一步撰寫活動方案、說課稿,最后小組成員集體討論修改確定方案。除了設計活動外,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也貫穿課程教學的其他環節,比如案例分析環節、小組評議環節、觀摩研討環節等。
通過這種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討論和合作,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討論和對話,多種思維互相碰撞,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推動學生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同時小組集體的反思也帶動個人的反思,為進一步的實踐奠定基礎。
(三)多樣化方法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本課程教學中運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法、案例研討法、觀摩評價法、情境教學法等。一方面將理論講授與案例研討相結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通過案例研討進行反思進一步提升為理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另一方面,通過觀摩優秀的活動視頻,學習該活動亮點。視頻觀摩之后都有評價和教學反思環節,學生在討論中多種思維互相碰撞,思考對該活動的評價和想法,學習該活動的亮點,從而極大地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質疑和教學反思能力。教學活動的設計需要在大量的實踐教學中不斷反思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將活動設計的相關理論較好地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行為與技能。
(四)情境模擬和多元化評價促進教學反思
本課程教學中讓學生以情境模擬的方式進行試講,讓一部分學生扮演幼兒,從而營造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情境。通過試講讓學生將教學實踐與相關的理論結合起來,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思考存在的問題,并在教學實踐情境中獲得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教學反思。
試講完畢,小組進行討論和評議,分為自評、小組評價、教師點評、反思總結幾個階段。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將評價的要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在白紙上,包括優點、不足和改進建議或者其他關注的要點等。評議反思的環節有助于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而且在這一環節中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更深入地促進學生的教學反思。另外,課后會讓試講的小組成員寫教學反思總結,進一步總結本次教學實踐的經驗,促進學生教學反思能力的發展。
四、小結
總之,教學反思能力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即準幼兒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有利于其未來職業的專業化發展。因此,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更多探索與思考的機會,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學生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培養學生養成教學反思的習慣和意識,理論聯系實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積極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調整和改進,為將來職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S].教師〔2012〕1號,2012-09-13.
[2]趙明仁.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09.
[3]熊川武.論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劉麗麗.西方反思型實踐理論綜述[J].比較教育研究,2003(8).
[5]張貴新,饒從滿.反思型教師教育的模式述評[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