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趙媛
[摘 ? ? ? ? ?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需要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目前培養人才的相關制度不夠完善,導致技能人才短缺,阻礙社會經濟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構建國有企業職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能夠提高企業職工的工作效率、緩解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有效推動全體勞動者創業創新,對加強城市建設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此方面進行討論,作出分析,提出幾點建議和措施,以供參考。
[關 ? ?鍵 ? 詞] ?職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 ?C97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060-02
終身職業技能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全體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水平和工作能力,促進就業創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在目前這種高速發展模式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成為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是目前相關培訓體系不健全,相關制度不合理,導致企業職工整體工作能力差,工作效率低。十九大報告和“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為全面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水平,應積極完善相關工作,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構建合理體系,進一步促進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一、終身技能培訓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理念的制約
受到傳統理念的影響,很多職工對成為技能型人才沒有強烈的想法,還存在重學歷輕技能的價值取向[1]。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背景下,很多職工都沒有正確意識到成為技能型人才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而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對培養職工終身技能的培訓工作管理不到位,疏忽培訓工作的正常有效開展,目前很多企業認為職工培訓環節是一種嚴重消耗資金的不必要工作,時間一長就會造成培訓工作與企業經濟發展斷鏈。
(二)培訓資金問題
知識更新、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需要培訓工作與之相適應。而現行的職業技能培訓大多還屬于中低端培訓,不能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急需提高品質[2]。人才的培訓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內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國家目前對職業技能培訓的補貼標準較低,企業無法承擔長期因實訓設備折舊成本高、實訓耗材成本高等問題,從而極易導致培訓工作滯后甚至直接放棄開展此項工作,無法實現國有企業職工終身學習的目標。
(三)培訓內容欠缺
目前相關部門能夠做到開展職業終身技能培訓工作,但是培訓的內容并不能實質性地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能力,對培訓工作的開展來說反而是浪費培訓資源。培養職工終身職業技能是為了提高職工自身的能力水平,積極帶動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但是根據培訓工作的現狀來看,很多都是為了考證而培訓,這種思想觀念對職工學習來說,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并不能起到實質性幫助[3]。這種為了考證而培訓的模式,還會導致不需要考證的職工就會降低自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對國有企業全面提高職工綜合素質能力起不到促進作用。
(四)相關機制影響職工學習積極性
終身職業技能學習內容很多,目前分為五大等級: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但是由于技能評價機制不完善,職工對所學技能后的勞動報酬不能進行正確的評估,就會大幅度降低職工參與技能培訓的主動性。
(五)相關人員培訓不到位
任何一項培訓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培訓人和被培訓人,即使國有企業職工對終身職業技能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目前相關部門在培訓師方面做得不夠到位,很多企業在對職工進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時,參與培訓教學和管理工作的人員自身技能水平和綜合能力不高,在傳授理論知識和演示實際操作過程時就容易造成知識點和操作流程缺失或遺漏,這種情況會直接影響終身職業技能的培訓質量。
(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由于企業自身工作任務較為繁重,很多職工承擔的工作壓力較大,在面對技能培訓時就容易產生排斥心理,極易造成職工學習不認真、學后不復習甚至缺課等現象發生。再加上相關管理人員對職工的關心程度弱,對技能培訓的重視力度低,甚至部分企業擔心職工在技能培訓后會跳槽,造成企業自身的經濟受到較為嚴重的損失[4]。管理人員在培訓工作上不能給予職工合理的激勵機制,職工在學習技能上無法得到滿意的答案,從而導致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得不到實質性的提升。
二、解決終身技能培訓體系建設問題的相關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
企業需要能夠正確意識到培養職工終身職業技能對自身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將職工終身技能培訓與企業長久穩定發展目標有效結合,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5]。首先,企業相關管理人員要以身作則,為企業基層職工樹立良好的榜樣,促進企業全體職工終身學習的積極性。其次,企業要積極開展宣傳工作,讓全體職工都能夠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正確認識掌握終身職業技能的重要性,貫徹落實終身學習的理念,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職工的綜合能力水平。
(二)加大扶持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力度
通過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推動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終身職業技能分為五大等級,每提升一級職業等級就可享受一次培訓補貼,這種做法能夠有效調動職業終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面對企業,相關部門可以結合各企業的發展需求和職工職業技能要求,設定培訓補貼標準,當企業符合補貼標準后通過提交申請經上級批準,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補貼資金。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企業對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還能減輕企業自身存在的壓力。
(三)建立培訓體系,加強人才培養
制定技術型人才培養體制,實現訓用一致、供需匹配,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企業經濟發展速度[6]。企業可以制定相關培訓體系,比如,企業可以每年選取一定數量的職工進行為期半年或一年的培訓,給予職工相應的培訓補貼,每過2個月進行一次筆試和綜合考評。若職工在培訓期間內達到了培訓目標或有非常突出的技能優勢,企業將額外對職工進行培訓資金獎勵。若職工在培訓期還未結束時,由于每次考核環節的分數都處在不及格范圍之內,企業則有權淘汰職工。這種培訓體系不僅加大了職工之間的競爭,提高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還保證了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實行師徒培訓模式
企業需要積極開展“老帶新,師帶徒”的培訓模式,對技藝傳承和工藝創新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7]。老職工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較高的技能水平,而新職工多為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其自身有較強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通過師徒一帶一的培訓,給予師傅一定的培訓補貼,促使老職工進行培訓工作時態度認真,能夠將自身多年的知識和經驗都傳授給新職工。在新職工接受培訓期間,老職工對其進行考核和評分,在培訓結束后通過相關管理人員審核,若評分較高情況屬實,則新職工同樣會得到一定的培訓補貼。這種師徒培訓模式能夠促使新老職工之間的相互交流,保證企業內部的員工分配合理,銜接有效。
(五)有效解決職工的工學矛盾
在科技發達的當今社會,很多企業為了保證自身經濟長久穩定發展,所承擔的任務都較為繁重。但是國家又急需技能型人才,這對企業職工來說既要學習又要工作,無疑增加了自身的壓力。面對企業管理人員的不重視,很多職工更容易產生排斥心理,導致工學矛盾進一步激化。所以需要企業能夠正確處理職工的工學矛盾問題,在職工接受培訓期間適當減輕該職工的工作任務量,讓職工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職業技能,管理人員還需要積極與職工進行溝通和交流,重視職工的心理想法,設身處地地為職工著想,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訓目標和方案,促使職工在輕松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內學習和工作。
(六)提高技術職工的薪資待遇
很多企業對技術職工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技術崗位的待遇分配不合理,認為技術崗位在企業中不占據重要地位。因為技術職工的待遇較差,致使很多職工對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都不重視。企業應該合理分配各個崗位的工資標準,明確技術型人才對企業自身發展和推動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技術職工的薪資待遇。待遇提高,職工會更加愿意和主動進行終身學習,這對終身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能夠有效解決我國技術型人才的短缺問題。
綜上所述,在如今科技發達的時代之下,培養技術型人才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需要相關部門意識到培養職工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重視國有企業職工終身職業技能的培訓工作,正確認識到建立職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存在的問題。其次,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給予企業培訓及個人培訓相應的補貼,完善相關技能培訓制度和激勵機制,注重職工的心理想法,減輕職工的工作和學習壓力,提高技術崗位的薪資待遇,調動職工終身職業技能學習的主動性,建立健全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從而有效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技能水平,為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遆鳴.基層生產制造國有企業職工激勵機制探析[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9(3):37-39.
[2]孟延豹.開放性的網絡探究活動設計:培養終身學習技能[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7):51-53.
[3]黃景容.以問題為導向 大力推進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建設[J].中國培訓,2019(3):78-79.
[4]李桃,趙偉.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的發展路徑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0):49-56.
[5]喻忠恩.實施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三個關鍵問題:《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解讀[J].江蘇教育,2019(12):19-21.
[6]方幼君.創新構建技能人才培訓體系 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201-205.
[7]吳妍.福建省擬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J].福建輕紡,2019(1):3.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