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霞,周旺東
[摘 ? ? ? ? ? 要] ?工學結合是現代化高職教學的一種模式,重點是由學習與工作相結合,形式多種多樣。他們的共同點是學生在校期間不僅學習而且工作,這里的工作不是模擬的工作,而是與普通職業人一樣的有報酬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融入社會得到鍛煉。而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評價機制構建儼然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命題,以多方面的視角展開論述,對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進行初步分析。
[關 ? ?鍵 ? 詞] ?工學結合;高職;思政課;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2-0078-02
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筆者認為首先應該要基于實踐與理論的綜合化評價機制上,工學結合就是實踐加理論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實踐評價與理論評價的全面融合成為首要因素,其次思政課教學評價要基于評價機制的基本內涵上,以新時代思想建設為要求,同時教師作為評價機制的主要引導者,構建教學評價機制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講話“韁繩”,最后要積極響應《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基本要求,建立更加科學、高效的信息化評價機制,以全面靈活化的評價標準引領評價機制從定量評價向質性評價轉變。
一、基于實踐與理論的綜合化評價
注重實踐評價與理論評價的相融合要求在具體的評價標準設立上要形成一個綜合化的評價機制,以實踐評價機制為重點,以理論評價機制為拓展,由校方和企業共同制定學生的評價標準,形成具有彈性的評價內容,將教育界和產業界的融合推動走向縱深化發展,最終為高職院校培養出更高質量的人才。
例如,評價主體上的轉變不能只局限于學校教育教學主管部門,還應納入企業、學生、任課教師等多方面的參與者與實踐者,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而在評價標準的構建范式中產業界的評價要重點放在實踐評價的支撐點上。因為高職院校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優秀的技工型人才,而優秀技工型人才的衡量標準又包括學生的職業道德以及職業素養方面,所以產業界對學生評價標準的構建要確定在學生具體的實踐內容上,因為對企業而言,用人單位的評價標準關注的是,學生能否實際掌握企業當前設備的操作、能否和他人團結協作。這是實踐評價標準的核心,也是“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重點。工學結合作為一種實踐與理論學習相互促進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通常是按照課時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教學安排,如學生會在企業工作一學期,然后根據企業的反饋,校方再傳授相關理論知識,這是工學結合表現的一種重要形式。而其中校方要注重的評價則是理論評價機制的構建,學習能力以及成績雖然不能全面反應學生的能力但也能客觀地表達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因此校方在理論方面的評價要積極與企業進行溝通,統一學生在校表現和在企業的表現,進行科學化的評斷。
二、基于新時代思政教學基本內涵
高職思政課教學主要是針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傳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思想,同時為了貫徹落實黨對教育全面領導的政治方針。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評價標準下,教學評價的構建范式必須要基于新時代思政教育的基本內涵上,根據高職思政課教學的核心,構建基于新時代思想建設的評價體系。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是讓學生初步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的精髓,同時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我國建設方針的第一要素,在實際評價機制中必須要強化思想道德建設的內涵。高職教材《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基本涵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各個體系,如“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在具體的工學結合下,其評價標準體系的構建必須要牢牢契合新時代思政教學的核心,積極地響應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思政教學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時代內涵。在實際教學評價中教師可以根據近期時政的熱點問題讓學生進行主觀評論,并且結合高職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時政點評,如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其中重點強調的是責任追求與法治政府建設,而教師在評價標準的構建范式中,可以以征文的方式讓學生表述其中的所感所悟,同時根據教材內容給定的相關材料,讓學生根據材料進行答辯,通過答辯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形成評價內核,最終完成基于新時代思政教學基本內涵的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
三、基于新時代思政教師基本要求
教師作為工作結合評價體系構建的主要引導者,教學評價標準的設立也應基于對思政教師的重點要求上。學生思政教學做的是鑄魂育人的工作,要以增強思想性、理論性為改革創新的根本,它是向高職學生普及現階段我國基本國情及基本發展思路的重要學科,同時承載著啟迪學生智慧,不斷增強學生政治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必須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時代發展的要求,做好工學結合模式下教學評價的標準。
首先一點就是要精準定位思政課教學內涵,這是開展一切思想教學的基礎,其次要同時強化思想教學與制度教學的同向發力,形成全方位發展的模式,最后要全面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基本素養,形成共同發展的局面。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了“八個統一”的思政課教育要求,深刻總結了思政課建設長期以來形成的規律性認識和成功經驗,構成一個緊密聯系、有機統一的整體。筆者認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把握新時代的重要理論判斷,響應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和國家提出的重要理論,是現代化思政課教師的必然要求,亦是助推思政課教學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核心。
思政理論課堂作為深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實際評價標準的構建中必須要強調教師師德能力以及是否能夠承擔起時代賦予思政教師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思政課教師提出六個方面的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要求思政課教師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教學評價范式構建中都必須要積極落實這六個方面的要求,最終完成時代所賦予思政教師的任務與責任。
四、基于信息化教學評價本質要求
思政課教師對教學評價的構建必須要積極響應現代化教學的基本要求。教育現代化作為先進教學理念的基本導向,教育標準的其中一條就是融合發展,推動教育向社會開放、向產業開放,推動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從現代化教育本質的要求上可以得出,現代化的一切教學活動必須要走向信息化教育發展這一條路,工作結合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構建也應如此。
教師在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上要積極響應《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教學要求,建立信息化教學的基本制度。一方面,信息化評價機制的標準構建要同步讓企業、學校、教師、學生形成全方位的信息化評價內容,在具體操作中以信息反饋和信息終端轉變為主,校方和企業可以共享一個教育平臺,按照學生企業的表現和學校的評價同時對學生進行評價處理。同時,利用大數據云集的特性重點將數據處理以及學生信息反饋做到精細化處理。在實際的教學評價中可以采用“四位一體”的教學評價機制,即由校各級領導、專職教學督導、教師同行、企業信息員構成的工學結合教學評價機制構建隊伍,從不同角度反應教學及教學管理各環節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思政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因為教師作為評價主體,教師信息化素養的提升能夠使全面深化工作結合模式下評價標準的科學化判定和高效性判定。教育信息化評價的本質就是要回歸到教育,也就是教師、學生的關系,教學、備課、授課、考核之間的關系和行業邏輯線的關系,最終回到教和學的因果關系。
五、基于靈活化教學評價本質要求
靈活化教學評價的追求則是根據教學評價與實際內容從定量評價走向多方位評價的過程轉變。而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教師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更要重點強調靈活化教學評價機制,利用思政課堂的本質特點以及工學結合模式的本質要求,通過對學生成長特點的把握制定出基于學生發展、企業要求、學校追求的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
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可以提高評價的可信度。如自評和互評、多層互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等。在多元化評價標準的構建中要同步涉入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政治教學的基本概況,考查課的判定與評價機制的構建可以采用演講、比賽、答辯等活潑有趣的考試形式進行。考核方式的構建要注重學生企業工作概況以及實際學習內容進行全面化的評價。同時,采用科學的多元化的成績評定辦法,即采用“分項考試,分項評定,綜合評價”的方法。另外,靈活性的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要掌握高職思政教學課程的基本要求,思政課教師可以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溝通將思政教學評價與學生專業性教學評價相融合,可以邀請學生所在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教學評價的主體之一,這樣一方面改變了自我評價的弊端,一方面修訂了傳統課堂評價的行為標準。同時學校和企業方面要共同協商、共同制定適合兩者的評價標準體系,如工學合作單位可以進行問卷調查,可以以學期或者月度為單位,了解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在企業中實際從事工作的能力狀況等,改變傳統單調的“一卷定終身”的教學評價方式。在實際的評價標準構建中,更要強調“未來化”評價模式構建,即學生在企業工作時表現出某一方面的專長,而企業發現了這一專長要及時放在評價標準中,并且依據學生的意愿,校方、企業和學生可以簽訂定向培訓合同,從而實現激勵成長、反饋調節、針對發展的評價標準。
綜合所述,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要基于學生主體、思政課特點、企業發展、學校追求四位一體的教學評價機制構建上,通過全方位的評價機制尋找和發展高職院校優秀人才,讓學生通過思政課走在時代前沿,從而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
參考文獻:
[1]肖志亮.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思政課教學創新思路[J].廣東蠶業,2017,51(8):66.
[2]劉玉玲,武增貴,鞏艷君.論構建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新思路[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3):115-116.
[3]李勇貴.“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思政課與專業課的融合[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6):66-67.
[4]劉兵.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思政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探討[J].職業時空,2015,11(2):44-46.
◎編輯 趙瑞峰